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宋高僧傳
Scroll 1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宋高僧傳卷第十三宋左街天壽寺通慧大師 賜紫沙門贊寧等奉 勅撰
習禪篇第三之六 (正傳十七人附見六人) 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
[0784b21] 釋圓紹。姓孫氏。其先富陽人也。祖官于南 燕。因為滑臺白馬人焉。年及識環天然俊 邁。隣兒戲玩我且恬然。群從追隨我惟閑靜。
年當十八方遂志出家。師事明福寺正覺 禪師。覺見而異之。訓諸徒弟獨許紹耳。曰 真空門之偉器也。至年二十二於相州義檀 香燈律師邊受具。登即尋師訪道效祖參
玄。二翼之餘一盂之外必無他物。唯誓禪 宗立雪傳衣。是其素望也。至于三湘五嶺 二蜀兩京。凡曰叢林一皆參禮。既探至賾
頓了心機。乃挂錫於夷門。即倉垣水南寺。 今為開寶也。大中十年適遇唐相國裴公休 罷調商鼎來鎮魏郊。同氣相求一言道合。 即命居今東上方院也。紹將聚禪徒患其
迫窄。遂開上院之西。損上益下。時檀施臻 萃條。成巨院。擁納之流數盈二百。橫跨夷 門山之峻嶺焉。紹即七祖荷澤神會禪師五
葉法孫也。演其無念示以真心。了達磨之 密傳極南能之深趣。時參學之眾擁從且繁。 遇元帥相國王晉公鐸。以紹道行通感神祇
効靈。降甘露於玄穹。泫嘉瑞於青檜。奏僖 宗賜院額曰雙林。師號曰法濟。別勅令 度侍者七人。其間法會興盛士庶歸心。僅
四十載所化人可萬計。僧尼弟子五百餘人。 以乾寧二年乙卯七月四日謂眾曰。急急自 了去。本為逃生死。若不解玄旨何時得
脫。吾景逼崦嵫。此為最後之言也。於方丈 中寂然而化。俗壽八十五。法臘六十三。勅許 於本院西南隅建塔焉。越五年二月二日重
開塔。髮長半寸儀貌如生。乃以香華供養 七日。遠近瞻禮稱歎希奇。已而行茶毘。火 中逈出五色神光。收舍利百餘粒。四散隨
心。淘選近一千粒。溫潤玉潔璨爛珠圓。驗 五分之熏成。匪一生之構集。四眾虔仰復迎 入塔。即昭宗皇帝戊午歲也。睢陽相國袁象 先理于浚郊。弟子惠靄等 兾
終法乳列狀 乞舉行諡禮。梁乾化三年癸酉。太祖勅易名 曰定覺。塔曰靈化。至貞明四年九月。惠靄 等欲旌表師德立碑。勅允。開封尹王公瓚 之文也。
唐蘄州黃崗山法普傳 (休靜)
[0785a04] 釋法普。姓潘氏。廬江人也。貌古情寬擁敗 納觀方元和中。因見黃崗山色奇秀其峯 巉 崪 其林欝密中有石壇平坦而高峙。乃放
囊挂錫于中班荊。久之尋附樹架蓬茨。僅 容身而已。未幾有人自小徑而至見普驚 怪。問云。何緣至此。曰某本行山麓。見巔頂 騰漲紫氣盤紆可愛意此山有尤物。故來
耳。諦視普遲迴而去。山下行者聞而尋焉。 禪學之徒不數年遽盈百數。普却之曰。老 僧獨居無物利人。君等亦無所乏。由是星
居之庵多矣。弟子廣嚴等構成大院。禪客翕 如傳其法者無算。一日集眾辭云。吾其終 矣。汝曹善住珍惜。加趺坐胡床而卒。其身
不壞散。後以香泥塗繢之。至乾符中重 立碑頌云。次洛京華嚴寺釋休靜。不知何 許人也。屬洞山禪道風行。靜往造之。抉擿 所疑若雷復于本位焉。北返於洛邑開演。
因赴內齋。諸名公皆執經諷讀。唯靜并其徒 俱默坐。帝宣問。胡不轉經。詶答響應。仍皆 屬對悅可帝情。尋迴平陽示滅。收舍利四 處樹浮圖。勅 諡
寶智大師。塔號無為也。
梁鄧州香嚴山智閑傳 (大同)
[0785a26] 釋智閑。青州人也。身裁七尺。博聞強記有幹 略。親黨觀其所以。謂之曰。汝加力學則他 後成佐時之良器也。俄爾辭親出俗。既而
慕法心堅。至南方禮溈山大圓禪師。盛會 咸推閑為俊敏。溈山一日召對茫然。將諸 方語要一時煨燼曰畫餅弗可充飢也。便 望南陽忠國師遺跡而居。偶芟除草木擊
瓦礫。失笑冥有所證抒頌唱之。由茲盛 化。終後勅 諡 襲燈大師。塔號廷福焉。次舒 州桐城投子山釋大同。姓劉氏。舒州懷寧人
也。幼性剛正有老成氣度。因投洛下保唐滿 禪師出俗。初習安般觀業垂成遂求華嚴 性海。復負錫謁翠微山。法會。同伏牛元通
激發請益大明祖意。由是放蕩周遊還歸故 土。隱投子山結茅茨。棲泊以求其志。中和 中巢寇蕩履京畿天下悖亂。有賊徒持刃
問同曰。住此何為。對以佛法。魁渠聞面膜 拜。脫身服裝而施之下山。以梁乾化四年 甲戌四月六日加趺坐亡。春秋九十六。法臘 四十六。凡居化此山三十餘載云。
梁撫州疎山光仁傳 (本仁居遁)
[0785b18] 釋光仁。不知何許人也。其形矬而么麼。幼 則氣槩凌物。精爽殆與常不同。早參洞山 深入玄奧。其辯給又多於人也。嘗問香嚴
禪師。答微有偏負。曰某累繭重胝而至。得 無勞乎。唾地而去。後居臨川疎。山。毳客趨 請頗有言辭。著四大等頌略華嚴長者論
行于世。終入龕中。已有白鹿至靈前屈 膝而起。時眾謂為作弔焉。次筠州白水院 釋本仁。不知何許人也。得心於洞山法席。 仁罕談道。而四方之人若影之附形。却之
還至。乃徇丹陽人請住。無幾時。天復中至 洪井高安白水院聚徒。垂欲入滅。先觸處 告違。乃集眾焚香曰。至香煙盡處是某涅
槃時。如其言端坐而化。次龍牙山釋居遁。 姓郭氏。臨川南城人也。年殆十四警世無常。 而守恬。淡白親往求出家于廬陵滿田寺。於
嵩山受具戒。已思其擇木。乃參翠微禪會。 迷復未歸莫知投詣。聞洞上言玄格峻。而 躬造之。遁少進問曰。何謂祖意。答曰。若洞
水逆流即當為說。而於言下體解玄微。隱 眾栖息。七八年間孜孜戢曜。時不我知。久 則通矣。天策府楚王馬氏素藉芳音。奉之 若孝悌之門稟毘長矣。乃請居龍牙山妙
濟禪院。侁侁徒侶常聚半千。爰奏舉詔。賜 紫袈裟。并師號證空焉。則梁貞明初也方嶽 之下。號為禪窟。闚其室得其門者亦相繼
矣。至龍德三年癸未歲八月。遘疾彌留。九 月十三日歸寂。遁出世近四十餘齡。語詳別 錄。
梁福州玄沙院師備傳
[0785c19] 釋師備。俗姓謝。閩人也。少而憨黠酷好垂 釣。往往泛小艇南臺江自娛。其舟若虛。同 類不我測也。一日忽發出塵意。投釣棄舟。
上芙蓉山出家。咸通初年也。後於豫章開 元寺具戒還歸故里。山門力役無不率先。 布衲添麻芒鞵續草。減食而食語默有常。 人咸畏之。汪汪大度雖研桑巧計不能量
也。備同學法兄則雪峯存師也。一再相逢。存 多許與故目之為備頭陀焉。有日謔之曰。 頭陀何不遍參去備對曰。達磨不來東土
二祖不往西天。存深器重之。先開荒雪峯。 備多率力。王氏始有閩土。奏賜紫衣號宗 一大師。以開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
示疾而終。春秋七十四。僧臘四十四。閩越忠 懿王王氏樹塔。備三十年演化。禪侶七百許 人。得其法者眾推桂琛為神足矣。至今
浙之左右山門盛傳此宗法嗣繁衍矣。其於 建立透過大乘初門。江表學人無不乘風 偃草歟。
梁河中府棲巖山存壽傳
[0786a10] 釋存壽。不知何許人也。清標勝範造次奚 及。罷尋經論勇冠輩流。往問律於石霜禪 師。決了前疑。虛舟不繫。乃為枯木眾之椔
杌矣。後還蒲坂。緇素歸心。時冀王友謙受 封屏翰。好奇侚異。聞人一善厚禮下之。王 召入府齋。論道談玄不覺膝之前席。頗 增奉仰續為菩薩戒師。供施更蕃。度門
人四百許員尼眾百數。壽平日罕言。言必利 物。喜慍之色人未嘗見。望之若孤松凌雪 焉。終時春秋九十三。加趺而坐。一月後髭髮
再生。重剃入塔。塔之亭每有虎旋遶。 [夙-歹+ㄙ] 跡 時繁。勅 諡 為真寂大師焉。
梁台州瑞巖院師彥傳
[0786a23] 釋師彥。姓許氏。閩越人也。早悟羈縻忽求 拔俗。循乎戒檢俄欲觀方。見巖頭禪師領 會無疑。初樂杜默似不能言者。後為所
知敦喻允請住台州瑞巖山院。時道怤往參 問。答對響捷。怤公神伏。後二眾同居。彥之威 德凜若嚴霜。紏正僧尼無容舛悟。故江表
言御眾翦齊者。瑞巖為最。嘗有三僧。胡形 清峭目睛轉若流電焉。差肩並足致體。 彥問曰。子從何來。曰天竺來何時發。曰朝行
適至。彥曰。得無勞乎。曰為法忘勞。乃諦視 之足皆不蹈地。彥令入堂上位安置。明旦 忽焉不見云是辟支迦果人。然莫知階級。
時有不測人入法會非止一過。彥參學時 號為小彥長老。兩浙武肅王錢氏累召方肯 來儀。終苦辭去。寺倉常滿。嘗有村媼來參
禮。彥曰。汝休拜跪。不如疾歸家救取數十 百物命大有利益。媼忩忙到舍。兒婦提竹 器拾田螺正歸。媼接取放諸水濆。又數家
召齋。一一同日見彥來食。至終闍維。有巨 蛇緣樹杪。投身火聚。當乎薪盡舍利散飛。 或風動草木上紛紛而墜神異絕繁。具如別 錄。
梁撫州曹山本寂傳
[0786b17] 釋本寂。姓黃氏。泉州蒲田人也。其邑唐季多 衣冠。士子僑寓儒風振起。號小稷下焉。寂 少染魯風率多強學。自爾淳粹獨凝道性
天發。年惟十九二親始聽出家。入福州雲名 山。年二十五登于戒足。凡諸舉措若老苾 芻。咸通之初禪宗興盛。風起於大溈也。至
如石頭藥山其名寢頓。會洞山憫物高其 石頭。往來請益學同洙泗。寂處眾如愚發 言若訥。後被請住臨川曹山。參問之者堂 盈室滿其所詶對邀射匪停。特為毳客標
準。故排五位以銓量區域。無不盡其分 齊也。復注對寒山子詩流行寓內。蓋以寂 素修舉業之優也文辭遒麗號富有法 才焉。尋示疾終于山。春秋六十二僧臘三
十七。弟子奉龕窆而樹塔。後南嶽玄泰著 塔銘云。
後唐漳州羅漢院桂琛傳
[0786c05] 釋桂琛。俗姓李氏。常山人也。甫作童兒篤 求遠俗。齋茹一餐調息終日。秉心唯確鄉 黨所欽二親愛縛而莫辭。群從情纏而難
脫。既冠繼踰城之武。求師得解虎之儔。乃 事本府萬歲寺無相大師矣。初登戒地例 學毘尼。為眾升臺宣戒本畢。將知志大 安拘之於小道乎。乃自誨曰。持犯束身非
解脫也。依文作解豈發聖乎。於是誓訪南 宗程僅萬里。初謁雲居後詣雪峯玄沙兩 會。參訊勤恪。良以嗣緣有在。得旨於宗一 大師。明暗色空廓然無惑。密行累載處眾
韜藏。雖夜光所潛而寶器終異。遂為故漳 牧太原王公誠請。於閩城西石山建蓮宮 而止。駐錫一紀有半。來往二百眾。琛以祕 重妙法罔輕示徒。有密學懇求者時為開
演。後龍溪為軍倅勤州太保瑯瑘公志請。於 羅漢院為眾宣法。諱讓不獲。遂開方便。 不數載南北參徒喪疑而往者不可殫數。
有角立者。撫州曹山文益江州東禪休復。咸 傳琛旨。各為一方法眼。視其子則知其父 矣。以天成三年戊子秋。復 屆 閩城舊止。遍
翫近城梵字。已俄示疾數日安坐告終。春 秋六十有二。僧臘四十。遺戒勿遵俗禮而 棺而墓。於是茶毘於城西院之東崗。收其 舍利建塔于院之西。稟遺教也。則清泰二
年十二月望日也。琛得法密付授耳。時神晏 大師王氏所重。以言事脅令捨玄沙嗣雪 峯。確乎不拔。終為晏讒而凌轥。惜哉。
後唐福州長慶院慧稜傳
[0787a05] 釋慧稜。杭州海鹽人也。俗姓孫氏。初誕纏紫 色胎衣。為童齓日俊朗抗節。於吳苑通玄 寺登戒已。聞南方有禪學。遂遊閩嶺謁雪
峯。提耳指訂頓明本性。乃述偈云。昔時謾 向途中學。今日看來火裏氷。如是親依不 下峯頂計三十許載。冥循定業謹攝矜莊。
泉州刺史王延彬。召稜住昭慶院禪子委輸 唯虞後至。及於長樂府居長慶院。二十餘 年出世不減。一千五百眾。稜性地慈忍不妄
許人。能反三隅方加印可。以長興三年壬 辰五月十七日長往。春秋七十九。僧臘六十。 閩國王氏私誄之大師號超覺。塔葬皆出 官供。判官林文盛為碑紀德云。
後唐杭州龍冊寺道怤傳
[0787a19] 釋道怤。俗姓陳。永嘉人也。丱總之年性殊常 準。而惡鯹血之氣。親黨強啖以枯魚。且虞 嘔噦。求出家於開元寺。具戒已遊閩入楚。
言參問善知識要決了生死根源。見臨川 曹山寂公。大有徵詰若曇詢之間僧稠 也。終頓息疑於雪峯。閩中謂之小怤布納。 時太原同名年臘之高故。暨迴浙住越州鑑
清院。時皮光業者日休之子。辭學宏贍探賾 禪門。嘗深擊難焉。退而謂人曰。怤公之道崇 論閎議莫臻其極。武肅王錢氏欽慕命居天
龍寺。私署順德大師。次文穆王錢氏創龍冊 寺。請怤居之。吳越禪學自此而興以天福 丁酉歲八月示滅。春秋七十。茶毘于大慈
山塢。收拾舍利起塔於龍姥山前。故僧主 彙征撰塔銘。今舍利院弟子主之香火相綴 焉。
晉會稽清化院全付傳
[0787b07] 釋全付。吳郡崑山人也。幼隨父商於豫章。 聞禪寂之說乃有厭世之志。白求出家。父 慍形於色。慍止復白者三。父異其誠率略
許之。遂詣江夏投清平大師。問曰。爾來何 求。付曰。志求法也。清平師憐其幼而抱器。 撫以納之。夙興夜號殊於群童。及長為之
落飾尋登戒度。奉師彌謹撿身彌至。問法 無厭飫見性不齷齪。清平頷而許之。一旦 謂人曰。吾聞學無常師。吾非匏瓜。豈繫 于此而曠于彼乎。遂辭師而抵宜春之
仰山禮南塔涌禪師。應對言語。深認仰山 之勢。頓了直下之心。仰山囅然器重之。拳 拳伏膺棲神累載。後遊于廬陵。安福縣宰楊
公建應國禪院。請付居之。禪徒子來堂室 畟滿。楊宰罷任。其鄉人復於鴿湖山建院。 迎以居之。廉使上聞錫名曰清化禪院。禪
徒麕至請問者牆進。皆不我屈。豈多讓于 前輩乎。有同里僧謂付曰。父母之鄉胡可 棄也。任緣徇世願師歸歟。遂別鴿湖而還
故國。時吳越文穆王錢氏命升階。賜之衣衾 鉢器有加禮焉。丁西歲錢城戍將。闢雲峯 山建清化禪院。召以居之。次忠獻王錢氏
遣使錫以紫袈裟。付上章累讓。再賜之又 讓之。遂故以納衣。付曰。吾非榮其賜而 飾讓也。恐後人之倣吾而逞欲矣。尋賜號 曰純一禪師。又固讓之。付不以情忘情故
情真。不以道求道故道直。所居院之殿宇 堂室。人競崇建之。鑄鐘千餘斤。新額曰雲 峯清化禪院。雲水之侶輻湊。睠睠不欲捨
旃。開運四年丁未歲秋七月示疾。謂眾曰。 生也法起。歿也法滅。起滅非言論所及也。 安然而逝。有大雨疾風以震林木拔矣。 享 年
六十六。臘四十有五歸窆於山之北塢。弟 子應清等十餘人。奉師遺訓不墜其道焉。 僧主彙征為塔銘。建隆二年立。
晉永興永安院善靜傳 (靈照)
[0787c14] 釋善靜。俗姓王氏。長安金城人也。父朗唐威 州刺史。母李氏。因夢聖容照爛金色。遂爾 娠焉。及生岐嶷殆乎知學博通群言。因
掌書奏于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