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s of Lushan (Lushan Ji) 廬山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廬山記卷第二敘山南篇第三
[1032a05] 由圓通二十里。至康王谷景德觀。舊名康王 觀。入谷中泝澗行五里。至龍泉院。又二十里。 有水簾。飛泉被巖而下者二三十派。其高不
可計。其廣七十餘尺。陸鴻漸茶經甞第其水 為天下第一。舊傳。楚康王為秦將王剪所窘。 匿於谷中。因隱焉故。號康王谷。觀之碑刻皆
言其然。考之不是也。楚康王昭以春秋魯襄 公之二十八年。及宋魯陳鄭許之君。送葬于 西門之外。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時楚方強。
去王剪虜負芻滅楚者。凡三百二十六年。其 間不容復有康王也。國亡而自匿於山谷。或 康王之子孫。未可知也。舊觀基在谷中。梁大
同二年。道士張法施所建。隋開皇十年。道士 丁玄真能攝伏鬼神。遷銅馬廟于谷內。而建 今觀焉。康王觀之西半里。有大明庵。由大明
庵至毘盧庵長興庵。皆二里。康王觀之南五 里。又有乾壽庵。由乾壽二里。至仁王院。由仁 王至淨慧院七里。自康王觀由官道十五里。
亦至淨慧禪院。淨慧舊名黃龍靈湯院。有湯 泉。四時沸騰。為丹黃之臭。須臾熟生物。病瘡 人浴之有愈者。黃龍山在靈湯之南。亦廬山
之別峯也。其南十里。亦有清霞觀。靈湯之東 二里。道傍有謝康樂經臺。又三里過栗里源。 有陶令醉石。陶令名潛。字元亮。或曰。字淵
明。義熙三年。為彭澤令曰。吾安能為五斗米。 折腰於鄉里小兒。乃棄去。賦歸去來。晉書南 史有傳。所居栗里兩山間有大石。仰視懸瀑。
平廣可坐十餘人。元亮自放以酒。故名醉石。 自栗里三里。至承天歸宗禪院。晉咸康六年。 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王羲之。置以處梵僧那
連耶舍尊者一名達摩多羅故。有右軍墨池。 至唐寶曆初。僧智常居焉。始大興禪剎。智常 大曆中。得法於江西道一禪師。道一姓馬。僧
史謂之馬祖。智常之目重瞳。以毒藥自按摩 之。使目眥俱赤。世號赤眼歸宗。江州刺史李 勃。與常問答語。在景德傳燈錄。土木之盛山
南為冠。金輪峯上霄峯正居其後。左右盤礴。 面勢平遠。昔人卜其基曰。是山有翔鸞展翼 之勢。院東之水故名鸞溪。溪上有橋。溪西石
渠流泉二百餘丈。因水為磑。瀹圃栽蔬。規摹 氣象皆有可觀者。金輪之峯左右有石鏡。隱 現無時。光潤如鑑。熙寧五年夏。有客遊歸宗。
歸謂予言。今日在寺門上。見金輪峯石鏡。寺 僧言。有居數年未之見者。上霄峯傑然最高。 即始皇登之。謂其與霄漢相接。因名焉。陳太
僕卿劉刪詩曰。秦始瞰宇宙。漢帝上旌旃蓋 謂此也。世傳。峯半如有石室。中有文字。云是 夏禹所刻。其字大如掌。文皆隱起。外有石屏
蔽之。自上懸縋方到。春夏泉流不可辨。秋冬 方分明。昔有好事者。往摹之僅百餘言。今人 無復至者。艑底池亦在上霄峯後。尋陽記云。
吳猛乘舟。龍負而行。猛戒舟人閉目。舟人聞 曳觸林木之聲。懼而竊窺。龍遂委其舡山預。 舊傳故老真見山頂猶有敗艑。棲賢之東後有
櫓斷源。亦因猛得名。歲月已久。莫可考驗矣。 尋陽記又云。山有三石梁。長數丈。廣不盈尺。 杳然無底。吳猛與弟子緣石梁而度。見金闕
玉房。地皆五色文。石如翬卵。并有棋樹。皆高 丈餘。輕風時度。聞鍾磬之聲。見一老人。坐桂 樹下。玉杯盛甘露漿授猛。又逢數人。宛若舊
識。仍設玉膏。猛弟子輒竊一寶器。欲來示世 人。須臾雲霧晦冥。梁化如指。猛令送還。乃手 引諸徒。閉目而返。劉刪詩故云。危梁耿大壑。
瀑布曳中天。李白詩亦云。金闕前開二峯長。 銀河倒挂三石梁。神仙之事固莫知其處也。 歸宗之傍西行百餘步。有祥符觀。舊名靈溪。
九江錄云。齊永明元年。道士宋文超。依廬山 南麓而創焉。觀記云。玉笥山記云。秦亂名宦 者十有三人。棄官學道。經于廬山。內武士三
人。曰唐建威李德殳宋雲刀。欲遂棲焉。餘十 人曰。不然。初志歸于群玉洞府。豈可中道而 廢。言訖未行。一夕雷電奄。至庵舍左右。化成
二溪。溪中盤石上有玉簡天篆。曰神化靈溪。 金簡標題。真人受旨。玉洞潛栖。十人者莫知 所終。三武士遂栖于溪側。漢武帝時。賜名靈
溪觀。南唐齊王景達。重修功未就而薨。其賢 順妃實成其志。是碑也。文林郎試祕書省正 字掌宮宅表奏。宋渙奉命撰。開寶五年太歲
壬申八月戊子朔六日樹。故屋壁間有寫真。 題曰。守太師尚書令齊王食邑一萬戶。實封 三千戶。李達諡昭孝。冊封太弟。太歲癸酉二
月丙戌二十四日己酉寫。由靈溪一里。至香 泉院。吳大和六年。僧惠珍置次上塔次下塔。 皆百步相望。香泉云者。以流水過董奉之杏
林故。名二塔。即歸宗之方墳也。由下塔五里。 至隆教院。在般若峯頂。舊名般若臺。隆教之 傍有石門庵。次布水庵。次覺性庵。一名崔師
臺。皆不遠百步。覺性之上百餘步。有重巖庵。 過重巖三里。至謝景先草堂。景先以醫技游 公卿之門。丞相韓魏公。及臺閣名士。往往贈
之詩。自云所居即杏林之故地。杏林在山北。 事具太一觀。由謝氏草堂三里。至靈棲院。一 峯在其上百餘步卓然特立。亦名紫霄峯。峯
頂有鐵浮圖九級。記云。劉瑗序云。周顯德 中。有祥光現於其地。人咸異之。闕下十二 尺。得古記云。赤烏二年。有天竺沙門。以釋
迦佛舍利葬焉。案高僧傳。吳赤烏十年丁卯 歲。沙門康僧會初至建鄴。時吳國初見沙門 容服非常。有司奏。應撿察。權即召會詰曰。
佛有何靈。會曰。如來遷迹已越千年。遺骨舍 利神應無方。權以為誕謂曰。若得舍利。當為 造塔。乃潔淨室。以銅瓶加凡禮請。至三七
日。忽聞瓶中鎗然有聲。果得舍利。舉朝集觀。 五色照耀。權復以烈火試之不焚。擊之入鐵 不碎。權大嗟伏。即為造塔。以始有佛宇故。號
建初。則其前八年未有葬舍利者明矣。世俗 苟欲張大其事。因失其實。多此類也。景德 中。始易浮圖以鐵。皇祐二年重修。晉咸康中。
梵僧耶舍卒亦墳于靈棲。靈棲之下八里。有 三將軍廟。去歸宗一里。即謂秦武士唐建威 已下三人者。鄉人歲祠焉。由靈棲至重雲庵
四里。次萬歲庵。次天宮庵。皆相去百步。由天 宮至餘峯庵一里。餘峯之傍上山二十里。至 白雲峯。上有洞穴。大石如床。洞中流泉。其地
可耕。今無居者。山中行人望懸瀑。直下數百 尺。皆知其出於白雲洞也。由餘峯二里。至先 天觀。舊名崇善。梁大同二年。鄱陽太守楊友
江置。保大初。女真楊保宗重修。錫名真風。有 保大五年歲次丁未八月壬午朔二十八日己 酉。朝議郎尚書虞部員外郎武騎尉賜緋魚
袋韓熙載奉勅撰記。略曰。六宮之中。競施服 玩珠珍綵繡。計逾千萬。碑陰刻當時嬪御姓 氏十餘人。其西北半里。有柳大卿名宏。建
陽人。官於江東。樂此真境。因作室焉。由先天 至太虛簡寂觀二里。宋陸先生之隱居也。先 生名修靜。吳興東遷人。元嘉末因市藥京邑。
文帝素欽其風。作停霞寶輦。使左僕射徐湛 宣旨留之。先生固辭。遂遊江漢。後帝有大和 之難。人咸異之。大明五年。始置館廬山。泰始
三年。明帝復加詔命。仍使刺史王景文敦勸。 屢辭不獲。乃至闕設崇虛館通仙堂。以待之。 仍會儒釋之士。講道於莊嚴佛寺久之。永徽
初。啟求還山。不許。五年三月二日。即化。膚 色如生。清香不絕。後三日。廬山諸徒咸見先 生霓旌紛然來止。須臾不知所在。先生之去
也。常衣布囊。至是布囊挂於巖樹。今西澗一 峯名布囊巖。賜諡簡寂先生。始以故居為簡 寂觀。唐太極元年二月七日。勅醮於觀。有黑
龍群鶴之異。降詔褒異。仍付史館。辭多不載。 觀在白雲峯之下。其間一峯獨出而秀卓者。 曰紫霄峯。故張祜詩曰。紫霄峯下草堂仙。千
載空遺石磬懸。其北又有屏風山。丹崖紫壁。 縈繞盤礴。實山南之甲觀。其前一里。有雞籠 山。高百餘丈。峯傍有石。遠望之若鷄。一青一
赤。尋陽記曰。鷄籠山下有澗水。常深一尺。泉 涌如潮。晷刻不差。朔望尤大。其俗呼為潮泉。 今蕪沒無知者。觀門之上有朝真閣。殿前有
先生醮石。高六七尺。方廣丈餘。其向乾亥。亦 名禮斗石。殿之後有道藏石刻目錄。列于四 壁。藏中銅天尊像。耆舊云。是像也。本歸宗寺
之佛。會昌之毀寺也。為道士所得。寺雖復而 不還。故其像衣沙門服。而加冠焉。聞者哂之。 次有先生石磬。其聲清越。祠堂之西有白雲
樓。觀之在梁也。名簡寂館。司徒右長史太子 僕建昌縣開國侯吳興沈 璿 撰記。天監十四 年十一月立。至唐寶應中。道士吳筠又作先
生碑。上元二年歲次辛丑九月十三日建。二 碑並保大中重立。是觀也頗存陳隋至唐已 來人題詠。西澗懸瀑落於廡前。韋應物之為
刺史也。游其下。故其詩卒章曰。曠歲懷茲 賞。行春始重尋。聊將橫吹笛。一寫山水音。其 北別有瀑水。下與西澗合。白雲樓坐見此二
瀑。苦竹亘生於山谷。春筍初出。其味甘美。俗 傳廬山詩云。簡寂觀中甜苦筍。歸宗寺裏淡 鹹 [〦/(刀*了*(留-刀-田))/(囗@(一/非))]
。言皆珍快也。觀門外有先生煉丹井。次 有連理樹。其幹合抱。其根盤罩于巨石之上。 澗中有許堅 [日*殺] 衣石。堅江南野人有道術。亦
善吟詠。卒於金陵逆旅。已而人有遇者。甞好 澣衣曝此石上。由簡寂至棲隱觀五里。古名 棲隱洞。舊傳。梁昭明太子書堂也。保大中。道
士譚紫霄。來自閩中。賜號金門羽客。始立觀 于此。譚之在閩中。號洞玄天師貞一先生。棲 隱之東五里。有古靈庵。由古靈至開先禪院
十里。舊傳。梁昭明太子之居棲隱也。又築招 隱室於此。南唐元宗居藩邸時為書堂。即位 後保大年始為伽藍。號開先。 馮 延 巳 記碣見
存。本朝興國二年。賜名華藏。鶴鳴峯在其後。 元宗之徙南都也。至此院賞戀久之。故有烈 祖元宗後主之畫像。及元宗之舊榻。藏焉至
今。開先棲賢歸宗圓通四院之僧。皆以三忌 日營齋。以懷之。由官道過澗橋。上有四會亭。 次楊梅亭。當寺門有招隱橋。橋下有石井。曰
招隱泉。在陸羽茶經第六品。招隱皆古名也。 元宗始作橋焉。瀑布在其西。山南山北有瀑 布者。無慮十餘處。故貫休題廬山云。小瀑便
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唯此水著於前 世。唐徐凝詩云。今古常如白練飛。一條界破 青山色。李白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
落半天。即此水也。香爐峯與雙劍峯相連屬 在瀑水之傍。遷鶯谷在其東北。水源在山頂。 人未有窮之者。或曰。西入康王谷。為水簾。東
為開先之瀑布。院東大悲亭及諸堂榭。往往 隱几見之。澗中之石或含雲母。可坐可臥。可 漱可濯。澗上有石橋。橋上有漱玉亭。此山南
之絕致也。院前過溪西一里。有石碑庵。大石 在山脊。天然如大碣堅礦。不可鑱刻。由石碑 上山七里。至永泰院。其上有黃石巖。九江錄
云。古招隱寺在黃石巖下。此其是也。永泰之 上。有道人庵。次聖僧巖。次善才巖。次羅漢 巖。四庵巖相去在五里之間。瀑流之所過也。
又五里皆登絕險。乃至黃石巖。俗傳黃石公 所居非也。其崖壁皆黃色。視前三巖。特平廣 可容百餘人。永泰之前。有文殊臺。與香爐雙
劍峯相為高下。瀑布前在山下。皆仰而望之。 固為雄偉。至文殊臺。則平視之。然後知轟雷 飛練皆賦象之不足也。開先之東半山別有
小瀑。飄洒亦不下百餘尺。名曰馬尾泉。言其 小不得同名為瀑也。由開先至萬杉院二里。 本朝景德二年始建。舊有古石崖。先是僧曰
太超。即山植杉萬本。有為之言於朝者。乃賜 錢建院。仍錫土田佛像供器。及其成也。仁宗 錫御篆牓其殿。曰金仙寶殿。內翰錢易書其
門榜。有仁廟御容章懿明肅之寫真及錦衾 褥銷金服數事藏焉。皆當時所賜。太超亦號 廣智大師。是院舊名慶雲。天聖中勅改今額。
直集賢院徐奭記碣尚存。院後有流泉。泉畔 有滴翠亭。遊者必久之。萬杉之東南三里。有 凌雲庵。舊名凌雲書堂。九江錄云。劉軻書堂
在凌雲峯下。早年居此。廉使裴公美其才。薦 之上第為史官。著撰頗傳於世。自韓吏部以 下皆推之。又有薛諫議書堂。即劉弇侍御舊
居。會昌中。薛自南海書記滿秩。親經營之。 坐見二瀑布。泉石松竹特為曠絕。郡守行春。 及遊人多過之。薛諫議未見名。與二劉唐史
皆無傳。軻元和十四年。進士登第。太和初。歷 監察御史。四年轉殿中。開成中。遷祕書丞史 館修撰學士。出為洺州刺史。二林碑誌多
其手筆焉。所謂凌雲庵蓋劉薛之故基也。或 曰。何乾曜侍郎始以書堂為僧居。乾曜亦未 詳其世系。今有墳在遷鸎谷。由萬杉至真教
院三里。舊名雲峯。前所謂古石崖在其後。巉 若屏障。由真教至景德院三里。舊名高遙。由 景德至李徵古書堂一里。徵古保大中仕至
樞密左右副使。坐宋齊丘黨與賜自盡。由李 氏書堂之上四里。有香積院。香積院在五乳 峯下。由香積二里。至俱胝庵。俱胝之傍有觀
音庵。次半里許有齊雲庵。由齊雲三里。至 臥龍庵。凡廬山之所以著於天下。蓋有開先 之瀑布。見於徐凝李白之詩。康王之水見於
陸羽之茶經。至於幽深險絕。皆有水石之美 也。此庵之西蒼崖四立。怒瀑中瀉。大壑淵深。 凜然可畏。有黃石數丈。隱映連屬。在激浪中。
視者眩轉。若欲蜿蜒飛舞。故名臥龍。此山水 之特勝處也。臥龍之下五里。有青蓮院。舊名 白雲庵。南唐僧冲照號慧悟禪師。湯悅作寫
真贊。徐鉉篆石刻存焉。青蓮之傍有靈峯庵。 舊名下偃臺蘭若。由靈峯五里。至道林庵。道 林之傍。有禪靜院。舊名中興庵。禪靜於諸庵
獨無流泉。鑿井而飲。無土田賣活血丹以養。 然堂宇亦特為完潔。次有寶慶庵。次有淨隱 院。舊名寶峯庵。雙澗出其中。春雨盛時。漱湍
號怒。亦水石佳處。西澗有劉居士庵。居士名 渙。字凝之。筠州人。天聖八年。擢進士第居 官。有直氣不屑。輒棄去。卜居星渚。甞乘黃犢
往來山中。尤愛此澗。於是山僧結茅。以待 之。由道林至寶峯。三院相去皆一里。至祖教 院。舊名上偃臺。其南有盤龍庵西源庵。後有
寶輪庵。皆不遠百步。由寶林至稠木庵三里。 稠木至幽邃庵一里。由幽邃至赤眼禪師塔 一里。禪師即所謂赤眼歸宗卒。葬此山之石
人峯下。以石為像。凜然如生。建隆二年。諡至 覺禪師妙相之塔。由塔院至棲賢禪院十里。 其間三里喬林繁陰。上蔽烈日。行者過之。必
愛而休。道傍過棲賢蔬圃。畦隴廣斥亦有可 觀者。凡自五乳峯下香積院至此十有八處。 同在棲賢澗之西。耆舊謂之棲賢澗西諸庵
巖。棲賢院石人峯在其北。今名寶覺。興國中 所賜。始南齊永明七年。證議參軍張希奏。置 寺于尋陽西南二十里。唐寶曆初。刺史李渤
徙置是山。以僧智常居之。智常學者數百人。 春夏居棲賢。秋冬居歸宗。會昌中。廢寺。景福 中僧懷祐復興焉。號棲賢報國禪院。乾寧中
號護國棲賢寺。其牓催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