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the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續高僧傳
Scroll 2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五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感通上 正傳三十三 附見三
[0643c07] 魏洛京永寧寺天竺僧勒那漫提傳一
[0643c08] 魏榮陽沙門釋超達傳二
[0643c09] 魏文成沙門釋慧達傳三
[0643c10] 魏常山衡唐精舍釋道泰傳四
[0643c11] 梁九江東林寺釋僧融傳五
[0643c12] 魏末魯郡沙門釋法力傳六
[0643c13] 梁蜀土青城山寺釋植相傳七
[0643c14] 梁蜀土潼州沙門釋僧林傳八
[0643c15] 梁荊州沙門釋慧簡傳九
[0643c16] 魏涼州沙門釋僧朗傳十
[0643c17] 魏太山朗公谷山寺釋僧意傳十一
[0643c18] 魏太山丹嶺寺釋僧照傳十二
[0643c19] 齊相州鼓山釋道豐傳十三
[0643c20] 齊鄴下大莊嚴寺釋圓通傳十四
[0643c21] 齊太原沙門釋慧寶傳十五
[0643c22] 齊鄴下寶明寺釋僧雲傳十六
[0643c23] 齊梁州薛寺釋僧遠傳十七
[0643c24] 周上黨元開府寺釋慧瑱傳十八
[0643c25] 隋相州大慈寺釋洪獻傳十九
[0643c26] 隋東川沙門釋慧雲傳二十 ( 傅 大士)
[0643c27] 隋鄂州沙門釋法朗傳二十一
[0644a01] 隋蜀部灌口山竹林寺釋道仙傳二十二
[0644a02] 陳攝山栖霞寺釋慧峯傳二十三
[0644a03] 隋蘇州重玄寺釋慧巖傳二十四
[0644a04] 隋東都寶楊道場釋法安傳二十五 (法濟)
[0644a05] 隋蔣州大歸善寺釋慧偘傳二十六
[0644a06] 唐京化度寺釋轉明傳二十七
[0644a07] 唐安州沙門賈逸傳二十八
[0644a08] 唐雍州義善寺釋法順傳二十九 (智儼)
[0644a09] 唐蒲州普濟寺釋道英傳三十
[0644a10] 唐雍州梁山沙門釋又德傳三十一
[0644a11] 唐京師辯才寺釋智則傳三十二
[0644a12] 唐京師律藏寺釋通達傳三十三
[0644a13] 勒那漫提。天竺僧也。住元魏洛京永寧寺。 善五明工道術。時信州刺史綦母懷文。巧 思多知。天情博識。每國家營宮室器械。無
所不關。利益公私。一時之最。又勅令修 理永寧寺。見提有異術。常送餉祇承冀有 聞見。而提視之平平初無敘接。文心恨之。
時洛南玄武館有一蠕蠕客。曾與提西域舊 交。乘馬衣皮。時來造寺。二人相得言笑抵 掌。彌日不懈。文旁見夷言。不曉往復。乃
謂提曰。弟子好事人也。比來供承望師降 意。而全不賜一言。此北狄耳。獸心人面殺生 血食。何足可尚。不期對面遂成彼此。提曰。
爾勿輕他。縱使讀萬卷書。用未必相過也。 懷文曰。此所知當與捔技賭馬。提曰。爾 有何耶。曰算術之能。無問望山臨水。縣
測高深。圍圌蹋窖不舛升合。提笑而言曰。 此小兒戲耳。庭前有一棗樹極大。子實繁 滿。時七月初悉已成就。提仰視樹曰。爾知
其上可有幾許子乎。文怪而笑曰。算者所 知。必依鉤股標候。則天文地理亦可推測。 草木繁耗有何形兆。計斯寔漫言也。提指
蠕蠕曰。此即知之。文憤氣不信。即立契賭 馬。寺僧老宿咸來同看。其立旁證。提具告 蠕蠕。彼笑而承之。文復要云。必能知者幾
許成核。幾許菸死無核。斷許既了。蠕蠕 腰間皮袋裏出一物。似今秤衡。穿五色 線。線別貫白珠。以此約樹。或上或下。或 旁或側。抽線 [目*夾]
眼。周迴良久。向提撼頭而 笑述其數焉。乃遣人撲子實下盡。一一看 閱。疑者文自剖看校量子數成不。卒無欠 賸 。因獲馬而歸。提每見洛下人遠向嵩高
少室取薪者。自云。百姓如許地。擔負辛苦。 我欲暫牽取二山枕洛水頭待人伐足。乃 還放去。不以為難。此但數術耳。但無知 者誣我為聖。所以不敢。提臨欲終語弟
子曰。我更停五三日往一處行。汝等念修 正道勿懷眷戀。便寢疾閉戶臥。弟子竊 於門隙視之。見提身不著床在虛仰臥 相告同視。一僧忽欬。提還床如舊。遙謂曰。
門外是誰何不來入。我以床熱故取涼。爾 勿怪也。是後數日便捨命矣。
[0644b25] 釋超達。未詳其氏。元魏中行業僧也。多學 問有知解。帝禁圖讖尤急。所在搜訪。有人 誣達有之。乃收付榮陽獄。時魏博陵公檢
勘窮劾。達以實告。大怒以車輪繫頸。嚴 防衛之。自知無活路。專念觀世音。至夜四 更忽不見車輪。所在見守防者皆大昏睡。 因走出外將欲遠避。以久繫獄。脚遂
� 急 不能及遠行至天曉。虜騎四出追之。達 惟逃必不免。因伏草中騎來蹋草並靡。 雖從邊過對而不見。仰看虜面。悉以牛
皮障目。達一心服死。至誠稱念。夜中虜去。 尋即得脫。又僧明道人。為北臺石窟寺主。 魏氏之王天下也。每疑沙門為賊。收數百
僧互繫縛之。僧明為魁首。以繩急纏從 頭至足。剋期斬決。明大怖一心念觀音。 至半夜覺纏小寬。私心欣幸精到彌切。 及曉索然都斷既因。得脫逃逸奔山。明旦
獄監來覓不見。惟有斷繩在地。知為神 力所加也。即以奏聞。帝信道人不反。遂 一時釋放。
[0644c16] 釋慧達。姓劉。名窣 (蘇骨反) 和。本咸陽東北。三 城定陽稽胡也。先不事佛。目不識字。為人
兇頑。勇健多力樂。行獵射。為梁城突騎。守 於襄陽。父母兄弟三人並存。居家大富。豪侈 鄉閭縱橫不理。後因酒會遇疾。命終備覩
地獄眾苦之相。廣有別傳。具詳聖迹。達後 出家。住于文成郡。今慈州東南高平原。即其 生地矣。見有廟像。戎夏禮敬處于治下安
民寺中。曾往吳越。備如前傳。至元魏太武 大延元年。流化將訖。便事西返。行及涼州 番禾郡東北望御谷。而遙禮之。人莫有曉
者。乃問其故。達云。此崖當有像現。若靈相 圓備。則世樂時康。如其有闕。則世亂民苦。 達行至肅州酒泉縣城西七里石 澗 中死。其
骨並碎。如葵子大可穿之今在城西古寺 中。塑像手上。寺有碑云。吾非大聖。遊化 為業。文不具矣。爾後八十七年至正光初。
忽大風雨。雷震山裂。挺出石像。舉身丈八。 形相端嚴。惟無有首登。即選石命工彫鐫 別頭。安訖還落。因遂任之。魏道陵遲。其言
驗矣。逮周元年。治涼州城東七里 澗 。忽有 光現徹照幽顯。觀者異之。乃像首也。便奉 至山巖安之。宛然符會。儀容彫缺四十餘
年。身首異所二百餘里。相好還備。太平斯 在。保定元年。置為瑞像寺焉。乃有燈光流 照鍾聲飛嚮。相續不斷。莫測其由。建德初
年。像首頻落。大冡宰及齊王。躬往看之。乃 令安處。夜落如故。乃經數十。更以餘物為 頭。終墜於地。後周滅佛法。僅得四年隣
國殄喪。識者察之方知先鑒。雖遭廢除 像猶特立。開皇之始經像大弘。莊飾尊儀更 崇寺宇。大業五年。煬帝躬往禮敬厚施。重 增榮麗。因改舊額為感通寺焉。故令模
寫傳形量不可測。約指丈八臨度終異。致 令發信彌增日新。余以貞觀之初歷遊關 表。故謁達之本廟。圖像儼肅日有隆敬。自 石隰慈丹延綏威嵐等州。並圖寫其形所在
供養。號為劉師佛焉。因之懲革胡性。奉行 戒約者殷矣。見姚道安制像碑。
[0645b01] 釋道泰。元魏末人。住常山衡唐精舍。夢人謂 曰。若至某年。當終於四十二矣。泰彌惡 之。及至期年遇重病。甚憂悉以身資為
福。友人曰。余聞供養六十二億菩薩。與一 稱觀世音同。君何不至心歸依。可必增壽。 泰乃感悟。遂於四日四夜專精不絕。所坐
帷下忽見光明從戶外而入。見觀音足趺 踝間金色朗照。語泰曰。念觀世音耶。比 泰褰帷頃。便不復見。悲喜流汗便覺輕。 所患遂愈。年四十四。方為同意說之。泰後
終於天命。更有一僧。其緣同泰。故不疏 耳。
[0645b13] 釋僧融。梁初人。住九江東林寺。篤志汎博 遊化己任。曾於江陵勸一家受戒。奉佛為 業。先有神廟不復宗事。悉用給施。融便撒
取送寺。因留設福。至七日後。主人母見一 鬼持赤索欲縛之。母甚遑懼。乃更請僧 讀經行道。鬼怪遂息。融晚還廬山。獨宿逆
旅。時天雨雪中夜始眠。見有鬼兵其類甚 眾。中有鬼將帶甲挾刃形奇壯偉。有持胡 床者。乃對融前踞之。便厲色揚聲曰。君 何謂鬼神無靈耶。速曳下地。諸鬼將欲加
手。融默稱觀世音。聲未絕即見所住床後 有一天將。可長丈餘。著黃皮袴褶。手捉金 剛杵擬之。鬼便驚散。甲冑之屬碎為塵粉。
融甞於江陵。勸夫妻二人。俱受五戒。後為 劫賊引。夫遂逃走。執妻繫獄。遇融於路 求哀請救。融曰。惟至心念觀世音。更無信
餘道。婦入獄後。稱念不輟。因夢沙門立其 前。足蹴令去。忽覺身貫三木自然解脫。見 門猶閉。閽司數重守之。計無出理。還更
眠。夢見向僧曰。何不早出。門自開也。既聞 即起。重門洞開。便越席而出。東南數里將 值民村。天夜闇冥。其夫先逃夜行晝伏。二
忽相遇皆大驚駭。草間審問。乃其夫也。遂共 投商者。遠避竟得免難。
[0645c08] 釋法力。未詳何人。精苦有志德。欲於魯 郡立精舍。而財不足。與沙彌明琛。往上 谷。乞麻一載。將事返寺。行空澤中忽遇
野火。車在下風無得免理。于時法力倦眠。 比覺而火勢已及。因舉聲稱觀。未逮世 音。應聲風轉火焰尋滅。安隱而還。又沙門法
智者。本為白衣獨行大澤。猛火四面。一時 同至自知必死。乃合面於地稱觀世音。怪 無火燒。舉頭看之。一澤之草纖毫並盡。
惟智所伏僅容身耳。因此感悟出家為道。 厲精翹勇眾所先之。又沙門道集。於壽陽 西山遊行。為二劫所得。縛繫於樹將欲 殺之。惟念觀世音守死而已。劫引刀屢斫
皆無傷損。自怖而走。集因得脫。廣傳此事。 又沙門法禪等。山行逢賊。惟念觀音。挽弓 射之。欲放不得。賊遂歸誠投弓於地。又不
能得。知是神人。捨而逃走。禪等免脫所在 通傳。並魏末人。別有觀音感應傳。文事包 廣。不具敘之。
[0645c27] 釋植相。姓郝氏。梓橦涪人。當任巴西郡 吏。太守鄭貞。令相齎獻物下楊都。見梁祖 王公崇敬三寶。便願出家。及還上蜀。決
誓家屬。并其妻子既同相志。一時剪落。自 出家後。梁大同中專習苦行。一食常坐正 心佛理。以命自期。時南武都。今孝水縣。有
法愛道人。高衒道術。相往觀之。愛於夕中。 自以呪力現一大神。身著衣冠容相璝 偉。來舉繩床離地四五尺。相便誦戒。神 即馳去。斯須復來舉床
(僅動一角如前) 復去。俄 爾又來在相前立。相正意貞白初無微動。 尋爾復去。於屋頭現面。舍棟破裂。其聲甚 大。相亦無懼。神見不動便來禮拜求哀懺
謝。至旦語愛曰。汝所重者。此是邪術非 正法也。可捨之。相後往益聽講。以生在 邊鄙玄頗涉俗。雖遭輕誚。亡懷在道都 不忤意。又因行路寄宿道館。道士有素
聞相名。恐化徒屬。拒不延之。其夜群虎遶 院相吼。道士等通夕不安。及明追之。從受 菩薩戒焉。又曾行弘農。水側見人垂釣。相
勸止之。不從其言。即唾水中。忽有大蛇 擎頭四顧來趣。釣者因即歸命投相出家。時 梁道漸衰。而涪土軍動。與彖法師分飛異
域。彖入靜林山。相入青城山。聚徒集業。 梁王蕭撝。素相欽重。供給獠民以為營理。 未暇經始便感重疾。知命不救。謂弟子 曰。常願生淨土。而無勝業。雖不生三
途。亦不生天堂。還生涪土作沙門也。 汝等努力行道。方與吾會。加坐儼然奄便 遷化。時年四十有四。其山四面獠民。見其 坐亡皆來嘆異。禮拜供養改俗行善。弟子
銜命露屍松下。初相置足於綿州城西柏林 寺。院成就於堂頭植梧桐一株。極為繁 茂。忽以四月十五日。無故葉落。又維那此 日打鍾。初不發聲。大小疑怪不測所以。
上坐僧超謂有大變。執錫逃避。須臾信報。 相已終卒。樹枯鍾噎。表其遷化之晨也。此 寺去青城四百餘里。而潛運之感。殆非人
謀。梁初又有道香僧朗。並有神異。其迹略 同。誌公之類矣。
[0646b09] 釋僧林。吳人。深有德素。行能動物。梁大同 中。上蜀至潼州。城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圌 山上有神祠。土民敬之。每往祭謁。林往居
之禪默累日。忽有大蟒縈繩床前。舉頭 如揖讓者。林為授三歸。受已便去。因爾安 怗卒無災異。其山北涪水之陽。素來無猿。
自林栖託已來。便有兩頭依林而住。有初 見者云度水來。及後林出山門。猿還洄 度。如此非一。年月淹久孚乳產生。乃有數
十。有時送林至龍門口。竚望而返。後往赤 水巖故寺中。屋宇並摧止有叢林。便即露坐。 有虎蹲於林前。低目視林。乃為說法。良久
便去。爾後孤遊雄悍不避惡狩。常行仁濟。 感化極多。末卒于潼部。
[0646b23] 釋慧簡。不知何許人。梁初在道。戒業弘峻 殊奇膽勇。荊州廳事東。先有三間別齋。由 來屢多鬼怪。時王建武臨治。猶無有能住
者。惟簡是王君門師。專任居之。自住一間。 餘安經像。俄見一人黑衣無目。從壁中出 便倚簡門上。時簡目開心了。但口不得語。
意念觀世音。良久鬼曰。承君精進故來相 試。今神色不動。豈復逼耶。欻然還入壁中。 簡徐起澡漱禮誦訖。還如常眠。寐夢向人曰。
僕以漢末居此數百年。為性剛直多所不 堪。君誠淨行好人。特相容耳。於此遂絕。簡 住積載。安隱如初。若經他行猶無有人能 住之者。
[0646c07] 釋僧朗。涼州人。魏虜攻涼。城民素少。乃逼 斥道人用充軍旅。隊別兼之。及轒 [車*童] 所擬。
舉城同陷。收登城僧三千人。至軍將見 魏主所。謂曰。道人當坐禪行道。乃復作賊。 深當顯戮。明日斬之。至期食時赤氣數丈
貫日直度。天師寇謙之。為帝所信奏曰。上 天降異正為道人實非本心。願不須殺。帝 弟赤竪王。亦同謙請。乃下勅止之。猶虜
掠散配役徒。唯朗等數僧別付帳下。及魏軍 東還。朗與同學中路共叛。陣防嚴設更無 走處。東西絕壁莫測淺深。上有大樹旁垂
崖側。遂以鼓旗竿繩繫樹懸下。時夜大闇。 崖底純棘無安足處。欲上岸頭復恐軍覺。 投計慞遑捉繩懸住。勢非支久。共相謂曰。
今厄至矣。惟念觀世音耳。便以頭扣石。一 心專注。須臾光明。從日處出。通照天地。乃 見棘中有得下處。因光至地還忽暗冥。知
是神也。相慶感遇。便就以眠。良久方曉。始 聞軍眾警覺將發。而山谷萬重不知出路。 惟望日行。值一大虎出在其前。相謂曰。雖
脫虜難復入虎口。朗曰。不如君言。正以 我等有感。所以現光。今遇此虎。將非聖人 示路也。於是二人徑詣虎即前行。若朗 小遲虎亦暫住。至曉遂得出路。而失虎所
在。便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