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ming Ji (Collection on the Propagation and Clarification of Buddhism) 弘明集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弘明集卷第四梁揚都建初寺釋僧祐撰
* 何承天達性論
* 顏光祿延之難
達性論
[0021c19] 夫兩儀既位。帝王參之。宇中莫尊焉。天以 陰陽分。地以剛柔用。人以仁義立。人非天地 不生。天地非人不靈。三才同體相須而成者
也。故能稟氣清和神明特達。情綜古今智周 萬物。妙思窮幽賾制作侔造化。歸仁與能 是為君長。撫養黎元助天宣德。日月淑清四
靈來格。祥風協律玉燭揚暉。九穀芻豢陸產 水育。酸鹹百品備其膳羞。棟宇舟車銷金合 土。絲紵玄黃供其器服。文以禮度娛以八音。
庇物殖生罔不備設。夫民用儉則易足。易足 則力有餘。力有餘則志情泰。樂治之心於是 生焉。事簡則不擾。不擾則神明靈。神明靈則
謀慮審。濟治之務於是成焉。故天地以儉素 訓民。乾坤以易簡示人。所以訓示慇懃若此 之篤也。安得與夫飛沈蠉蠕並為眾生哉。若
夫眾生者。取之有時用之有道。行火俟風暴。 畋漁候豺獺。所以順天時也。大夫不麛卵。 庶人不數罟。行葦作歌宵魚垂化。所以愛人
用也。庖厨不邇五犯是翼。殷后改祝孔釣不 網。所以明仁道也。至於生必有死形弊神 散。猶春榮秋落四時代換。奚有於更受形哉。
詩云。愷悌君子。求福不回。言弘道之在己也。 三后在天。言精靈之升遐也。若乃內懷嗜 欲外憚權教。慮深方生施而望報。在昔先師
未之或言。余固不敏。罔知請事焉矣。
釋何衡陽達性論
顏延之
[0022a16] 前得所論。深見弘慮。崇致人道黜遠生類。物 有明徵事不愆義。維情輔教。足使異門掃 軌。況在蘄同豈忘所附。徒恐琴瑟專一更失
闡諧。故略廣數條取盡後報。足下云。同體二 儀共成三才者。是必合德之稱。非遭人之目。 然總庶類同號眾生。亦含識之名。豈上哲之 諡
。然則議三才者無取於氓隷。言眾生者亦 何濫於聖智。雖情在序別自不患亂倫。若 能兩藉方教俱舉。達義節彼離文採此。共實 則可使倍宮自和析符復合。何詎怏怏執
呂以毀律。且大德曰生有萬之所同同於所 萬。豈得生之可異。不異之生宜其為眾。但眾 品之中愚慧群差。人則役物以為養。物則見
役以養人。雖始或因順終至裁殘。庶端萌 起情嗜不禁。生害繁慘天理欝滅。皇聖哀其 若此而不能頓奪所滯。故設候物之教。謹順
時之經。將以開仁育識反漸息泰耳。與道為 心者。或不劑此而止。又知大制生死同之榮 落。類諸區有誠亦宜然。然神理存沒儻異於
枯荄變謝。就同草木便當煙盡。而復云三后 昇遐精靈在天。若精靈必在。果異於草木。 則受形之論。無乃更資來說。將由三后粹善
報在生天耶。欲毀後生反立昇遐。當毀更 立。固知非力所除。若徒有精靈。尚無體狀。未 知在天當何憑以立。吾怯於庭斷。故務求依
放。而進退思索未獲所安。凡氣數之內無不 感對。施報之道必然之符。言其必符何猜有 望。故遺惠者無要。存功者有期。期存未善
去惠。乃至人有賢否則意有公私。不可見物 或期報因謂樹德皆要且經世恒談貴施者勿 憶士子服義猶惠而不有。況在聞道要。更不
得虛心而動必懷嗜事盡憚權耶。曾不能引 之上濟每驅之下淪。雖深誚挍責。亦已厚言 不伐。足下嬰城素堅難為飛書。而吾自居
憂患情理無託。近辱褒告。欲其布意裁往 釋。慮不或值。顏延之白。
答顏永嘉
[0022b24] 敬覽芳訊研復淵旨。區別三才步驗精粹。宣 演道心褒賞施士。貫綜幽明推誠及物。行之 於己則美。敷之於教則弘。殆無所間。退尋
嘉誨之來。將欲令參觀斗極復迷反逕思。或 昧然未全曉洽。故復重申本懷。足下所謂共 成三才者。是必合德之稱。上哲之人。亦何
為其然。夫立人之道取諸仁義。惻隱為仁者 之表。恥惡為義心之端。牛山之木剪性於 [彌/金] 斧。恬漠之想 汩 慮於利害。誠直滋其萌 孽
援其善心。遂乃存而不算得無過與。又云。議 三才者無取於氓隸。言眾生者亦何濫於聖 智。既已聞命。猶未知二塗。當以何為判。將伊
顏下麗寧僑札上附。企望不倦。以祛未了。 必令兩藉俱舉宮和符合。豈不盡善。又曰。大 德曰。生有萬之所同同於所萬。豈得生之
可異。非謂不然。人生雖均被大德。不可謂之 眾生。譬聖人雖同稟五常。不可謂之眾人。奚 取於不異之生必宜為眾哉。來告云。人則役
物以為養。物則見役以養人。大判如此。便 是顧同鄙議。至於情嗜不禁害生慘物。所謂 甚者泰者。聖人固已去之。又云。以道為心者。
或不劑此而止。請問不止者。將自己不殺耶。 令受教咸同耶。若自己不殺取足市 � 。故是 遠庖厨。意必欲推之於編戶。吾見雅論之不
可立矣。又云。若同草木便當煙盡。精靈在天 將何憑以立。夫神魄忽怳遊魂為變。發揚悽 愴。亦于何否之。仲由屈於知死。賜也失於
所問。不更受形。前論之所明言所憑之方。請 附夫子之對。及施報之道必然之符。當謂于 氏高門。俟積善之慶。博陽不伐。膺公侯之祚。
何關於後身乎。又云。經世恒談施者勿憶士 子服義惠而不有。誠哉斯言。微暢設報以 要惠說徒之所先。悅報而為惠。舉世之常務。
疑經受累劫之罪。勤施獲積倍之報。不似 吾黨之為道者。是以怏怏耳。知欲引之上濟。 亦甚所不惜。但丈夫處實者。頗陋前識之華。
故不為也。若乃施非周急惠存功舉揆諸高 明亦有恥乎。此吾率其恒心久而不化。內慚 璩子未暇有所謂也。何承天白。
重釋何衡陽
[0023a06] 薄從歲事躬斂山田。田家節隙野老為儔。言 止穀稼務盡耕牧。談年計耦無聞達義。重獲 微辯得用昭慰。啟告精至愈慚固結。今復
忘書往懷。以輸未述。夫藉意探理。不若析 之聖文三才之論。故當本諸三畫。三畫既陳 中稱君德。所以神致太上崇一元首。故前謂
自非體合天地無以允應。斯弘研其清慮。 未肯存同。猶以恐兼容罔棄廣載不遺。篤物 之志誠為優贍。恐理位雜越疑陽遂眾。若惻
隱所發窮博愛之量。恥惡所加盡祐直之正。 則上仁上義。吾無間然。但情之者寡。利之者 眾。豫有其分。未臻其極者不得以配擬二
儀耳。今方使極者為師。不極者為資。扶其敬 讓去其忮爭。令 [彌/金] 斧鑄刃利害寢端。驅百代 之民出信厚之塗。則何萌不滋何善不援。而
誣以不算未值其意。三才等列。不得取偏才 之器。眾生為號。不可濫無生之人。故此去氓 隸彼甄聖智。兩藉俱舉旨在於斯。若僑札未
能道一。皇王豈獲上附。伊顏猶共賴氣化宜 乎下麗。二塗之判易於賾指。又知以人生雖 均被大德。不可謂之眾生。譬聖人雖同稟五
常。不可謂之眾人。夫不可謂之眾人。以茂人 者神明也。今已均被同眾。復何諱眾同。故當 殊其特靈。不應異其得生。徒忌眾名未虧眾
實。得無似蜀梁逃畏卒不能避。所謂役物為 養見役養人者。欲言愚慧相傾惛算相制。事 由智出非出天理。是以始矜萌起終哀欝滅。
豈與足下芻豢百品共其指歸。凡動而善流 下民之性。化而裁之上聖之功。謹為垣防猶 患踰溢。況乃罔不備設以充侈志。方開所泰
何議去甚。故知慘物之談不得與薄夫同憂 樂。殺意偏好生情博。所云與道為心者。博 乎生情將使排虛率遂跖實。莫夭利澤通天
而不為惠。庸適恩止麛卵事法豺獺耶。推此 往也。非唯自己不復委咎市 � 乎庖厨。且市 庖之外非無御養。神農所書。中散所述。公理
美其事仲彥精其業。是亦古有其傳。今聞其 人。何必以刲刳為稟和之性。爓 � 為翼善之 具哉。若以編戶難齊憂鄙論未立是見。二叔
不咸慮周德先亡。儻能申以遠圖要之長世。 則日計可滿歲功可期。精靈草木果已區別。 遊魂之答。亦精靈之說。若雖有無形天下寧
有無形之有。顧此惟疑宜見正定。仲尼不答 有無未辯。足下既辯其有。豈得同不辯之 答。雖子嗜學。懼未獲所附。或是曉晦塗隔隱
著事懸。遂令明月廢照世。智限心知謂必符 之。言體之極于罔講求。反意如非相盡。或世 人守璞受讓玉市將譯胥牽俗還說國情苟
未照盡。請復其具申近釋。報施首稱氣數者 以為物無妄。然各以類感。感類之中人心為 大。心術之動隷歷所不能得及其積致于可
勝原而當斷取世見據為高證。莊周云。莾鹵 滅裂報亦如之。孫卿曰。報應之勢各以類至 後身著戒可不敬與慈護之人深見此數。故
正言其本非邀其末。長美遏惡反民大順。濟 有生之類。入無死之地。令慶周兆物尊冠百 神。安宜祚極子胤福限卿相而已。常善以救
善亦從之勢。猶影表不慮自來何言乎。要惠 悅報疑罪勒施。似由近驗吝情遠猜德教。 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
意已備前白。差不重云想處實陋華者。復 見其居厚去薄耳。若施非周急惠而期譽。乃 如之人誠道之蠧。惟子之恥丘亦恥之。
重答顏永嘉
[0023c12] 吾少信管見。老而彌篤。既言之。難云。將堙 腐方寸。故願憑流颺以託麟翮。厚意垂懷 慧以重釋。稽證周明華辭博贍。夫良玉時
玷。賤夫指其瑕。望舒抱魄。野人睨其缺。豈伊 好辯未獲云。已復進請益之問。庶以研盡 所滯。來告云。三才之論。故當本諸三畫。三畫
既陳中稱君德。所以神致太上崇一元首。若 如論旨。以三畫為三才。則初擬地爻三議天 位。然而遯世無悶。非厚載之目。君子乾乾。非
蒼蒼之稱。果兩儀罔託。亦何取於立人。但爻 在中和。宜應君德耳。又云。惻隱窮博愛之 量。恥惡盡祐直之方。則為上仁上義。便是
許體仁義者為三才尋。又云。僑札未獲上 附。伊顏宜其下麗。則黃裳之人。其猶不及。 雖賾之指高下無准。故惑者未悟也。夫陰陽
陶氣剛柔賦性。圓首方足霄貌匪殊。惻隱恥 惡悠悠皆是。但參體二儀必舉仁義為端耳。 知欲限以名器慎其所假。遂令惠人潔士比
性於毛群。庶幾之賢同氣於介族。立象之意。 豈其然哉。
[0024a03] 又云。已均被同眾復何諱眾同。故當殊其特 靈。不應異其得生。夫特靈之神既異於眾。得 生之理何甞暫同。生本於理而理異焉。同眾
之生名將安附。若執此生名必使從眾。則混 成之物亦將在例耶。又云。謹為垣防猶患踰 溢。況乃罔不設備以充侈志。方開所泰何議
去甚。足下始云。皇聖設候物之教。謹順時之 經。將以反漸息泰。今復以方開所泰為難。未 詳此將難鄙議將譏聖人也。又云。市庖之外
豈無御養。神農所書中散所述。何必以刲刳 為稟和。爓 � 為翼善。夫禋瘞繭栗宗社三 牲。曉薌豆爼以供賓客。七十之老俟肉而
飽。豈得唯陳列草石取備上藥而已。吾所憂 不立者。非謂洪論難持退嫌此事不可頓去 於世耳。又云。天下寧有無形之有。顧此惟
疑宜見正定。尋來旨。似不嫌有鬼。當謂鬼宜 有質得無惑。天竺之書說鬼別為生類故耶。 昔人以鬼神為教。乃列于典經布在方策。鄭
僑吳札亦以為然。是以雲和六變實降天神。 龍門九成人鬼咸格。足下雅秉周禮近忽此 義。方詰無形之有為支離之辯乎。
[0024a24] 又云。後身著戒可不敬與慈護之人深見此 數。未詳所謂慈護者。誰氏之子。若據外書 報應之說。皆吾所謂權教者耳。凡講求至理
曾不析以聖言。多採譎怪以相扶翼。得無似 以水濟水耶。又云。物無妄然必以類感。常 善以救善亦從之。勢猶影表不慮自來。斯言
果然。則類感之物輕重必侔。影表之勢脩短 有度。致飾土木。不發慈愍之心。順時獀狩。 未根慘虐之性。天宮華樂焉賞而上昇。地獄
幽苦奚罰而淪陷。昌言窮軒輊。立法無衡 石。一至於此。且阿保傅愛慎及溷腴良庖提 刀情怵母族彼聖人者。明並日月化開三
統。若令報應必符。亦何妨於教而緘扃羲唐 之紀。埋閉周孔之世。肇結網罟。興累億之 罪。仍制牲牢。開長夜之罰。遺彼天厨甘此芻
豢。曾無拯溺之仁。橫成納隍之酷。其為不然 宜簡淵慮。若謂窮神之智。猶有所不盡雖高 情愛奇想。亦未至於侮聖也。
[0024b13] 足下論仁義則云。情之者少利之者多。言施 惠則許其遺賢忘報在情既少孰能遺賢利之 者多曷云忘報。若能推樂施之士。以期欲仁
之儔。演忘報之意。別向義之心。則義寔 在斯。求仁不遠。至於濟有生之類入無死之 地。慶周兆物尊冠百神。斯旨宏誕非本論所
及。無乃秦師將遁行人言肆乎。豈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