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Zu Lidai Tong Zai 佛祖歷代通載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歷代通載卷第二十二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 住持華亭念常集
[0715c07] 周文王時為柱下史偽第九 (第十九化云。周文王時老君為變
邑子。時帝紂荒虐天下塗炭。乃乘飛飈之輪。風伯前驅。彭祖驂乘。降坡山之陽。西伯揖之拜為守藏
吏。武王克商。遷為柱下史。作赤精經。教文王以仁義之道。作璇璣經。以授周公。成王康王之代。世為性
下史。昭王時。有黑氣之祥。老君以八天隱文授昭王王。不用後成膠舟之難) 辨曰。蓋 聞九頭五龍之紀。重瞳四乳之書。金秦 火漢之文。黃魏白晉之典。不聞文王師
於老子。璇璣訓於周公。但云文王師於太 公。武王師於姬旦。群書具載。先儒盛談。何 乃違戾百家別張毛目。蓬心瞽唱睞目
生靈。夫欲聖人者。宜務其實。無稽之談自 招世誚。案史記別傳。老子生於定王之世。 與孔子相接。何乃妄為西伯之時乎。既是
聖人。見紂荒淫宜盡力規諫匡其不逮。而 乃高乘飛輪棄而遠遁。為忠臣者。固若是 乎。昔日過關。雇徐甲而為御乘薄軬之車 今則乘飛颷輪。風伯前驅。彭祖驂乘。何
自高之不經乎。況彭祖此時已歿。風伯不 肯前驅。文王自公劉以來。世積仁孝。美化 行乎江漢。仁慈及於行葦。何待赤精之教
哉。周公制禮作樂。代臨天下。設金縢而 表誓。製周禮而流規。何用璇璣之教乎。昭 王時號明君。史無黑氣之變。妄改白虹之
兆。而云黑氣之言。授以隱文。又成孟浪之 說。前云。老君為九天教主金闕帝君。建七 曜之冠。披九色之帔。乘八景玉輿。駕五色
神龍金闕之中坐玉帳之內仙童左奉玉女 右陪。萬聖擁隨千靈翊從。老子既有如此 高貴之位。而不肯居。返就守藏之職。屈 身為臣。侍君之傍立柱之下。晨趨暮拜端
笏搢紳。捨喬木之高遷。投幽谷之賤地。翻 上倒下以何謬哉。燮邑之號。周書之所 不載金闕帝君。爰從道士虛張。有名無實 孰肯傳信栽。風求影種電尋根。此之謂
與。若以昭王不信故。感膠舡之難者。奏 皇求仙親臨海上。凌波涉險冀遇神仙。虛 想安期之名。不覩 羨 門之面。沙丘道死。鮑
臭薰人。漢武好仙。身著羽人之衣。口飲天 表之露。縱欒大之詭說。信少。君之詐術。而 身入茂陵竟無一補。魏太武。任寇謙之說。
建靜輪天宮。費竭人勞終感癘疾。用武帝。 口服丹藥身服黃衣。熱發晉陽失音而死。 唐武宗。師趙歸真餌金丹藥。會昌不滿早
致崩亡。近宋上皇。信林靈素遊月宮。誦太 極之章佩驅邪之劍而亡國破家身死東 韓。此之數君。皆傾誠一志望享千年。而遘 患彌留竟無一驗。譏以膠船之難。不亦妄
求人過乎。幸人有災。君子不為也。
[0716a25] 前後老君降生不同偽第十 (第一化云。老子生在五運之前。
第二化中。老子生在三氣之中。第六化云。老君姓李。諱弘元曜靈。字光明。以上和七年歲在庚辰九月
三日甲子卯。時始育於北玄玉國天岡靈鏡山李谷之間。玄靈聖母既誕之夕。有三日出於東方。九龍吐
水月妃散花。日童揚彩。年五歲體道凝真。二十而有金姿玉顏。棄家離親超迎風塵。後感元始下教。授
以鬱儀太章太洞真經。紫微天帝玉清君。以瓊輿下迎。賜丹璽符書。為上清金闕後聖帝君。掌握十天
河海神仙。第十一化云。老君以清濁元年七月一日。託玄神玉精。降太元玉女。千三百年。號無上老子。
一號大千法王。第十二化云。老君以清漢元年。寄九天飛玄玉女。八十一年。號高上老子。第十三化云。
老君以清漢元年甲午九月九日。降元素玉女。七十三年。號九靈老子。第十化云。老子以殷十八王陽甲
庚寅歲建午月。入於玄妙玉女口中。八十一年至武丁九年庚寅歲一月十五日。聖母剖左腋攀李樹而生。
生即行九步。步生蓮花。九龍吐水。具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道獨尊。我
當闡揚無上道法。普度一切。又云。李靈飛。得修生之道真。妻天水尹氏於瀨鄉晝寢見太上從天而下。化
為玄銖。吞而有娠。八十一年生而皓首。曰老子。生李樹下。苗李為姓) 。
[0716b09] 辨曰。夫星流貫昴。實標文命之祥。電繞樞 星。是顯軒皇之慶。虹流華渚少昊於是膺 期。星冠月輪。顓頊以之應瑞。赤龍 䁆 瞹
言旌帝堯。雲屯鬱蒸實徵漢祖。此則聖人 神異譜牒具詳。未聞老子初生三日共出 九步周行。月妃散花日童揚彩之事。且星 隕如雨。日有蝕之。春秋書之。以為異事
李耳若有徵瑞。孔子何以不記乎。且魯陽 揮戈而返日。淮南子有。景公善言。而退熒 (劉向新文) 貳師拔劍而泉流 (前漢書中) 耿恭拜井而水出
(後漢書中) 於有奇相書為美談。老既無文。事必 虛唱。倚他大聖取為神奇。夫聖人現相雖 有多途。託化誕生事無兩體。世尊百億化
身大千世界一時頓顯。化緣事訖便入涅 槃老子隨代降生。以何大謬乎。本是李耳 妄。改其諱李伯陽而云光明。隱其本名而 加美號。史記真文一詞不錄。道書偽說百
種粧填。前之兩化。說在太易之前。後之 十重。紀在伏羲之後。尋虛摭偽誑惑後 人。前說五歲凝真二十入道。後則八十一 歲生而皓首。自語矛循。何待他攻。亳州
瀨鄉實而不認。北玄玉國虛而妄傳。聃耳 蓬頭。謬說心十二相。野合懷胎。諂云周 行九步。採他釋瑞而為老奇。將此薰蕕亂
彼蘭芷。北玄玉國。山海之所不紀。天岡李 谷。池里之所匪詳。王儉百家 (太尉王儉有百家譜) 弗聞 玉女之名。何姓氏苑。罕說玄妙之族。案道
士賈善翔高道傳序云。伯陽起迹於姬周。 既云起迹於姬周。則是老子不在商也。明 知陽甲之時。本無李耳。衰周之際。始見老 聃
(胡曾云。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將徐甲過流沙。斯則周末時人明矣) 避亂入秦。死葬槐里。秦佚弔之三號而
出斯良證也。何更疑哉。史記本傳。莫知所 終。化胡浪語云。過流沙。將如來降誕之禎。 合老子過關之氣。汝雖巧會偽說孰憑。案
燉煌實錄云。周桓王二十九年。幸閑豫 庭。與群臣對論古今。王曰。老聃父何如人 也。天水太守索綏對曰。老聃父姓韓名虔 字元卑。癃跛下賤胎則無耳。一目不明孤
單乞貸。年六十二無妻。與隣人益壽氏宅 上牧猪老婢子曰精敷。野合懷胎。八十一 年而生。老子生時皓首。故曰老君。此本 實跡蔽而不傳。偷竊他能欲張老聖。家有
弊帚享之千金。斯言信與。
[0716c26] 三番作佛偽第十一 (第三十四化云。老君告胡王曰。使我弟子為佛。汝當
師之。即使尹喜變身為佛。與胡人為師。令作桑門授以浮圖之法。說四十二章經。又云。老君至舍衛國。
自化作佛坐七寶座。身長百千萬丈。徧滿虛空。又云老君將欲再整釋教。以周莊王九年。乃於梵天命煩
陀王老君弟子。乘月精託陰天竺摩耶夫人胎。至十年四月八日右脇降生。後入雪山修行六年。道成類佛 陀眾。號末牟尼。至匡王四年解化。太上命昇賈奕天。為善惠仙人)
。
[0717a02] 辯曰。夫根深果茂。源遠流長。虎嘯風生。 龍吟霧起。聖人利見皆有深源。昔植善因 今感妙果。我佛世尊三無數劫積行累功。
六度無捨而求菩提。棄身命如恒河沙。捐 國城如微塵數。莊嚴世界誘掖群生。然 後應然燈記。補迦葉位。下生中印託化王 宮。七步周行指天地而猶貴。三十二相映
日月而爭輝。四王捧足出塵寰。六年行滿 而成道。現身百億國土。說法四十九年。播 聲教於人天。摧外道於雙樹。化緣事畢却
返無為。應物適時如是示現。何待老子始 化尹喜變身。掩他神功矜為己勝。佛生周 昭之代。老降定王之朝。世隔一十七帝。年
經三百餘祀。化已滿於天下。教已滿於龍 宮。家仰仁慈之風。國遵釋氏之範。豈假 李耳重整煩陀再現。援前著後諂誑庸愚。 昔日過關。雇徐甲而為從。奚有天人侍衛
乎。乘鹿柴車。何有七寶之座乎。廣顙聃耳。 焉有萬丈之身乎。狡侫不經欺賢誷聖。鯤 化為鵬。蓋緣自變。蛇蛻為雉。匪假他功。此
皆物理自然。陰陽感召。待時而發。非他使 然。老子自是凡人。身為臣子。何能別生 神聖更使尹喜作佛。昧自心靈瞎他眼目。
悖禮慢聖殃報拔舌。善惠仙人將登八地。 遇然燈佛受無生記。此乃世尊往昔之號。 既然成佛功成果滿。化緣事畢入於涅槃。 遷神常樂之鄉。永入無為之境。豈可作佛
事畢更作善惠仙人。將後著前一何錯亂。 妄竊不真壞人視聽。夫上天雖樂終是輪 迴。不免三災之殃。難逃五衰之苦。聖人超 出生死苦樂兩忘。高超三界之津獨步六
塵之表。何返歸天上却入囂塵。雜污我聖 人。欺謾我大覺。此同棄天子之尊嚴。慕 廝養之賤役。捨華堂之廣廈。悅蔀屋之 茅簷。汝欣賈奕之榮。我恥糞土之辱。隋
大臣楚國公楊素行經樓觀。見壁間畫像 問道士曰。此何圖也。道士對曰。老子化胡 成佛圖。素曰。承聞老子化胡。胡人不受。老
子變身作佛。胡人方受。是則佛能化胡。道 不能化。何言老子化胡也。道士不能加答。 善哉楊素之言。此通人之論云。若胡人不
先知有佛。詎肯受佛之化乎。以此考之。則 印土先有佛矣。而言尹喜作佛老子始變。 何欺吾門之深。乎 (樓觀尹喜故宅在開之南。今道士居之仍在) 。
[0717b17] 冐名 僭 聖偽十二 (第四十八化云。商太宰問夫子曰。夫子聖人歟。孔子對曰。聖
則丘何敢焉。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太宰曰。三王聖者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不知。太
宰曰。五帝聖者歟。孔子曰。五帝善任二義者。聖則丘弗知。太宰曰。三皇聖者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
者。聖則丘弗知。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子動容有問。曰丘聞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
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丘疑其為聖人也。史志經云。孔子在魯。老子在周。以魯
望周之洛陽。故在西方。蓋指老子為西方聖人也。孔子問禮之時。先有猶龍之歎。故此指老子也) 。
[0717b23] 辯曰。夫自衒自媒。婦女之醜行。不矜不 伐。聖人之深能。是以舜美禹功。嘉有勳而 弗競。孔稱孟反 (孟之反) 猶退厚而居薄。由是美
譽播於千秋。謙放光輝於四海。上之所 引。具見列子仲尼篇中。古今通論。以謂此 夫子推佛為西方大聖人之語也 (唐琳法師對太宗之
表。張丞相作護法論。皆引此文佛西方聖人也) 未聞老子在周孔子在 魯故指老子為西方聖人。竊名冒聖欺我 何多。 僭 聖人者不仁。言乖理者非智。且道
源之祖肇起黃帝。非干老子。老子師容成 子演五千文縱然說聖不能赶於軒轅。既 三皇五帝孔子不推為聖。返指老子而為 聖人。不亦過乎。蓋我世尊功圓萬行果證
十身。流光遍於剎塵。分身應於沙界。不可 以人事測。不可以處所求。實三界之大師。 是四生之慈父。寰中獨步。為王中之法王。
出世獨尊。為聖中之大聖。故能高拱覺場 威行萬國。縱使周公之制禮作樂。孔子之 述易刪詩。卜偃之文章。端木之言語馬遷 之辯博。葛洪之該通。輔嗣之玄談。左慈
之神化。並驅馳於域內。言未涉於大方。可 為善世之高流。難作出塵之聖者。案天竺 聖方群賢所聚。過去諸佛共生於彼。范曄 漢書云 (後漢西域傳史論文)
其土則殷乎中土。玉燭和 暢靈聖之所降集。賢懿之所挺生。故古昔 賢能時有往者。老子西昇經云。聞道竺乾 (今改為開道竺乾)
有古皇先生。善入無為。不始不終。 永存綿綿。是以西行。又古本化胡經云。我 生何以晚。泥洹一何早。不見釋迦文。心 中空懊惱。此則老子自指於佛。為西方聖
人也。又黃帝夢遊華胥之國。其國在弇 州之西。王邵注云。此指西方天竺也。周穆 王時。聞西方有大聖人出世。心甚懼之。乃 使造父乘驊騮八駿。西上崑崙觀日所沒
以厭其氣又西極有化人來。能返天易 地。聖力無方。千變萬化。不可窮極。穆王 敬之若神。築中天臺以居之。化人引穆王 神遊。斯須之間已如數載。又穆王五十二
年如來示滅。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 貫連夜不滅。王問太史扈多。是何祥也。扈 多對曰西方有大聖人。衰相現爾穆王喜
曰。朕常懼於彼。今無憂矣。此則竺乾勝方 聖人居彼。故得賢王西求化人東來也。又 張騫奉使。西窮河源至於大夏。聞雪山南
有身毒國。其人奉浮圖。不殺罰。乘象而 戰。身毒即今印度也。此則仁慈之風詳於 漢史明也。上之所引。咸指印度以為西方。
佛生於彼。故指佛為西方聖人。豈說洛陽 以為西方老子為聖人也。又云。孔子先有 猶龍之歎。故此聖德指老子者。意欲將孔
子一期問禮之事。便為老子弟子。孔子曰。 吾無常師。主善為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故學琴於師襄。問樂於萇弘。問官於郯
子。入太廟每事問。有問稼曰吾不如老農。 有問圃曰吾不如老圃。此明孔子虛懷納 善汲汲於道爾。豈有一事便為師焉。蓋當
時老子。為守藏吏。掌周公之禮典。故孔子 問之若以問禮便為孔子之師。則老農老 圃亦孔子之師哉。必不然矣。沽名衒世求 為人師。君子不為也。
[0718a26] 合氣為道偽十三 (第一十三化云老子以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至凾關。
尹喜既見邀歸本第。說道德經二篇五千餘言。尹喜扣頭曰。願授其要。老君曰。善。乃為解道德之要曰。
道者。謂泥桓。泥桓者。天德也。理在人頭中。紫氣下降下至丹田。名堵。謂脾也。脾者。中黃太一也。黃
氣徘恛理中宮。萬物之母者。謂丹田也。丹田玄牝也。居下元中。一夜之時。一氣下降周旋三宮。同出而
異名。謂精也。一曰精。二曰汗。三曰血。四曰液。故曰異名。玄之又玄者。謂左右汗也。眾妙之門道可道
者。謂朝食美也。非常道者。謂暮為屎。此依張道陵解。道陵如此說也。有無相生。謂口與腹也。難易相
成。謂精與氣也。此老子授尹真節要也。又授尹喜神丹經金液經及八煉九還丹伏火之訣。其方云○金液
還丹仙華流。高飛雲翔登天丘。赤黃之氣成須臾。當得雌雄分亂珠。可以騰變致行厨。靈童玉女我為夫。
出入無間天同符。真精凝霜善沈浮。汝其珍敬必來游。又授九丹之名。及歌曰○圓三五寸一分。口四八
兩寸唇。長二尺厚薄均。腹三齊坐垂溫。陰在上陽下奔。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內二百善調勻。陰 火白黃芽欽。兩湊聚輔翼人。子處宮得安存。去來游不出門)
。
[0718b09] 辨曰。夫道貴清淨。德尚無為。恬憺內持謙 卑自牧。不依此道別唱多端。唯以行氣運 功而為修養。失道德之淳粹。乖自然之妙
門。虛設巧言妄加穿鑿。保丹田為至道。守 兩腎為重玄。鄙穢麁浮誑諕閭里。王喬 羨 門之輩非好此方。白石赤松之流不依
此道。丹經煉訣不見延年。服餌飡芝罕曾 久視。周武服丹至日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