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續傳燈錄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傳燈錄卷第七大鑑下第十二世
石霜圓禪師法嗣
[0505c14] 黃龍南禪師章氏諱惠南。其先信州玉山人 也。童齠深沈有大人相。不茹葷不嬉戲。年十 一棄家師事懷玉定水院智鑾。嘗隨鑾出道
上見祠廟。輒杖擊火毀之而去。十九落髮受 具足戒。遠遊至廬山歸宗。老宿自寶集眾坐。 而公却倚。寶時時眴之。公自是坐必跏趺。行
必直視。至栖賢依諟禪師。諟蒞眾進止有律 度。公規模之三年。辭渡淮依三角澄禪師。澄 有時名。一見器許之。及澄移居泐潭。公又與
俱。澄使分座接納矣。而南昌文悅見之每歸 臥嘆曰。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鉗鎚耳。 會同游西山。夜語及雲門法道。悅曰。澄公雖
雲門之後。然法道異耳。公問所以異。悅曰。雲 門。如九轉丹砂。點鐵作金。澄公藥汞銀徒可 玩。入鍛即流去。公怒以枕投之。明日悅謝過。
又曰。雲門氣宇如王。甘死語下乎。澄公有法 授人死語也。死語其能活人哉。即背去。公挽 之曰。即如是誰可汝意者。悅曰。石霜楚圓手
段出諸方。子欲見之不宜後也。公默計之曰。 此行脚大事也。悅師翠岩。而使我見石霜。見 之有得於悅何有哉。即日辦裝。中途聞慈明
不事事慢侮少叢林。乃悔欲無行留萍鄉累 日。結伴自攸縣登衡嶽寓止福嚴。老宿號賢 叉手者。大陽明安之嗣。命公掌書記。泐潭法
侶聞公不入石霜。遣使來訊。俄賢卒。郡以 慈明領福嚴。公心喜之且欲觀其人以驗悅 之言。慈明既至。公望見之心容俱肅。聞其論
多貶剝諸方。而件件數以為邪解者。皆泐潭 密付旨訣。氣索而歸念悅平日之語。翻然改 曰。大丈夫心膂之間其可自為疑礙乎。趨詣
慈明之室曰。惠南以闇短望道未見。比聞夜 參如迷行得指南之車然。惟大慈更施法施 使盡餘疑。慈明笑曰。書記已領徒遊方名聞
叢林。借有疑不以衰陋鄙棄。坐而商略。顧不 可哉。呼侍者進榻且使坐。公固辭哀懇愈切。 慈明曰。書記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曰放洞
山三頓棒。洞山于時應打不應打。公曰。應打。 慈明色莊而言。聞三頓棒聲便是喫棒。則汝 自旦及暮聞鴉鳴鵲噪鐘魚鼓板之聲。亦應
喫棒。喫棒何時當已哉。公瞠而却。慈明云。吾 始疑不堪汝師。今可矣即使拜。公拜起。慈明 理前語曰。脫如汝會雲門意旨。則趙州嘗言。
臺山婆子被我勘破。試指其可勘處。公面熱 汗下不知答趨出。明日詣之。又遭詬罵。公慚 見左右即曰。政以未解求決耳。罵豈慈悲法
施之式。慈明笑曰。是罵耶。公於是默悟其 旨。失聲曰。泐潭果是死語。獻偈曰。傑出叢林 是趙州。老婆勘處沒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
行人莫以路為讎。慈明以手點沒字顧公。公 即易之。而心服其妙密。留月餘辭去。時年三 十五。游方廣後洞識泉大道又同夏。泉凡聖
不測而機辯逸群。拊公背曰汝脫類汾州厚 自愛。明年游荊州乃與悅會於金鑾。相視一 笑曰。我不得友兄及谷泉。安識慈明。是秋北
還獨入泐潭澄公舊好盡矣。自雲居游同安。 老宿號神立者。察公倦行役。謂曰。吾住山久 無補宗教。敢以院事累子。而群將雅知公名
從立之請。不得已受之。泐潭遣僧來審提唱 之語。有曰。智海無性。因覺妄以成凡。覺妄元 虛。即凡心而見佛。便爾休去。謂同安無折
合。隨汝顛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僧歸舉似 澄。澄為不懌。俄聞嗣石霜。泐潭法侶多棄去。 住歸宗火一夕而燼。坐抵獄。為吏者百端求
其隙。公怡然引咎不以累人。唯不食而已。久 而後釋。吏之橫逆公沒齒未嘗言。生黃檗結 菴於溪上。名曰積翠。既而退居曰。吾將老焉。
方是時江湖閩粵之人聞其風。而有在於是 者。相與交武竭蹶于道唯恐其後。雖優游厭 飫固以為有餘者。至則憮然自失就弟子之
列。南州高士潘興嗣延之嘗問其故。公曰。父 嚴則子孝。今日之訓後日之範也。譬諸地爾。 隆者下之窪者平之。彼將登于千仞之上。吾
亦與之俱。困而極于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 伎之窮則妄盡而自釋也。又曰。煦之嫗之春 夏之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
熟也。吾欲無言得乎。以佛手驢脚生緣三語 問學者。莫能契其旨。天下叢林目為三關。脫 有酬者公無可否斂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延
之又問其故。公曰。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 有關吏。從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住黃龍 法席之盛追 嫓 泐潭馬祖百丈大智。熙寧二
年三月十七日饌四祖惠日兩專使。會罷起 跏趺寢室前。大眾環擁。良久而化。前一日說 偈。又七日闍維得五色舍利。塔于山之前嶂。
閱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夏。大觀四年春勅諡 普覺。
[0506c13] 楊岐禪師名方會。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少 警敏滑稽談劇有味。及冠不喜從事筆研。竄 名商稅務掌課最。坐不職當罰。宵遁去遊筠
州九峯。恍然如昔經行處。眷不忍去。遂落髮 為大僧。閱經聞法心融神會。能痛自折節依 參老宿。慈明禪師住南原。會輔佐之安樂勤
苦。及慈明遷道吾石霜。會俱自請領監院事。 非慈明之意。而眾論。雜然稱善。挾楮衾入典 金穀。時時惷語摩拂慈明。諸方傳以為當。慈
明飯罷必山行。禪者問道多失所在。會闞其 出未遠。即撾鼓集眾。慈明遽還怒數曰。少叢 林暮而陞座。何從得此規繩。會徐對曰。汾州
晚參也何為非規繩乎。慈明無如之何。今叢 林三八念誦罷猶參者此其原也。慈明遷興 化。因辭之還九峯。萍實道俗詣山請住楊岐。
時九峯長老勤公不知會。驚曰。會監寺亦能 禪乎。會受帖問答罷乃曰更有問話者麼。試 出相見。楊岐今日性命在汝諸人手裏。一任
橫拕倒拽。為什麼如此。大丈夫兒須是當眾 決擇。莫背地裏似水底按葫蘆相似。當眾勘 驗。看有麼。若無。楊岐失利下座。勤把住曰。
今日且喜得箇同參。曰同參底事作麼生。勤 曰。楊岐牽犁九峯拽耙。曰正當與麼時楊岐 在前九峯在前。勤無語。會拓開曰。將謂同參
元來不是。自是名聞諸方。會謂眾曰。不見 一法是大過患。拈拄杖云。穿過釋迦老子鼻 孔。作麼生道得脫身一句。向水不洗水處道
將一句來。良久曰。向道莫行山下路。果聞猿 叫斷腸聲。又曰。一切智通無障礙。拈起拄杖 云。拄杖子向汝諸人面前逞神通去也。擲下
云。直得乾坤震裂山嶽搖動。會麼。不見道一 切智智清淨。拍繩床曰。三十年後莫道楊岐 龍頭蛇尾。其提綱振領大類雲門。又問來僧
曰。雲深路僻高駕何來。對曰。天無四壁。曰踏 破多少草鞋。僧便喝。會曰。一喝兩喝後作麼 生。曰看這老和尚著忙。會曰。拄杖不在且坐
喫茶。又問來僧曰。敗葉堆雲朝離何處。對曰。 觀音。曰觀音脚跟下一句作麼生道。對曰。適 來相見了也。曰相見底事作麼生。其僧無對。
會曰。第二上座代參頭道看。亦無對。會曰。彼 此相鈍置。其驗勘鋒機又類南院。慶曆六年 移住潭州雲蓋山。以臨濟正脈付守端。
[0507a26] 洪州翠岩可真禪師福州人也。嘗參慈明。因 之金鑾同善侍者坐夏。善乃慈明高第。道吾 真楊岐會皆推伏之。師自負親見慈明。天下
無可意者。善與語知其未徹笑之。一日山行 舉論鋒發。善拈一片瓦礫置磐石上曰。若向 這裏下得一轉語。許爾親見慈明。師左右視
擬對之。善叱曰。竚思停機情識未透。何曾夢 見。師自愧悚即還石霜。慈明見來叱曰。本色 行脚人必知時節。有甚急事夏未了早已至
此。師泣曰。被善兄毒心終礙塞人。故來見和 尚。明遽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無雲生嶺 上有月落波心。明瞋目喝曰。頭白齒豁猶作
這箇見解。如何脫離生死。師悚然求指示。明 曰。汝問我。師理前語問之。明震聲曰。無雲生 嶺上有月落波心。師於言下大悟。師爽氣逸
出機辯迅捷。叢林憚之。住翠岩日僧問。如何 是佛。師曰。同坑無異土。問如何是祖師西來 意。師曰。深耕淺種。問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
曰。一堵墻百堵調。曰如何是學人著力處。師 曰。千日斫柴一日燒。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師曰。渾家送上渡頭船。問利人一句請師垂
示。師曰。三脚蝦蟇飛上天。曰前村深雪裏昨 夜一枝開。師曰。飢逢王饍 (不能餐問) 如何是道。 師曰。出門便見。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擔枷
過狀。上堂。先德道。此事如爆龜文。爆即成兆 不爆成鈍。爆與不爆直下便揑。上藍即不然。 無固無必。虛空走馬旱地行船。南山起雲北
山下雨。遂拈拄杖曰。拄杖子變作天大將軍。 巡歷四天下。有守節不守節。有戒行無戒行。 一時奏與天帝釋。乃喝一喝曰。丈夫自有衝
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卓一下。上堂。舉龍牙 頌曰。學道如鑽火。逢煙未可休。直待金星現。 歸家始到頭。神鼎曰。學道如鑽火。逢煙即便
休。莫待金星現。燒脚又燒頭。師曰。若論頓也 龍牙正在半途。若論漸也神鼎猶少悟。在於 此復且如何。諸仁者今年多落葉。幾處埽歸
家。上堂。臨陣抗敵不懼生死者將軍之勇也。 入山不懼虎兕者獵人之勇也。入水不懼蛟 龍者漁人之勇也。作麼生是衲僧之勇。拈拄
杖曰。這箇是拄杖子。拈得把得動得。三千大 千世界一時搖動。若拈不得把不得動不得。 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參。上堂。舉僧問巴
陵。如何是道。陵曰。明眼人落井。又問寶應。 如何是道。應曰。五鳳樓前。又問首山。如何是 道。山曰。脚下深三尺。此三轉語。一句壁立千
仞。一句陸地行船。一句賓主交參。諸人莫有 揀得者麼。出來道看。如無且行羅漢慈破結 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
故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五通賢聖。曰學 人不會。師曰。舌至梵天。師將入滅示疾甚勞 苦。席 [葶-丁+呆] 于地轉側不少休。喆侍者垂泣曰。平
生呵佛罵祖。今何為乃爾。師熟視呵曰。汝亦 作此見解邪。即起趺坐呼侍者。燒香煙起遂 示寂。
[0507c22] 蔣山贊元覺海禪師。婺州義烏人。姓傅氏乃 大士之裔也。夙修種智隨願示生。父母感祥 閭里稱異。三歲出家七歲為僧。十五遊方遠
造石霜陞於丈室。慈明一見曰。好好著槽廠。 師遂作驢鳴。明曰。真法器耳。俾為待者。二十 年中運水搬柴不憚寒暑。悉己躬親求道。後
出世蘇臺天峯龍華白雲。府帥請居誌公道 場。提綱宗要機鋒迅敏。解行相應諸方推服。 丞相王公安石重師德望。特奏章服師號。公
又堅辭鼎席。結廬定林山中。與師蕭散林下 清談終日。贈師頌曰。不與物違真道廣。每隨 緣起自禪深。舌根已淨誰能壞。足跡如空我
得尋。此亦明世希有事也。僧問。如何是和尚 家風。師曰。東壁打西壁。曰客來如何秖待。師 曰。山上樵井中水。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
曰。驢胎馬腹。問魯祖面壁意旨如何。師曰。住 持事繁。問如何是大善知識。師曰。屠牛剝羊。 曰為甚麼如此。師曰。業在其中。上堂。這箇若
是如虎戴角。這箇若不是喚作甚麼。良久曰。 餧驢餧馬珍重。元祐元年師乃遷化。丞相王 公慟哭于塔。讚師真曰。賢哉人也。行厲而容
寂。知言而能默。譽榮弗喜。辱毀弗戚。弗矜弗 克。人自稱德。有緇有白。來自南北。弗順弗 逆。弗抗弗抑。弗觀汝華。唯食已實。孰其嗣 之。我有遺則。
[0508a18] 瑞州武泉山政禪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衣成人水成田。上堂。黃梅席上海眾千 人。付法傳衣碓坊行者。是則紅日西昇。非則
月輪東上。參。
[0508a22] 南嶽雙峯省回禪師上堂。南番人泛船。塞北 人搖艣。波斯入大唐。須彌山作舞。是甚麼 說話。師元豐六年九月十七日淨髮沐浴辭
眾。偈曰。九十二光陰。分明對眾說。遠洞散寒 雲。幽 � 度殘月。言訖坐逝。茶毘齒頂不壞。上 有五色異光。
[0508a28] 洪州大寧道寬禪師。僧問。飲光正見為甚麼 見拈花却微笑。師曰。忍俊不禁。問丹霞燒木 佛。院主為甚麼眉鬚墮落。師曰。賊不打貧兒
家。問既是一真法界。為甚麼却有千差萬別。 師曰。根深葉茂。僧打圓相曰。還出得這箇也 無。師曰。弄巧成拙。問如何是前三三後三三。
師曰。數九不到九。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 點茶須是百沸湯。曰意旨如何。師曰。喫盡莫 留滓。有僧造師之室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
以火筋插火爐中曰。會麼。曰不會。師曰。頭不 缺尾不剩。師在同安日。時有僧問。既是同安 為甚麼却有病僧化去。師曰。布施不如還却
債。上堂。少林妙訣古佛家風。應用隨機卷舒 自在。如拳作掌開合有時。似水成漚起滅無 定。動靜俱顯語默全彰。萬用自然不勞心力
到這裏喚作順水放船。且道逆風舉棹誰是 好手。良久曰。弄潮須是弄潮人。喝一喝曰。珍 重。上堂。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
為用。所以道。盡大地是真空。遍法界是妙有。 且道是甚麼人用得。四時運用日月長明。法 本不遷道無方所。隨緣自在逐物昇沈。此土
他方入凡入聖。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 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0508b22] 潭州道吾悟真禪師上堂。古今日月依舊山 河。若明得去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若明 不得謗斯經故獲罪如是。上堂。師子兒哮吼。 龍馬駒
[跳-兆+孛] 跳。古佛鏡中明三山孤月皎。遂作 舞下座。上堂。舉洞山道。五臺山上雲蒸飯。佛 殿階前狗尿天。剎竿頭上煎 [飢-几+追] 子。三箇猢猻
夜簸錢。老僧即不然。三面狸奴脚踏月。兩頭 白牯手拏煙。戴冠碧兔立庭柏。脫殼烏龜飛 上天。老僧葛藤盡被汝諸人覷破了也。洞山
老人甚是奇特。雖然如是。秖行得三步四步。 且不過七跳八跳。且道誵訛在甚麼處。老僧 今日不惜眉毛一時布施。良久曰。丁寧損君
德。無言真有功。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問 凝然便會時如何。師曰。老鼠尾上帶研槌。問 如何是真如體。師曰。夜叉屈膝眼睛黑。曰如
何是真如用。師曰。金剛杵打鐵山摧。問如何 是常照。師曰。針鋒上須彌。曰如何是寂照。師 曰。眉毛裏海水。曰如何是本來照。師曰。草鞋 裏 [跳-兆+孛]
跳。僧退。師曰。寂照常照本來照。草鞋底 下常 [跳-兆+孛] 跳。更會針鋒上須彌。眉毛水中常渺 渺。問如何是佛。師曰。洞庭無蓋。上堂。山前
麥熟廬陵米價。鎮州蘿菔更有一般。良久曰。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上堂。古 人道。認著依前還不是。實難會。土宿頷下髭
鬚多。波斯眼深鼻孔大。甚奇怪。歘然透過新 羅界。問僧。甚處來。曰堂中來。師曰。聖僧道 甚麼。僧近前不審。師曰。東家作驢西家作馬。
曰過在甚麼處。師曰。萬里崖州。師不安。僧 問。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師曰。粥飯頭不了事。 僧無語。師鳴指一下。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
袋橫撒竪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忘却下脚。 問如何是第一玄。師曰。釋尊光射阿難肩。曰 如何是第二玄。師曰。孤輪眾象攢。曰如何是
第三玄。師曰。泣向枯桑淚漣漣。曰如何是第 一要。師曰。最好精麁照。曰如何是第二要。師 曰。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