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 Jian Ji Gu Lue Xu Ji 釋鑑稽古略續集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刻釋氏稽古略序[0903a05] 古可稽乎。曰烏乎可。古不可稽乎。曰烏乎不可。威音以後今日以前。成住壞空。有而不有。日月光華。旦而復旦。日劫無憑。何況今古矣。其中聖賢隱現。應緣示感。如月在水。了不可執。迺有人焉。追往烈。訂遺踪取已散之塵。而編之而續之。是繪夢也。是圖影也。然而紀往開來。闡微昭信。俾古德之跡。炳然如天漢之昭回。而其所以跡者。繇是而可悟焉。未易忽也。往參真寂先師。授予以寶洲稽古略曰。法門源流盡在斯矣。予受而卒業。約而不遺。核而有則。釋氏之紫陽漂水也。然而流行勿遠漸就晦翳。恒懼遺文湮沒。致昔人編摩敘述之苦心。若存若亡隱而勿著。名山之藏詎能無慨乎哉。戊寅春王。搆小庵於古杏溪。延幻師主之。雨晨月夕。相與沈吟。梵冊寄懷。愷樂陶陶如也。一日偶理前說。幻師謂。宜重加繡黻。以待來者。初以傳述舊聞。已乃兼舉未備。附以勝國暨 皇明法苑事蹟。勒成一書。寶洲之業復光著若發蒙矣。後之攬此者。應化之殊祥奇表。往哲之妙道奇功。以迨我 皇祖列宗冥苻玄契。顯揚正覺。以不思議之理。成大有為之運。開卷釐然。昭茲雲日。俾夫懷疑者起信。論世者可徵。考事者尋微。覽跡者悟本。所以嘉惠來學。匪曰小補之矣。而豈徒掇敘事之華。增多聞之障。雲已渡而摹其悠揚。波已逝而貌其翻湧乎哉。
[0903b02] 崇禎戊寅歲朱明月佛出世日。蘧庵居士嚴爾珪謹序。
續集稽古略敘
[0903b05] 甞言。為僧而不兼外學。懶而愚。非博也。難乎其高。為儒而不究內典。庸而僻。非通也。烏乎其大。株守而弗移。自畫而無進。空腹高心拘墟朿教。終貽笑於大方也已矣。試觀古昔之博碩鉅公淵宏開士。誰不出入於內外典章。圓融淹貫。張天覺云。吾因學佛然後知儒。妙蓮經云。治世語言皆順正法。群茸釀蜜眾味和羹。匪能博涉而通研。寧識殊岐而一詣哉。然古今傳記之作。各有所專。國史則遺佛教。禪編則略世緣。無怪乎。二宗學者之非博非通也。有元名衲華亭念常。所集佛祖通載。兼繫歷朝綱紀。繼此職里高僧寶洲。釋鑑稽古一書。備列皇王政治賢聖風規。
[0903b18] 佛祖源流法門軌則。編年敘世一貫無遺。俾夫簡閱之者。其猶瞻象闕而躔度詳明。探龍宮而珠璣畢聚。富哉此書。無分儒釋。宜家貯而戶蓄。枕寶而袖珍者焉。奚特名山藏為哉。杏溪 大參蘧菴嚴翁。乘大願輪不忘付囑弘通之莂。抽資重刻。冀廣流傳。(不慧)寓幻其廬。備員校訂。因并緝輯。
[0903b25] 元世 熙朝兩代事蹟。纘承其後。庶見古今上下之道脈。連持世與出世之宗猷。踵接擬茲續貂之尾。蓋不欲為最後斷佛種之人。繪空摹影。以俟來哲觀感興起。聯輝續焰。以無窮焉耳。
[0903c01] 時 皇明崇禎龍。集著雍攝提格。月屆蕤賓。敦牂令節壽光比丘大聞薰沐撰。
釋鑑稽古略續集(一)
歸安杏溪蘧菴比丘大聞
幻輪 彙編
蘧庵居士 嚴爾珪 較梓
元
[0903c10] 自太祖成吉思皇帝。於宋寧宗開禧二年 丙寅歲。法天啟運。稱聖武年號。建大蒙古 國號。都和林云上都。至理宗紹定二年己
丑。太宗嗣位。至淳祐六年丙午定宗嗣位。 至淳祐十一年辛亥。憲宗嗣位。至開慶元 年己未。慶宗嗣位。至景定元年庚申歲。世
祖登基稱中統。至甲子改元至元。歷六世 五十九年。今從世祖甲子元年敘起。
* 世祖
* 成宗
* 武宗
* 仁宗
* 英宗
* 泰宗
* 明宗
* 文宗
* 寧宗
* 順宗
世祖
[0903c21] 名忽必烈。憲宗同母弟也。以庚申歲嗣位。己 卯歲滅宋。襲統一十六年。壽八十而崩 帝 仁明英武屢立大功。好征遠夷。連年用兵。悉
皆臣服。遂混一區宇。文臣如許衡姚樞等。謀 謨廟堂。武將如伯顏董文炳等。攻城略地大 闡嘉猷。制禮作樂民物阜康。古未有也 (元史) 。
[0903c27] 甲子至元元年 大宋景定五年 秋七月彗 出柳。其光燭天長數十丈。自四更見東方。日 高始滅 是歲八月。劉秉忠請定都於燕。世
祖從之。詔修營宮室城池。以燕京為中都。改 元大赦設會度僧。詔請國師扮彌達癹思。登 座授祕密戒 八月拜光祿大夫太保。參領
中書省事。制曰。長生天氣力皇帝聖旨咨爾。 劉秉忠氣剛以直學富。而文雖晦迹於空門。 每潛心於聖道。朕居藩邸卿實賓僚。側聞高
誼餘二十年。出從遐方幾數萬里。迨予嗣服。 須汝計安。不先正名。何以壓眾。宜崇師位兼 總政機。可特授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
事。卿其勉輔朕躬。率先乃屬察朝夕之勤惰。 審議論之是非。凡有施為並聽裁決。佇看成 績別示寵章准此 (通載) 以伯顏為中書左丞相。
伯顏凝重寡言諸曹白事。有難決者。伯顏一 二語斷之。省中讋服以為真宰輔 (元史) 。
[0904a15] 乙丑至元二年 大宋咸淳元年 去年十月 理宗崩。度宗嗣位。事蹟見於前書茲不錄。
[0904a17] 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五月劉秉忠參領中書 省事。既入拜以天下為己任。知無不為。世祖 咨以治天下之大經養民之良法。秉忠條上
祖宗舊典。參以古制之宜於今者。世祖善之。 命下之日綱舉目張。一時人材咸見錄用。文 物燦然一新 (元史) 召許衡至命中書省議事。
丞相安童時年二十一素聞衡名心慕之。及見 於行舘既還嘆服日訪以政事 (元史) 世祖聞張 德輝之名召見。參議中書省事。輝以聖賢道
德之奧。修身治國之方。古今治亂之繇。詳陳 於帝。俾教胄子學官。內外煥然一新。
[0904a28] 丙寅至元三年 宋咸淳二年 佛教東被震 旦。至此已一千二百年矣。
[0904b01] 丁卯至元四年 宋咸淳三年 宋帝詣太學 謁孔子。行舍菜禮。以顏回曾參孔伋孟軻配 享。升顓孫師於十哲 許衡陳時務五事。一
曰立國規模。二曰中書大要。三曰為君難以 踐言。四曰農桑學校。五曰慎微上嘉納之。乞 歸鄉里許之 (史) 。
[0904b07] 佛國禪師 師諱至溫。字其玉。號全一。諡佛 國普安。刑州郝氏子也。禮辨菴訥公披剃。佐 無還富公於萬壽。參萬松為侍者。既而太保
劉公為世祖知遇。薦師召語大悅將授以官。 弗受曰。天下佛法流通。臣僧之願富貴非所 望也。憲宗命海雲主釋教。詔天下作資戎
會。師持旨宣布中外。而輔成之。劉公衛承制 錫師茲號。總攝諸路僧尼之事。師銳意衛教。 僧眾賴之。後納印辭職。是年五月十一日。以
疾終於桓州之天宮。西向右脇而化。當暑儀 容如生。更有異香。火浴心口牙不壞。掊地數 尺猶得舍利。壽五十一。臘四十。學士虞集撰 碑 (通載) 。
[0904b20] 戊辰至元五年 宋咸淳四年 元阿朮劉整 圍宋襄陽。知府呂文煥告急 謝枋得論云。 官為宰相。可以生殺廢置人。官為臺諫。可以
彈駁榮辱人。官為國子監。可以考校去取人。 此三等謂之繫籍聖賢也 (史) 。
[0904b25] 己巳至元六年 宋咸淳五年 二月帝師癹 思巴。制蒙古字成頒行天下。宋之常州雞翼 生距。
[0904b28] 庚午至元七年 宋咸淳六年 詔請膽巴金 剛上師。住持仁王寺普度僧員。
[0904c01] 帝師 苾芻癹思巴。說根本有部出家羯摩 儀軌。親制序曰。原夫 贍 部嘉運。至第四佛釋 迦文如來遺教利見也。大元御世。第五主憲
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登極也。天資 福慧諦信內乘。普使萬邦咸歸一化。雖敷天 垂拱而至治無垠。眷支那弘道。而在躬不息。
欲以自佛相承師資繼踵。迄今不替正戒儀 軌。為從善行人一一恒持。精練三業堅守四 儀。此實聖皇匡正佛法之睿旨也云云 (通載) 廉
希憲立朝讜正。世祖令受帝師僧八思馬戒。 希憲對曰。臣已受孔子戒。上曰。汝孔子亦 有戒耶。對曰。為臣當忠為子當孝。是也。
[0904c13] 辛未至元八年 宋咸淳七年 十一月始建 大元國號。取易乾元之義。始興蒙古學校。從 太保劉秉忠請也 以許衡為學士。衡每謂
書中無疑看得有疑。有疑即看得。無疑方是 有功。衡之教人也。必因其所明。開其所蔽。而 納諸善時其動息。而弛張之慎其萌蘖。而防
範之日漸月漬。不自知其變也。日新月盛不 自自知其化也。又為學者。治生最為先務。又 言。士君子當以農桑為生。
[0904c22] 壬申至元九年 宋咸淳八年 宋少傅葉夢 鼎辭歸秦。願勵精寡欲收人心固邦本。又云。 廉恥事大。死生事小。扁舟徑返。
[0904c25] 盤谷禪師 號麗水。海鹽人。師貌不揚。而志 氣超邁博覽經史。性耽山水之樂。至元中遊 五臺峨嵋伏牛少室名山勝地。甞云。足迹半
天下。詩名滿世間。時附馬高麗瀋王。聞師德 望具書聘。講華嚴大意於杭之慧因寺。師展 四無礙辯。七眾傾伏。王大悅。聲價益重。後至
松郡精舍勤修淨業。日課彌陀佛號。年七十 餘。無疾預告以時。端坐而寂。有遊山詩集三 卷。行世 (高僧傳) 。
[0905a05] 癸酉至元十年 宋咸淳九年 元圍襄陽日 久。二月破樊城。都統范天順嘆曰。生為宋臣。 死當為宋鬼。即所守處縊死 許衡還至懷
孟。簡絕人事。常居山下。勤以自治。公愛兼盡 不嚴而整。閨門之內若朝廷。然夫婦相待如 賓。喪祭一遵古制。懷孟化之 (史) 。
[0905a11] 甲戌至元十一年 宋咸淳十年 七月宋度 宗崩。太子少帝嗣立年四歲。八月大霖雨天 目山崩。水涌溺死無算 是年八月劉公薨。
贈儀同三司太傅諡文貞。制曰。臣以忠孝 而事上貴輸獻納之誠。上以禮義。而遇臣思 篤始終之愛。視死之日猶生之年。故光祿大
夫太保劉秉忠。學窺天人識貫今古。邃冲而 有守。安靜而無華。昔侍潛藩稔聞高論。適當 三接之際。懇上萬言之書。蓋將舉天下而措
諸安。以戒為人主者過於殺。朕服嗣而伊始。 卿盡力以居多。蓋得卿實契於朕心。而朕悉 知於卿意。事皆有驗。人匪他求。周旋三十年
不避其艱。剴切數百奏。各中其理。共成庶政。 方圖任於舊人誰謂旻天。不愸遺於一老。興 言及此。何日忘之。載惟台輔之尊。厥有泉扃
之賁。是用錫之綸命。峻一品之尊階。遂以袞 衣。躡三槐之正位。復加顯號允答殊勳。惟爾 英靈識予哀寵。可贈太傅諡文貞 (通載) 。
[0905a29] 劉文貞公 諱秉忠。字仲誨。瑞州劉季村人。 禮天寧虛照禪師披剃為僧。後遊雲中住南 堂寺。同海雲禪師北覲。謁世祖於潛邸。一見
應對稱旨。自是屢承顧問公獻書。陳時事所 宜者數十條。凡萬餘言率皆尊主庇民之事。 上嘉納之。從上征伐方便救護。全活甚眾。
及上正位宸極。創定朝儀立官制。改元建號。 一切所當施設。時物之宜皆公所草定。公齋 居蔬食終日澹然。是年八月壬戌端坐而薨。
享年五十有九。自幼好學至老不衰。雖位極 人臣不異平昔。上謂左右曰。秉忠事朕三十 年。小心慎密。其陰陽術數之精。占事知來若 合符契
帝命史天澤伯顏。帥師南征。召諭 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能不 殺是吾曹彬也 史天澤真定人。身長八尺
音如洪鐘。善騎射。出入將相五十年。柱石四 朝師表百辟。為開國元臣。人方郭子儀曹彬 云。年七十四。諡忠武。
[0905b18] 乙亥至元十二年 宋德祐元年 宋恭宗改 元德祐在位二年。元兵執之北行殂於沙漠 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王。其友止之。天
祥曰。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 天下兵。無一人一騎赴者。吾深恨之故。不自 量欲以身狥。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
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力濟。如此則社稷 可保也。天祥性豪華自奉甚厚。至是痛自抑 損。盡以家資為軍費。每與賓僚語及時事。輒
撫几流涕言曰。樂人之樂者憂人之憂。食人 之食者死人之事。聞者莫不為之感動 湖 南提刑李芾遣兵入援。發壯士三千人使將 將之。勤王後諡忠節
行人郝經。使宋被留 一十六年。撰集諸書。至是歸燕卒。諡文忠 宋詔張世傑總督諸軍。後與陸秀夫陳宜 中。航海以狥國難溺死 有二星鬪於中天。 一星隕
六月朔日有食之。既晝晦如夜。
[0905c06] 丙子至元十三年 宋德祐二年 五月宋端 宗立。改元景炎後。航海崩於嶺南之崗州。
[0905c08] 二月日中有黑子。大如鷄卵。相盪久之 丞 相文天祥常言。國亡與亡此男子心。元人 以天祥北去 錢塘江潮三日不至。時元軍
分駐江沙上。杭人方幸之。而潮汐不至 三 月元伯顏。入臨安建大將旗鼓。受宋帝及太 后庶僚。趍赴京入覲 姚樞仁恕恭敬。未甞
疑人之欺。凡有與謀者必忠告。人莫不敬之。 時以為翰林學士。宋侍從之臣及士子。至上 都皆令樞隨學行而官之。
[0905c17] 丁丑至元十四年 宋景炎二年 封宋主為 瀛國公。令往脫思麻路。習學梵書西番字經 全后於正智寺為尼。
[0905c20] 建大聖萬安寺 廉希憲官至平章。伯顏謂 之宰相中真宰相男子中真男子。世以為名 言。至是卒。
[0905c23] 戊寅至元十五年 宋祥興元年 宋帝昺立 改元祥興。在位二年後航海至厓山。張世傑 與元戰敗。陸秀夫抱之沈海 正月朔旦。廣
設大會以齋僧眾。大赦天下。玉泉等五老蒙 恩得度 有大星。南流隕海中。小星千餘隨 之。聲如雷。數刻乃止。
[0905c29] 己卯至元十六年 二月宋亡。宋自太祖起至 帝昺。通三百二十年。
[0906a02] 文文山 姑蘇人。諱天祥。為宋狀元丞相封 信國公。有忠孝大節。被執目擊厓山。有詩哀 悼 (不錄)
又歌曰。颶風起兮海水飛噫。文武盡兮 火德微噫。鷹鸇相擊兮靡所施噫。鴻鵠欲舉 兮將安歸噫。櫂歌中流兮任所之噫。獨抱春 秋兮莫我知噫
又正氣歌曰。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末云。顧彼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 在宿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零丁洋
詩。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 碎碎水漂絮。身世浮沈風打萍。惶恐灘頭說 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
過金陵草舍離宮。轉夕暉 孤雲飄泊欲何依。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 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 飛。從今別却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後
至臨終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向拜而 死。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 曰集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 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媿
平生作文未甞 屬草。有指南集吟嘯集。有集杜詩百首等行 世 建司天臺於大京 立安樂堂。疾者醫 之。饑者廩之。死者葬之。
[0906a25] 庚辰至元十七年六月。新曆成賜名授時。明 年始頒行天下。遣使窮黃河之源。由星宿海 至崑崙山。始抵其地 竇默為人樂易。平居
未甞一言方人。官至學士至是卒。 諡 文正。
[0906a29] 帝諭真金太子曰。伯顏文武全才。汝勿以常 人遇也 許衡臨終語其子曰。我平生為虛 名所累。不能辭官。是年卒。 諡 文正。
[0906b03] 帝師入寂 癹思八為大元帝師。是年十一 月二十二日示寂。年四十二歲。上聞不勝震 悼。追懷舊德建大窣堵波於京師。實藏真身
舍利。輪奐金碧無儔。學士王磐奉勅述行狀 曰。
[0906b08]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 德普覺真智裕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 大元帝師。班彌怛拔思癹帝師。乃土波國人
也。生時諸種瑞應具詳家譜。初禮伯父薩師 加哇為師。祕密伽陀一二千言。過目成誦。七 歲演法。辨博縱橫猶不自足。復遍咨名宿。鉤
玄索隱盡通三藏。年十五。世祖皇帝龍德淵 潛。師知真命有歸。馳驛徑詣王府。世祖官闈 東宮。皆秉授戒法。特加尊禮。年二十。釋道訂
正化胡經。憲宗皇帝詔師剖析是非。道不能 答。自棄其學。上大悅。年二十二。世祖登極。 建元中統尊為國師。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
統天下教門。辭帝西歸未朞月召還。年三十 一。時至元七年。詔制大元國字。師獨運摹畫 作成。稱旨即頒行朝省郡縣。遵用迄為一代
典章。升為帝師。更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