Fo Zu Lidai Tong Zai 佛祖歷代通載
Scroll 1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歷代通載卷第十七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 住持華亭念常集
[0642c08] 唐
[0642c09] (一 庚辰) 懿宗漼 (宣宗長子。好聲樂遊宴。委政群僚。復迎佛骨而曰。生見之死無恨。年三十六崩。 葬簡陵。在位十四年)
改咸通。
[0642c11] (二 壬午) 杭州大慈山寰中禪師。蒲坂人也。姓盧 氏。頂骨圓聳其聲如鐘。出家於并州童子 寺。受心印於百丈禪師。結茅於南岳。一
日南泉至。問如何是庵中主。師云。蒼天蒼 天。泉云。蒼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師云。 會即便會。莫忉忉。泉拂袖而出。趙州問。
般若以何為體。師云。般若以何為體。趙州 大笑而出。師明日見趙州掃地問。般若以 何為體。趙州置菷拊掌大笑。師便歸方丈。
師後住浙江大慈山。上堂示眾云。山僧不 解答話。只能識病。又云。說得一丈不如 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問道
者眾。山素缺水。師擬飛錫。夜夢神人告之 曰。勿他之。詰朝見二虎以爪跑地。泉自涌 出。味甘如飴。有僧自岳至。乃曰。童子泉涸
矣。移來在此。故東坡題詩云。亭亭石塔東 岡上。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 龍作浪花供撫掌。至今遊人灌濯罷。臥聽
空階環玦響。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間 去來想。咸通三年二月十五日不疾而逝。 壽八十三。臘五十四。僖宗諡性空大師定 慧之塔。
[0643a04] (三 癸未) 制署法師知玄。為悟達國師。總教門事。
[0643a05] (乙酉) 朗州德山宣鑑禪師。劍南人。姓周氏。博 貫三藏。嘗講金剛經。時以周金剛名之。俄 慨然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
樞機。似一滴投於巨浸。學與無學吾知之 矣。乃盡棄其習謁龍潭信禪師。問久嚮龍 潭。及到來潭又不見龍亦不現。信曰。子親
到龍潭。是夕師立侍更深。信曰。何不下去。 師曰。暗。信點紙燭與師。師接得信即吹滅。 師豁然大悟曰。今後更不疑天下老和尚
舌頭也。即日便辭。信語其徒曰。可中有箇 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 時向孤峰上立吾道去在。師居澧陽。垂三
十年。大中初武陵太守薛延望剏德山精 舍。延請居之。大闡宗風。上堂示眾云。於已 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
無心於事。無事於心。則虛而靈寂而妙。若 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毫釐繫念 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
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 得無累乎。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終而無益。 僧問。如何是菩提。師打云。出去。莫向這裏
屙。如何是佛。師云。佛是西天老比丘。雪峯 問。從上宗乘以何法示人。師云。我宗無語 句。亦無一法與人。至是將終。謂眾曰。捫
空追響勞汝心神。夢覺覺非竟有何事。言 訖端坐而逝。閱世八十有六。臘六十有五。 時咸通六年十二月三日也。勅諡見性大 師 (具傳燈) 。
[0643b04] (四 丙戌) 鎮州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姓邢 氏。參黃蘗運禪師。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 意。聲未絕運便打。如是三度致問三度被
打。遂辭下山。運指往高安大愚處去。師 至大愚。問黃蘗近日有何言句。師曰。某甲 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有
過無過。愚云。黃蘗恁麼老婆心。更問有過 無過。師於是大悟云。元來黃蘗佛法無多 子。愚搊住曰。尿床鬼子。適來問有過無
過。而今却道黃蘗佛法無多子。汝見箇甚 麼。師於大愚肋下築三拳。愚托開云。汝師 黃蘗非干我事。師由是再回黃蘗師資契 會。大機大用卓冠一時。後還鄉徇趙人之
請。住子城南臨濟禪苑。學徒奔湊。師示眾 曰。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女等諸 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時有僧。問如
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搊住云。道道。其 僧擬議。師托開云。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 橛。師問樂普云。從上來一人行棒一人行
喝。阿那个親。對曰。總不親。師曰。親處作 麼生。普便喝師乃打。師問木口和上。如何 是露地白牛。木口曰吽。師曰啞。木口曰。
老兄作麼生。師曰。遮畜生。大覺到參。師 舉拂子。大覺敷坐具。師擲下拂子。大覺收 坐具入僧堂。眾僧曰。遮莫是和上親故。不
禮拜又不喫棒。師聞令喚新到僧。大覺遂 出。師曰。大眾道汝未參長老。大覺云。不 審。便自歸眾。麻谷到參敷坐具。問十二面
觀音阿那面正。師下繩床。一手收坐具一 手搊麻谷云。十二面觀音向什麼處去也。 麻谷轉身擬坐繩床。師拈拄杖打。麻谷接 却相捉入方丈。師上堂云。大眾夫為法者
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蘗和上處三度喫 棒。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喫。誰為 我下得手。時有僧曰。某甲下得手。和上合
喫多少。師與拄杖。其僧擬接。師便打。僧 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三要印開朱點 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師
曰。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曰 如何是第三句。師曰。看取棚頭弄傀儡。抽 牽全藉裹頭人。師又曰。夫一句語須具三
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用。汝等諸 人作麼生會。師唐咸通七年丙戌四月十 日將示滅。乃說傳法偈曰。沿流不止問如
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如不稟。吹 毛用了急須磨。偈畢坐逝。勅諡慧照大師。 塔曰澄靈 (具如傳燈) 。
[0643c22] (五 戊子) 湖南長沙景岑禪師。號招賢。初住鹿苑。 其後居無定所。但徇緣接物。嘗示眾曰。我 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裏須草深一丈。我
不得已向女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 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 是自己光明。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裏。 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女
道。三世諸佛共十方法界眾生是摩訶般 若光。光未發時。女諸人向什麼處委。光未 發時。尚無佛無眾生消息。何處有山河國
土來。時有僧問。如何是沙門眼。師云。長長 出不得。又云。成佛成祖出不得。六道輪回 出不得。僧云。未審出箇什麼不得。師云。
晝見日夜見星僧云。學人不會。師乃云。妙 高山色青又青。僧云。如何是佛。師云。眾生 色身是。僧云。河沙諸佛體皆同。如何有種
種名字。師云。從眼根返源名為文殊。耳 根返源名為觀音。從心返源名為普賢。文 殊是佛妙觀察智。觀音是佛無緣大悲。普 賢是佛無為妙行。三聖是佛之妙用。佛是
三聖之真體。用則有河沙假名。體則總名 一薄伽梵。僧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 如何。師偈云。礙處非牆壁。通處勿虛空。
若人如是解。心色本來同。問如何是佛性。 師偈云。佛性堂堂顯現。住相有情難見。苦 悟眾生無我。我面何殊佛面。問如何是上
上人行履處。師云。如死人眼。問上上人 相見時如何。師云。如死人手。問善財無量 劫來為什麼游普賢身中世界不遍。師云。 女從無量劫來還曾遊得遍不。問如何是
普賢身。師云。含元殿裏更問長安。問亡僧 向什麼處去。師有偈云。不識金剛體。却 喚作生緣。十方真寂滅。誰在復誰行。師因
臨濟示眾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乃有 偈曰。萬法一如不用揀。一如誰揀誰不揀。 即今生死本菩提。三世如來同箇眼。仰山
問。人人盡有這箇事。只是用不得。師云。 恰是請女用。伸云。作麼生用。師乃踏 倒仰山。山曰。直下似箇大虫。世因名岑 大虫。
[0644b04] (六 己丑) 洞山良价禪師示寂。師會稽人。姓俞氏。 幼出家。年二十一往嵩嶽受具。者謁南泉 值馬祖忌日設齋。泉問眾曰。今日設齋。未
審馬祖還來否。眾無對。師乃出對曰。待 有伴即來。泉聞之讚曰。此子雖後生却堪 雕琢。師曰。和上莫壓良為賤。次謁溈山問
曰。頃聞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良价未究其 微。溈曰。我這裏亦有。只是難得其人。曰便 請和上道。溈曰。父母所生口終不敢道。曰
還有與和上同時慕道者不。溈曰。此去石 室相連。有雲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 子之所重。師到雲巖問。無情說法什麼人
得聞。巖曰。無情說法無情得聞。曰和上還 聞不。巖曰。我若聞。女即不得聞吾說法也。 曰若恁麼。即良价不聞和上說法。巖曰。我
說女尚不聞。何況無情說法耶。師乃述偈 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 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始知。遂辭。雲
巖問。什麼處去。曰雖離和上未卜所止。巖 曰。早晚却來。曰待和上有住處即來。巖 曰。自此一去難得相見。師曰。難得不相見。
又問巖曰。和上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 師真如何抵對。巖曰。但向伊道。即這是。 師良久。巖曰。承當這箇事大須細審。師猶
涉疑。後因過水覩影大悟前旨。因有偈 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我今獨自 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 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大中末於新
豐山接誘學徒。其後盛化於高安之洞山。 嘗因雲巖忌日修齋。僧問。和上見南泉發 跡。為什麼與雲巖設齋。曰我不重先師道 德。亦不為佛法。只重不為我說破。又僧
問。和上還肯先師也無。曰半肯半不肯。曰 為什麼不全肯。曰若全肯即孤負先師也。 師謂眾曰。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語話分。時
有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曰。非常。師問 僧。世間何物最苦。僧曰。地獄最苦。師曰。 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最苦。師問僧。
名什麼。曰某甲。師曰。阿那箇是女主人公。 曰見秖對次。師曰。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 如此。只是認得驢前馬後將為自己。佛法
平沈此之是也。客中辯主尚未分明如何 辯得主中主。僧云。如何是主中主。師云。闍 黎自道取。曰某甲道得即是客中主。如何
是主中主。師曰。恁麼道即易。相續也大難。 師將示寂。謂眾曰。吾有閑名在。誰為吾除 得。眾皆無對。有沙彌曰。請和上法號。師
曰。吾閑名已謝。問和上違和。還有不病者 不。曰有。僧曰。不病者還看和上不。曰老僧 看他有分。曰和上爭得看他。師曰。老僧
看他時不見有病。又曰。離此殼漏子向什 麼處與吾相見。眾無對。遂剃髮披衣令撞 鐘湛然而寂。時學徒千餘人。號慟移時。師
忽開眸曰。夫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 勞生息死於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辨愚 癡齋一中。蓋責其徒戀情也。至七日食具
方備。師隨眾齋畢。復謂眾曰。僧家無事。大 率臨行之際勿須諠動。明日浴罷端坐長 往。壽六十三。臘四十二。諡悟本禪師。塔曰 寂覺。
[0645a06] (七) 是歲五月。帝幸安國寺。賜國師知玄寶 座。高二丈。材用沈香塗髤。縷龍鳳葩蒍 金鈿之。上施復座陳經几其前。四隅立瑞
鳥神人。高數赤。磴道以陞。前被繡囊錦 襜。珍麗絕甚。時宮中日齋萬僧。帝自為 贊唄。宰相蕭倣諫以為天竺法割愛取滅 非帝王躬踐。今筆梵言口梵音。不若徵謬
賞濫罰振殃祈福。況佛者可以悟取。不可 以相求。懿宗雖不納然嘉美其言。玄姓陳 氏。世號陳菩薩。三學洞貫名蓋一時。異 跡尤多。及僖宗避巢賊幸城都。遣御史郭
遵齎璽書徵赴行在。帝素重其名。引對大 悅。賜號悟達國師。留行宮久之。辭歸九 隴。忽定中見菩薩降其室。摩玄頂演深妙
音而慰安之。言訖即隱。俄一珠入玄左股。 隆起楚甚。上有晃錯二字。玄知夙債也。 即右脇安臥而逝。著述凡二十餘萬言。行
於世。弟子僧徹。徹弟子覺暉。俱有重名。 三世為僧統。或謂玄前身蓋漢川三學山 知鉉法師。鉉在世嘗講十地品。感地變金 色。及終感病。與玄絕類。
[0645a27] (八 庚寅) 咸通十一年相國裴休薨。休字公美。孟 州人。兒時與兄弟偕隱。晝講經夜著書。終
年不出戶。有饋鹿者。諸生薦之。休不食曰。 蔬食猶不足。今一啗肉後何以繼。擢進士 第累更內任。嘗出刺洪州。一日入龍興寺
觀壁畫。歎曰。容儀可觀。高僧何在。時有 數僧對不愜。休曰。此間莫有禪者麼。僧云。 近一僧至似禪者。休命召。乃黃蘗運禪師。
時未顯名。休以前問扣之。運高聲曰。裴 休。休應諾。運曰。在什麼處。休豁然從此契 入。遂迎入府第旦夕問法。及移鎮宛陵。亦
命與俱。由是深徹法源。復與圭峯密禪師 道緣尤密。大中時執政六年。次歷諸鎮節 度。薨年七十有四。休能文章。書揩遒媚有
體法。為人醞藉。操守嚴正進止雍閑。宣 宗嘗曰。休真儒者。居常不御酒肉。著釋氏 文數萬言。其圭峰禪源諸詮序曰。禪師 集禪源諸詮為禪藏而都序之。休曰。未嘗
有也。自如來現世隨機立教。菩薩間生隨 病指藥。故一代時教。開深淺之三門。一 真如心。演性相之別法。馬龍二士。皆弘調
御之說。而空性異宗。能秀二師俱傳達磨 之心。而頓漸殊稟。天台專依三觀。牛頭無 有一法。江西舉體全真。荷澤直指知見。 其他空有相破真妄相攻。反奪順取密指
顯說。故西域中夏其宗實繁。良以病有千 源藥生多品。投機隨器不得一同。雖俱為 證悟之門。盡是正真之道。然諸宗門下通 少局多。故數十年來師法益壞。以承稟為
門戶。各自開張。以經論為戈矛。互相攻擊。 情隨函矢而遷變。法逐人我以高低。是非 紛拏莫能辨析。則向者世尊菩薩諸方教
宗。適足以起諍後人增煩惱病。何利益之 有哉。圭峯禪師久而歎曰。予丁此時不可 默矣。於是以如來三種教義。印禪宗三種 法門。融瓶槃釵釧為一金。攪酥酪醍醐為
一味。振綱領而舉者皆順。據會要而來者 同趨。尚恐學者之難明也。又復直示宗源 之本末。真妄之和合。空性之隱顯。法義之
差殊。頓漸之同異。遮表之回互。權實之淺 深。通局之是非。莫不提耳而告之。指掌 而示之。嚬呻以吼之。柔和以誘之。乳而藥
之。恐性命之夭殤也。保而護之。念水火之 漂焚也。揮而散之。悲鬪諍之牢固也。大明 不能破長夜之昏。慈父不能保身後之子。
若吾師者。捧佛日而委曲回照。疑曀盡 除。順佛心而橫亘大悲。窮劫蒙益。是則世 尊為闡教之主。吾師為會教之人。本末相 符遠近相照。可謂畢一代時教之能事矣。
或曰。自如來滅後。未嘗大都而通之。今一 旦違宗趣而不守。廢關防而不據。無乃乖 祕藏密契之道乎。答曰。佛於法華經涅槃
會上。亦以融為一味。但昧者不覺。故涅槃 經云。迦葉菩薩曰。諸佛有露語而無密 藏。世尊讚歎曰。如來之言開發顯露清淨 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祕藏。智者了達則不
名藏。此其證也。故王道興則外戶不閉而 守在夷狄。佛道備則諸法總持而防在外 魔。不當復執情攘臂於其間也。嗚呼後學 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當取證於本
法。無取證於末習。能如是則可以報圭峯 之劬勞德矣。
[0646a02] (九 癸巳) 咸通十四年三月庚午。詔兩街僧於鳳 翔法門寺迎佛骨。於是以金銀為剎珠玉 為帳。孔鷸周飾之。小者尋丈。高者倍之。
刻檀為簷柱。陛墄塗黃金。每一剎數百人 舉之。香輿前後係道。綴玉琴瑟幡蓋殊綵 以為幢旌。費不貲。限以四月八日至京師。
綵觀夾道。天子御安福門樓迎拜。引入內 道場。三日後出京城諸寺。詔賜兩街僧金 帛。京師耆老及見元和事者悉厚賜。所過 鄉聚皆裒土為剎。相望於途光景晝見。京
城高貲相與集大衢。作僧臺縵闕。注水銀 為池。金玉為樹。集桑門羅像設。考鼓鳴 螺繼日夜。下詔曰。朕以寡德纘承洪業十 有四年。頃值寇興王師未息。朕憂勤在位
愛育生靈。遂尊崇釋教至重玄門。迎請真 身為百姓祈福。今人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