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ement to 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續傳燈錄
Scroll 2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續傳燈錄卷第二十九大鑑下第十六世
太平懃禪師法嗣
[0665a14] 常德府文殊心道禪師。眉州徐氏子。年三十 得度。詣成都習唯識自以為至。同舍詰之曰。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今目前萬象縱然心識安
在。師茫然不知對。遂出關周流江淮。既抵舒 之太平。聞佛鑑禪師夜參舉趙州柏樹子話。 至覺鐵嘴云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因大
疑提撕既久。一夕豁然。即趨丈室擬敘所悟。 鑑見來便閉門。師曰。和尚莫謾某甲。鑑云。十 方無壁落何不入門來。師以拳擉破窓紙。鑑
即開門搊住云。道道。師以兩手捧鑑頭作口 啐而出。遂呈偈曰。趙州有箇柏樹話。禪客相 傳遍天下。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
會。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禪人 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鑑深然之。每 對客稱賞。後命分座。襄守請開法天寧。未幾
擢大別文殊。上堂曰。師子嚬呻象王哮吼。雲 門北斗裏藏身。白雲因何喚作手。三世諸佛 不能知。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作麼生是他
知有底事。雨打梨花蛺蝶飛。風吹柳絮毛毬 走。上堂拈拄杖直上指曰。恁麼時刺破憍 尸迦脚跟。卓一下曰。恁麼時卓碎閻羅王頂
骨。乃指東畔曰。恁麼時穿過東海鯉魚眼睛。 指西畔曰。恁麼時塞却西王母鼻孔。且道總 不恁麼時如何。今年雨水多各宜頻曬眼。宣
和改元下詔改僧為德士。上堂。祖意西來事。 今朝特地新。昔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鶴氅 披銀褐。頭包蕉葉巾。林泉無事客。兩度受君
恩。所以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且道 即今是甚麼時節。毘盧遮那頂戴寶冠。為顯 真中有俗。文殊老叟身披鶴氅。且要俯順時
宜。一人既爾眾人亦然。大家成立叢林。喜得 群仙聚會。共酌迷仙酒。同唱步虛詞。或看靈 寶度人經。或說長生不死藥。琴彈月下。指端
發太古之音。棋布軒前。妙著出神機之外。進 一步便到大羅天上。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 秖如不進不退一句。又作麼生道。直饒羽化
三清路。終是輪迴一幻身。二年九月復僧上 堂。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頗相宜。一年 半內閑思想。大底興衰各有時。我佛如來預
讖法之有難。教中明載無不委知。較量年代 正在于茲。魔得其便惑亂正宗。僧改俗形佛 更名字。妄生邪解刪削經文。鐃鈸停音鉢盂 添足。多般矯詐欺罔 聖君。賴我
皇帝陛 下聖德聖明。不忘付囑不廢其教。特賜宸章 頒行天下。仍許僧尼重新披削。實謂寒灰再 焰枯木重榮。不離俗形而作僧形。不出魔界
而入佛界。重鳴法鼓再整頹綱。迷仙酬變為 甘露瓊漿。涉虛詞翻作還鄉曲子。放下銀木 簡拈起尼師壇。昨朝稽首擎拳。今日和南不
審。秖改舊時相不改舊時人。敢問大眾舊時 人是一箇是兩箇。良久曰。秋風也解嫌狼藉。 吹盡當年道教灰。建炎三年春示眾舉臨濟
入滅囑三聖因緣。師曰。正法眼藏瞎鑪滅。臨 濟何曾有是說。今古時人皆妄傳。不信但看 後三月。至閏三月賊鍾相叛。其徒欲舉師南
奔者。師曰。學道所以了生死何避之有。賊至。 師曰。速見殺以快汝心。賊即舉槊殘之。血皆 白乳。賊駭引席覆之而去。
[0665c14] 韶州南華知昺禪師。蜀之永康人也。上堂。此 事最希奇。不礙當頭說。東隣田舍翁。隨例得 一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
八字不著 [白-日] 。擊禪床下座。上堂。日日說時時 舉。似地擎山爭幾許。隴西鸚鵡得人憐。大都 秖為能言語。休思惟帶伴侶。智者聊聞猛提
取。更有一般也大奇。猫兒偏解捉老鼠。上堂 一拄杖向空中攪曰。攪長河為酥酪。鰕蟹猶 自眼搭眵。卓一下曰。變大地作黃金。窮漢依
前赤骨力。為復自家無分。為復不肯承當。可 中有箇漢荷負得行。多少人失錢遭罪。再卓 一下曰。還會麼。寶山到也須開眼。勿使忙忙
空手回。上堂。春光爛熳華爭發。子規啼落西 山月。憍梵鉢提長吐舌。底事分明向唯說。嗄。 上堂。迷不自迷對悟立迷。悟不自悟因迷說
悟。所以悟為迷之體。迷為悟之用。迷悟兩 無從。箇中無別共。無別共撥不動。祖師不將 來。鼻孔千斤重。
[0666a03] 潭州龍牙智才禪師。舒州施氏子。早服勤於 佛鑑法席。而局務不辭難。名已 聞 於叢林。及 遊方迫暮至黃龍。適死心在三門問其所從
來。既稱名則知為舒州太平。才莊主矣。翌日 入室。死心問曰。會得最初句。便會末後句。會 得末後句。便會最初句。最初末後拈放一邊。
百丈野狐話作麼生會。師曰。入戶已知來見 解。何須更舉轢中泥。心曰。新長老死在上座 手裏也。師曰。語言雖有異至理且無差。心曰。
如何是無差底事。師曰。不扣黃龍角焉知頷 下珠。心便打。初住嶽麓。開堂日僧問。德山棒 臨濟喝今日請師為拈掇。師曰。蘇嚕蘇嚕。曰
蘇嚕蘇嚕還有西來意也無。師曰。蘇嚕蘇嚕。 由是叢林呼為才蘇嚕。後遷龍牙。因欽宗皇 帝登位。眾官請上堂。祝聖已就座。拈拄
杖卓一下曰。朝奏疎中道本來奧境諸佛妙 場。適來拄杖子已為諸人說了也。於斯悟去。 理無不顯事無不周。如或未然不免別通箇
消息。舜日重明四海清。滿天和氣樂昇平。延 祥拄杖生歡喜。擲地山呼萬歲聲。擲拄杖下 座。上堂彈指一下曰。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
滅却三祇劫。若也見得行得。健即經行困即 歇。若也不會。再箇鸕 鷀 扛箇鼈。上堂舉。死心 和尚小參曰。若論此事如人家有三子。第一
子聰明智慧孝養父母。接待往來主掌家業。 第二子兇頑狡猾貪婬嗜酒。倒街臥巷破壞 家業。第三子盲聾瘖瘂菽麥不分。是事不能
秖會喫飯。三人中黃龍要選一人用。更有四 句。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中常死活中常活。 將此四句驗天下衲僧。師曰。喚甚麼作四句。
三人姓甚名誰。若也識得與黃龍把手並行。 更無纖毫間隔。如或未然不免借水獻華去 也。三人共體用非用。四句同音空不空。欲識
三人并四句。金烏初出一團紅。師居龍牙十 三載。以清苦蒞眾。衲子敬畏。大師席公震遷 住雲溪經四稔。紹興戊午八月望俄集眾付
寺事。仍書偈曰。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 畢。臨行自己尚無。有甚虛空可覓。其垂訓如 常。一十三日再集眾示問曰。涅槃生死盡是
空華。佛及眾生並為增語。汝等諸人合作麼 生。眾皆下語不契。師喝曰。苦苦。復曰。白雲 涌地明月當天。言訖囅然而逝。火浴獲設利
五色。併靈骨塔於寺之西北隅。
[0666b17] 明州蓬萊卿禪師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且任諸方點頭。及乎樹倒藤枯。上無衝天之 計。下無入地之謀。靈利漢這裏著得一隻眼。
便見七縱八橫。舉拂子曰。看看一曲兩曲無 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上堂。杜鵑聲裏春光 暮。滿地落花留不住。瑠璃殿上絕行蹤。誰人
解插無根樹。舉拄杖曰。這箇是無根底。且道 解開花也無。良久曰。秖因連夜雨又過一年 春。上堂舉。法眼道。識得橙子周匝有餘。雲門
道識得橙子天地懸殊。師曰。此二老人一人 向高高山頂立。一人向深深海底行。然雖如 是。一不是二不成。落花流水裏啼鶯。閑亭雨 歇夜將半。片月還從海底生。
[0666c01] 安吉州何山佛燈守珣禪師。郡之施氏子。參 廣鑑瑛禪師不契。遂造太平隨眾咨請邈無 所入。乃封其衾曰。此生若不徹去誓不展此。
於是晝坐宵立如喪考妣。逾七七日忽佛鑑。 上堂曰。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師聞頓悟 往見鑑。鑑曰。可惜一顆明珠被這風顛漢拾
得。乃詰之曰。靈雲道。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 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處。師曰。莫道靈 雲不疑。只今覓箇疑處了不可得。鑑曰。玄沙
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那裏是他 未徹處。師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鑑然之。師 拜起呈偈曰。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熳始
擡眸。饒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鑑 囑令護持。是夕厲聲謂眾曰。這回珣上座穩 睡去也。圓悟聞得疑其未然。乃曰。我須勘過
始得。遂令人召至。因與遊山偶到一水潭。悟 推師入水。遽問曰。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 曰。潭深魚聚。悟曰。見後如何。師曰。樹高招
風。悟曰。見與未見時如何。師曰。伸脚在縮脚 裏。悟大稱之。鑑移蔣山命分座說法。出住廬 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聖。後徙何 山及天寧。上堂。
[車*度] 轢鑽住山斧。佛祖出頭未 輕與。縱使醍醐滿世間。爾無寶器如何取。阿 呵呵。神山打羅道吾作舞。甜瓜徹蔕甜。苦瓠
連根苦。上堂舉婆子燒庵話。師曰。大凡扶宗 立教須是其人。爾看他婆子。雖是箇女人。宛 有丈夫作略。二十年簁油費醬固是可知。一
日向百尺竿頭做箇失落。直得用盡平生腕 頭氣力。自非箇俗漢知機洎乎巧盡拙出。然 雖如是諸人要會麼。雪後始知松柏操。事難
方見丈夫心。上堂。如來禪祖師道。切忌將心 外邊討。從門所得即非珍。特地埋藏衣裏寶。 禪家流須及早撥動祖師關棙。抖擻多年布
襖。是非毀譽付之空。竪闊橫長渾恰好。君不 見寒山老。終日嬉嬉長年把掃。人問其中事 若何。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參。僧問。如何
是賓中賓。師曰。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曰 如何是賓中主。師曰。長因送客處憶得別家 時。曰如何是主中賓。師曰。相逢不必問前程。
曰如何是主中主。師曰。一朝權祖令。誰是出 頭人。曰賓主已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 師曰。向上問將來。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大
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僧禮拜。師曰。珣上座 三十年學得底。師嘗謂眾曰。兄弟如有省悟 處。不拘時節請來露箇消息。雪夜有僧扣方
丈門。師起秉燭震威喝曰。雪深夜半求決疑 情。因甚麼威儀不具。僧顧視衣裓。師逐出院。 每曰。先師秖年五十九。吾年五十六矣。來日
無多。紹興甲寅解制退天寧之席。謂雙槐居 士鄭績曰。十月八日是佛鑑忌。則吾時至矣。 乞還障南。十月四日鄭公遣弟僧道如訊之。
師曰。汝來正其時也。先一日不著便。後一日 蹉過了。吾雖與佛鑑同條生終不與同條死。 明早可為我尋一隻小船子來。如曰。要長者
要高者。師曰。高五尺許。越三日雞鳴端坐如 平時。侍者請遺偈。師曰。不曾作得言訖而逝。 闍維舌根不壞。郡人陳師顏以寶函藏其家。
門弟子奉靈骨塔于普應院之側。
[0667b01] 隆興府泐潭擇明禪師。上堂舉趙州訪茱萸 探水因緣。師曰。趙老雲收山嶽露茱萸雨過 竹風清。誰家別館池塘裏。一對鴛鴦畫不成。
又舉德山托鉢話。師曰。從來家富小兒嬌。偏 向江頭弄畫橈。引得老爺把不住。又來船上 助歌謠。上堂。永嘉道。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
水月一月攝。竪起拂子云。看看千江競注萬 派爭流。若也素善行舟便諳水脈。可以優游 性海笑傲煙波。其或未然。且歸林下坐更待 月明時。
[0667b11] 台州寶藏本禪師上堂。清明已過十餘日。花 雨闌珊方寸深。春色惱人眠不得。黃鸝飛過 綠楊陰。遂大笑下座。
[0667b14] 吉州大中祥符清海禪師。初見佛鑑。鑑問。三 世諸佛一口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教化。此 理如何。師擬進語。鑑喝之。師忽領旨。述偈
曰。實際從來不受塵。箇中無舊亦無新。青山 況是吾家物。不用尋家別問津。鑑曰。放下著。 師禮拜而出。
[0667b20] 漳州淨眾佛真了燦禪師。泉南羅氏子。上堂。 重陽九日菊花新。一句明明亘古今。楊廣橐 駝無覓處。夜來足跡在松陰。
[0667b23] 隆興府谷山海禪師上堂。一舉不再說已落 二三。相見不揚眉翻成造作。設使動弦別曲。 告往知來。見鞭影便行。望剎竿回去。脚跟下
好與三十棒。那堪更向這裏。撮摩石火收捉 電光。工夫枉用渾閑事。笑倒西來碧眼胡。卓 拄杖下座。
龍門佛眼遠禪師法嗣
[0667c01] 溫州龍翔竹菴士珪禪師。成都史氏子。初依 大慈宗雅。心醉楞嚴逾五秋。南遊謁諸尊宿 始登龍門。即以平時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
心已極但欠著力開眼耳。遂俾職堂司。一日 侍立次問云。絕對待時如何。眼曰。如汝僧堂 中白椎相似。師罔措。眼至晚抵堂司。師理前
話。眼曰。閑言語。師於言下大悟。政和末出世 和之天寧。屢遷名剎。紹興間奉詔開山雁蕩 能仁。時真歇居江心聞師至。恐緣法未熟。特
過江迎歸方丈大展九拜以誘溫人。由是翕 然歸敬。未視篆。其徒懼行規法深夜放火鞠 為瓦礫之墟。師竟就樹縛屋。陞座示眾云。愛
閑不打鼓山鼓。投老來看雁蕩山。傑閣危樓 渾不見。溪邊茅屋兩三間。還有共相出手者 麼。喝一喝下座。聽法檀施并力營建。未幾復
成寶坊。次補江心。上堂曰。萬年一念一念萬 年。和衣泥裏輥。洗脚上床眠。歷却來事秖在 如今。大海波濤湧。小人方寸深。拈起拄杖曰。
汝等諸人未得箇入頭。須得箇入頭。既得箇 入頭。須有出身一路始得。大眾且作麼生。是 出身一路。良久曰。雪壓難摧 澗 底松。風吹不
動天邊月。卓拄杖下座。上堂。萬機不到。眼見 色耳聞聲。一句當陽。頭戴天脚踏地。爾諸人 秖知今日是五月初一。殊不知金烏半夜忙
忙去。玉兔天明上海東。以拂子擊禪床下座。 上堂。明明無悟有法即迷。諸人向這裏立不 得。諸人向這裏住不得。若立則危。若住則瞎。
直須意不停玄。句不停意。用不停機。此三者 既明。一切處不須管帶自然現前。不須照顧 自然明白。雖然如是。更須知有向上事。久雨
不晴。咄。上堂。一葉落天下秋。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一塵起大地收。嘉州打大像。 陝 府灌鐵牛。明眼漢合作麼生。良久曰。久旱簷
頭句橋流水不流。卓拄杖下座。上堂。見見之 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花有意 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諸可還者自然非
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長恨春歸無覓處。不 知轉入此中來。喝一喝曰。三十年後莫道能 仁教壞人家男女。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
來意。師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曰未審意旨 如何。師曰。馬便搭鞍驢便推磨。僧禮拜。師 曰靈利衲僧秖消一箇。遂曰。馬搭鞍驢推磨。
靈利衲僧秖消一箇。縱使東家明點燈。未必 西家暗中坐。西來意旨問如何。多口阿師自 招禍。僧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爾問底是第
二義。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 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問燕子 深談實相善說法要此理如何。師曰。不及雁 銜
蘆。問如何是佛。師曰。華陽洞口烏龜。問魯 祖面壁意旨如何。師曰。金木水火土。羅睺計 都星。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師曰。作
賊人心虛。曰國師三喚侍者又作麼生。師曰。 打鼓弄猢猻鼓破猢猻走。丙寅七月十八日 召法屬長老宗範付後事。次日沐浴聲鐘集
眾就座泊然而逝。荼毘日送者均獲設利。奉 靈骨塔于鼓山。
[0668a28] 南康軍雲居高菴善悟禪師。洋州李氏子。年 十一去家業經得度有夙慧。聞冲禪師舉武 帝問達磨因緣。如獲舊物。遽曰。我既廓然何
聖之有。冲異其語。勉之南詢。蒙授記於龍門。 一日有僧被蛇傷足。佛眼問曰。既是龍門為 甚麼却被蛇咬。師即應曰。果然現大人相。眼
益器之。後傳此語到昭覺。圓悟云。龍門有此 僧耶。東山法道未寂寥爾。住後上堂。少林面 壁。懷藏東土西天。歐阜陞堂。充塞四維上下。
致使山巍巍而砥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花 非艶而結空果。風不搖而片葉零。人無法。而 得咨問。佛無心而更可成。野蔬淡飯延時日。
任運隨緣道自靈。畢竟如何。日午打三更。
[0668b12] 遂寧府西禪文璉禪師。郡之張氏子。上堂。一 向恁麼去。直得凡聖路絕水泄不通。鐵蛇鑽 不入。鐵鎚打不破。至於千里萬里鳥飛不度。
一向恁麼來。未免灰頭土面帶水拕泥。唱九 作十指鹿為馬。非唯孤負先聖。亦乃埋沒己 靈。敢問大眾。且道恁麼去底是。恁麼來底是。
芍藥花開菩薩面。椶櫚葉散夜叉頭。上堂。諸 方浩浩談玄。每日撞鐘打鼓。西禪無法可說。 勘破燈籠露柱。門前不置下馬臺。免被傍人
來借路。若借路須照顧脚下。若參差邯鄲學 唐步。上堂。心生種種法生。森羅萬象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