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高僧傳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
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

* 竺道生
* 慧叡
* 慧嚴
* 慧觀
* 慧義
* 釋道淵
* 僧弼
* 釋慧靜
* 僧苞
* 僧詮
* 曇鑒十一
* 慧安十二
* 曇無十三
* 十四
* 十五
* 釋曇諦十六
* 十七
* 釋道汪十八
* 釋慧靜十九
* 二十
* 釋道二十一
* 釋梵二十二
* 釋道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釋道二十八
* 二十九
* 法珍三十
* 釋道三十一
* 慧通三十二

[0366b23] 竺道生鉅鹿寓居彭城家世 鄉里稱為善人 其父非凡
沙門竺法汰歸依受業 法門句義開解 便講座辯辭珠玉
宿學僧當世名士 具戒機警神氣 廬山以求
斟酌萬里慧叡慧嚴 長安受業關中僧眾 還都青園寺皇后所立
以為當時 宋太祖太祖 良久
中耳白日 便於是莫不樞機
風猷問道徹悟 盡意得意入理自經譯人
於是校閱真俗因果 不受頓悟成佛二諦佛性 論法無色淨土論應有
籠罩多生 泥洹 剖析經理幽微阿闡提 皆得成佛于時大本先發
於是舊學以為邪說 大眾大眾中正我所現身 實相相違
師子座拂衣虎丘旬日之中學徒數百雷震佛殿天光西名號
既已俄而 山中僧眾敬服涅槃 至于南京闡提佛性
說合符契講說 元嘉十一十一月庚子廬山精舍 法座神色開朗論議 莫不
麈尾然而端坐 顏色入定道俗遠近 於是京邑信服 之至如此廬山初生
同學齊名 天真慧義 天真出群
關中僧肇維摩 新異義疏 立傳
推闡得佛頓悟不受憲章宋太祖 頓悟沙門僧弼使
逝者諸君後龍 寶林長安號曰涅槃
弟子法寶內外金剛 後心近代 龍光寺蔬食眾經 相繼號曰大小

[0367a29] 慧叡冀州出家遊方 西為人抄掠使 牧羊信敬
請問無不商人 篤學遊歷 南天竺音譯異義無不廬山入關
京師烏衣寺講說眾經 大將軍彭城以為 再三受戒 以為
戒法貂裘不著 密令左右三十 大王 靈運
於是十四 昭然使文字 元嘉春秋八十

[0367b18] 慧嚴豫州十二諸生 詩書十六出家 風聲
正音異聞京師 東安寺高祖所知高祖 同行檀越
貧道不敢要之文帝在位佛法崇信至元十二
之上侍中 吏部郎中 少來讀經無暇三世 因果不敢
敬信謝靈運常言六經文本靈性不以佛經指南 汪汪尤為
開獎人意使 太平 增損
弘獎當著 對曰悠悠不信 點大 群英
明詔中朝以來 庾亮 高祖兄弟 范汪孫綽宰輔
人倫天人之際 歸依崇信其間比對 不測
近世道俗便 奇才胡可勝言慧遠法師 釋氏不可要務契理
使家家持戒 靈塔放光神道 自來不謂 道俗無行僧尼
土木福業 難得斟酌進退 今日
天人之際 強兵孫吳吞併 戰國
隱逸戰士仁德 孫吳吞噬 堯舜釋教而已
季路所謂惡言 信心致意佛經 道義顏延之
帝命同異往復終日公等今日無愧無生 論及老子東海何承天博物
佛國天竺夏至 日方所謂天中五行 兩當
十二歲首 薄蝕光影宿年紀 條例婆利國人
大涅槃經 文言難以慧觀謝靈運泥洹加之
流行 夢見人形厲聲涅槃 何以斟酌惕然
即時以為 頃之神人弘經 見佛元嘉二十東安
春秋八十法師器識 學道 五萬五十弟子法智有神
二十四江陵便論議 顧眄四眾小子斐然成章於是 成實大小

[0368b08] 慧觀清河便馳名出家遊方受業廬山 入關異同
風神秀雅玄微人稱 上首第一 法華宗要善男子
江漢之間 荊州司馬 敬重高悝寺使 歸正南伐之至
相遇傾心依然 西文帝俄而道場寺 探究老莊精通 求法問道不空元嘉初三
車駕曲水 清婉適當 王僧達廬江 元嘉春秋七十
頓悟漸悟 道場寺專精義學勝鬘經有法長安
大小蔬食公主 南林寺

[0368c02] 慧義出家風格志業 遊學之間通經 京師冀州有法稱道臨終
江東將軍 天命三十二 非常非常 然後若非法師自行
義熙十三七月 尋覓便至心燒香行道日夜 夢見老公拄杖指示
便周行山中一處 如夢所見 小三十二黃金宋史
京師尤重踐祚禮遇 元年車騎祇洹寺 之至因為
指授身子須達 祇洹西域名僧投止 傳譯經典元嘉
專權朝政不平 不測及於安身
上下相親 竹園六十 幽冥
第三園地以為 紜紜視聽烏衣慧叡
元嘉二十一年終烏衣寺春秋七十 時而 祇洹寺僧叡 三論

[0369a05] 釋道淵不知何許人出家京師 持律義宗眾經數論 通達東安寺
開講剖析玄微 使 於是學徒改觀 彭城寺宋文帝行為
春秋七十弟子慧琳 莊老長於製作
二十世祖引見顏延之
以致不悅衡陽太守何承天雅相 一方釋教顏延之
萬餘 交州

[0369a22] 僧弼 長安愛日 深思使
風化有請寺主 至道風日定慧 風猷隨緣 有餘經戒大化
江表河西沮渠蒙遜遣使 相續彭城寺器重 講說元嘉十九春秋七十

[0369b04] 釋慧靜東阿遊學伊洛之間 容貌清遠中有 門道當世齊名
東阿無不無不 法輪 無不法華小品維摩
思益涅槃大品 法師流傳元嘉 春秋六十

[0369b14] 僧苞京兆 中遊黃山精舍二師 三七普賢第七
白鵠來集普賢 二十一繞塔 忽然不見少有志節 因之萬餘
數百拜佛京師正值祇洹寺至人未有 衣服有風
戶外高座出題 法師便 何所答曰高座
皆是先達高座 退 才思交言祇洹寺開講眾經法化相續謝靈運
神氣問曰 何如靈運有餘不足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