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ongming Ji (Collection on the Propagation and Clarification of Buddhism) 弘明集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弘明集卷第三
建初寺僧祐

* 孫綽
* 居士何承天

孫綽

[0016b08] 至道六合 千變萬化渾然無端是以有方 所見毛羽
流浪自得冲天纏束 至德堯舜
方外妙趣 章甫鄙俚至真 大道


[0016b19] 道者應感 無為無不無為自然無不神化萬物萬物不同
抵罪五刑
聖王明達 罪人使 不得
清理善惡 得所曲直神明遠近幽深 正直毫釐
報應不可得古今禍福 載籍昭然豈可何者 門子三世道家
所致 結草守信 晉惠
死者至於 淮陰 倒戈千金
立德之中萬物 之上自然 百倍無情自然

[0016c15] 報應 正正伏誅

[0016c17] 答曰可謂 殺心答曰無心 百姓異物
結繩之前大和禮法 三代 至于君臣父子吞噬過於
聖人知人不可一朝以求蝮蛇全身附體救命輕重
所以順時所以 生肉宿
昆蟲至於肆赦 從輕有罪流涕哀矜生育 仁愛所謂
不在日用萬物不知以求足以

[0017a05] 適時何以 統理群生

[0017a07] 答曰不然 梵語 之謂孟軻聖人
應世隨時 佛教為首即如 深淺堯舜
揮戈淵默 胡越其所常有 其二不一

[0017a16] 為首之至 本立道生神明三千莫大
無後父母不敢是以終身沙門所生 鬚髮
骨肉行路 弘道群生 枝幹而言聞見
何以

[0017a27] 答曰倒見不能父子一體
無間歡心 能立 行道匍匐
萬物舉世賴以 以為以為 既已
其次忠孝並立 然則結纓
見危授命不顧 忠臣孝子 大順
[*] 告退至公 一分 骨肉祝髮文身存亡
至德大賢南面毀傷 夷齊
之下不恤仲尼仁賢 可言毀容守節
輕重可知太子國學 全形不免
章服簡易於是 殿鹿
玄黃 甘苦胸中 內思安般
出入十二禪定 枯木端坐 三達六通正覺無上金色
日月八風三十二姿八十 群有神足於是三界 無窮存亡倏忽
神變綿邈所指不通 正路小道 咸亨枯槁
本國法音感悟 道場以此於是後進 被服父母不異
承歡而後昆弟 既得大業 福報生天不復
豈非大通西 黍稷明德 十二部經四部
可謂俗人不詳源流 便妄說 三光淵海
果敢可謂大人天命

居士何承天



[0017c28] 從中足下西方法事賢者 萬劫 慧琳道人眾僧
明主波羅夷 何為足下長者



[0018a07] 道人情致 幽冥不盡 釋氏不實然則人事
有神 眾聖莊老何故有神 有神何以不實佛言相與
常人料度近事差錯 注意 近事之中未見何以
決斷天地之外億劫冥冥之中 不實不容今人
霜白太白 心作水火冷暖以至 更生
何為不可 虛空
不然佛經所謂 眾緣和合空也 有諦
居然自古 豈不 常有俄而得以
所謂日方中方 之前
賢者顏子 無實以下深淺 不能
髣髴 嗜好 無常
中國非理不舉教本剖析 指掌佛經所謂現在
豈非不以教本所謂 何為以素中國
纖介 無量期頤 不符無量
誠信佛土光明 無量邪見其事不貪欲十善
絕地生天 道理禮拜悔罪 無常妻子
百姓不由 泥洹法身無身
好奇獲利 無利 要之俯仰之間非利不動
佛家八苦明言十二因緣使高妙神明無生 此道可謂至於
天堂地獄由于 妙行天堂
五戒地獄實踐 西行 丹青土木
可謂作法 作法六經
帝位寧可 先王禮教顯晦 要之來生不得已
使修利遷善 無常以為 死神真性當即
并力使遷善豈不 不滅使祝髮 苗裔不可量若是
盡性釋氏何為不得已不信 不肯修利遷善 揵陀勒竺法乘帛法祖竺法護 法蘭竺法于道邃
佛圖澄 釋道安支道林和上神理 風操不在比丘之後 不實綿
神通清真足下 自力 佛法
相與共處可否之間 書寫不及



何承天

[0019a10] 周至 不可可否之間 不能一切依附偏見夜光
以為佛經九流 慈悲施與中國不異 君子為己任形像
常人耳目其所 是以至于好事者以為 未能立言眩惑
取信天堂地獄因緣不滅 禮拜庶幾
淳于所以眾聖老莊 有神何以不實佛言答曰有禮鬼神聖王所以
來生報應緘默 片言嬰兒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