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 Hong Ming Ji 廣弘明集
Scroll 2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廣弘明集啟福篇序卷第二十八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0321b25] 福者何耶。所謂感樂受以安形。取歡娛以悅 性也。然則法王立法周統識心。三界牢獄三 科檢定。一罪二福三曰道也。罪則三毒所結。
繫業屬於鬼王。論其相狀後篇備列。福則四 弘所成。我固屬於天主。道則虛通無滯。據行 不無明昧昧則乘分小大智涉信法。明則特
達理性高超有空。斯道昌明如別所顯。今論 福者。悲敬為初。悲則哀苦趣之艱辛。思拔濟 而出離。敬則識佛法之難遇。弘信仰而登
神。緣境乃涉事情。據理惟心為本。故虛懷不 繫。則其福不迴於自他。倒想未移。則作業有 乖於事用。故綿古歷今相從不息。王者識形
有之非我。興住持於塔寺。餘則困於不足。 多行施以周給。是知為有造業未曰超升。多 由起過重增生死。故云。為有造罪一向須捨。
為有起福雖行不著。由斯意致位行兩分。滯 則增生。捨則增道。道據逆流出凡入聖。福則 順生興倒結業。故啟福本擬歷賢明。
* 梁代弘明集啟福篇錄 王該日燭
* 唐廣弘明集啟福篇第八 (悔罪篇附)
* 北代南晉前秦前燕南燕後秦諸帝與太山 朗法師書 (并答)
* 與林法師書 (晉王洽)
* 南齊皇太子禮佛願疏 (沈休文)
* 捨身願疏 (沈休文)
* 南齊南郡王捨身疏 (沈約)
* 依諸 經中行懺悔願文 (梁高祖)
* 千僧會願文 (沈約)
*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 (梁簡文)
* 八關齋 制序 (并制十條梁簡文)
* 為人造寺疏 (梁簡文)
* 謝勅齎 袈裟啟 (三首梁簡文)
* 為諸寺作檀越願疏 (梁簡文)
* 設無礙福會教 (梁蕭綸)
* 答湘東王書 (梁簡文)
* 與琰法師書 (二首梁簡文)
* 與劉智藏 書 (梁元帝)
* 與約法師書 (沈約)
* 與印闍梨書 (梁劉之遴)
* 與雲僧正書 (梁王筠)
* 與長沙王別 書 (梁王筠)
* 答雲法師書 (梁劉孝綽)
* 北齊武成 帝以三臺為寺詔 (魏收)
* 周明帝立陟屺陟 岵二寺詔
* 北齊遼陽山寺願文 (盧思道)
* 隋高祖為太祖造寺碑詔 (李德珠)
* 隋高 祖於相州戰場立寺詔
* 隋煬帝行道度人 天下勅
* 唐太宗於行陳所立七寺詔
* 周 武帝二教鐘銘
* 唐太宗為戰亡人設齋行 道詔
* 唐太宗大興善寺鐘銘
* 唐太宗度 僧於天下詔
* 唐太宗捨舊宅為寺詔
* 唐 太宗斷賣佛像勅
* 唐太宗為穆后追福手 疏
* 唐東宮皇太子西明寺鐘銘
* 與暹律 師等書 (褚亮)
* 唐太宗造興聖寺詔
北代魏天子招拔珪書
[0322a12] 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承沙聖靈。要須經略 已命元戎。上人德同海岳。神算遐長。冀助威 謀克寧荒服。今遣使者。送素二十端。白氈五
十領。銀鉢二枚。到願納受。
晉天子司馬昌明書
[0322a17] 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承叡德光時。飛聲東 嶽。靈海廣淹。有生蒙潤。大人起世。善翼匡 時。輒申經略。懸稟妙算。昔劉曜創荒戎狄繼
業。元皇龍飛遂息江表。舊京淪沒神州傾蕩。 蒼生荼蓼寄在左袵。每一念至嗟悼。朕心長 驅魏趙掃平燕伐。今龍旗方興剋復洢洛。思
與和上同養群生。至人通微。想明朕意。今遣 使者。送五色珠像一驅。明光錦五十匹。象 牙簟五領。金鉢五枚。到願納受。
[0322a26] 僧朗頓首頓首。夫至人無隱。德生為聖。非 德非聖。何敢有喻。夫曰出家。栖息塵表。慕 靜山林。心希玄寂。靈迹難逮。形累而已。奉被
詔命。慰及應。否大晉重基先承孝治。惠同天 地覆養無邊。願開大乘伸揚道味。僧朗頓首 頓首。
秦天子符堅書
[0322b04] 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大聖膺期靈權超逸。 蔭蓋十方化融無外。若山海之養群生。等天 地之育萬物。養存生死澄神寂妙。朕以虛薄
生與聖會。而隔萬機不獲輦駕。今遣使人安 車相請。庶冀靈光迴蓋京邑。今并送紫金數 斤。供鍍形像綪綾三十匹。奴子三人。可備
洒掃。至人無違。幸望納受。想必玄鑒見朕 意焉。
[0322b12] 僧朗頓首頓首。如來永世道風潛淪。忝在出 家栖心山嶺。精誠微薄未能弘匠。不悟陛下 遠問山川詔命慇懃。實感恩旨。氣力虛微未
堪跋涉。願廣開法輪顯保天祚。僧朗頓首頓 首。蒙重惠賜即為施設。福力之功。無不蒙賴。 貧道才劣不勝所重。
燕天子慕容垂書
[0322b19] 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澄神靈緒慈蔭百國。 凡在含生孰不蒙潤。朕承藉纂統方夏事膺。 昔蜀不恭魏武含慨。今二賊不平。朕豈獲安。
又元戎剋興征掃暴。亂至人通靈隨權指化。 願兵不血刃四海混伏。委心歸誠。久敬何已。 今遣使者。送官絹百匹。袈裟三領綿五十斤。 幸為呪願。
[0322b26] 僧朗頓首頓首。能人御世英規遐邈。光敷 道化融濟四海。貧道忝服道味。習教山林。 豈惟詔旨諮及國難。王者膺期統有六合。大
能并小。自是常倫。若葵藿之傾太陽。飛步之 宗鱗鳳。皇澤載融群生繫仰。陛下高明。何思 不服。貧道窮林。蒙賜過分。僧朗頓首。
南燕天子慕容德書
[0322c04] 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遭家多難災禍屢臻。 昔在建熙王室西越。賴武王中興。神武御世 大啟東夏。拯拔區域遐邇蒙蘇。天下幸甚。天
未忘災。武王即晏。永康之始西傾東蕩。京華 主上播越。每思靈闕。屏營飲淚。朕以無德。生 在亂兵遺民未幾繼承天祿。幸和上大恩神
祇蓋護。使者送絹百匹。并假東齊王奉高山 荏二縣封給。書不盡意。稱朕心焉。
[0322c12] 僧朗頓首。陛下龍飛統御百國。天地融溢皇 澤載賴。善達高鑒惠濟黔首。蕩平之期何憂 不一。陛下信向三寶。思旨殊隆。貧道習定
味靜深山。豈臨此位。且領民戶興造靈剎。所 崇像福。冥報有歸。僧朗頓首頓首。
秦天子姚興書
[0322c18] 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懃神履道飛聲映世。 休問遠振常無已已。朕京西夏思濟大猷。今 關未平事唯左右。已命元戎剋。寧伊洛。冀
因斯會東封巡省。憑靈仗威須見指授。今遣 使者。送金浮圖三級。經一部。寶臺一區。庶望 玄鑒。照朕意焉。
與林法師書
晉王洽
[0323a02] 洽稽首和南。夫教之所由。必暢物之所未悟。 物之所以通。亦得之於師資。雖玄宗冲緬妙 旨幽深。然所以會之者。固亦簡而易矣。是以
致雖遠必假近言以明之。理雖昧必借朗喻 以徵之。故夫始墜之旨。可得之於千載。將絕 之趣。可悟之於一朝。今本無之談。旨略例坦
然。每經明之。可謂眾矣。然造精之言誠難為。 允理詣其極。通之未易。豈可以通之不易。因 廣異同之說。遂令空有之談。紛然大殊。後學
遲疑莫知所擬。今道行指歸通敘色空。甚有 清致。然未詳經文為有明旨耶。或得之於象 外。觸類而長之乎。今眾經甚多。或取譬不遠。
豈無一言昭然易喻。古人有云。聖人之言可 能使人信之不可能。是以徵之於文。未知所 釋。今故諮其數事。思聞嘉誨以啟其疑。洽稽 首和南。
南齊皇太子禮佛願疏
沈休文
[0323a19] 維年月朔日。弟子皇太子諱稽首。和南十 方諸佛一切賢聖。夫至理可祈。必憑誠於正 覺。極妙有感。乃歸仰於真如。然後取證現前。
獲驗茲日。去歲皇帝。暫虧御膳小廢乾行。四 海震遑百司戰竦。諱歷劫多幸夙世善緣。 忝生王家叨守儲嗣。臣子心地倍用焦迫。禁
門旦啟欣問竪之安。寢城扉早闢訪膳夫之 宰。祇樹獨園伏膺下拜。伽藍精舍遶足頂禮。 百神儆衛萬福具臻。曾不信宿聖躬和愈。豈
非三寶之私慈。十號之法力。既而天從心欲 誠願克果。今於崇正殿。奉還法會千僧。仍留 百僧八關行道。又度二士同日出家。惟願藉
此功德。奉資皇帝陛下壽與南山共久。年將 北極俱長。道懋農軒德高堯舜。上界八萬之 劫可期。下方七百之祚未擬。元良之位。長守
膝下之歡。上嗣之所。永保懷袖之愛。以茲法 田奉中宮皇后殿下。福履攸善無思不屆。天 母之德厚載不能加。任姒之盛坤儀寧足匹。
未及諸王妃主宮掖嬪房。未來因緣過去眷 屬。並同茲辰預此慈善。又普為積苦餓鬼受 罪畜生三途八難六道十惡水陸蠢動山藪翾
飛濕生化生有想無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 浣濯。人天攝受幽顯證明。庶憑眾力共相津 濟。謹疏。
捨身願疏
沈氏
[0323b15] 優婆塞沈君。敬白十方三世諸佛本師釋迦 如來安養阿彌陀世尊云云。一切眾聖今日 道俗諸大賢德。夫形非定質。眾緣所聚。四微
不同風大亦異。析而離之本非一物。燕肝 楚膽未足為譬。靜念求我無時可得。而積此 淪昏生生不已。一念儻值曾未移時。障習相
蕩旋迷厥路。橫指空呼。名之為有。豐己傷物 日夜靡休。蓄身外之財。以充其欲。攘非已 之分。用成其侈。豈直溫肌歉腹若此而已
哉。至於積篋盈藏。未嘗登體。溢爼充庖既飫 斯棄。曾不知粟帛所從事非因己。悠悠黔首。
[0323b26] 同有其分。離多共寡猶或未均。我若有餘物 何由足。仁者之懷不應若此。侵他之財世稱 為盜。盜之甚者孰過於斯。幽顯推求無一或
可。君仰藉時來久乘休運。玉粒晨炊華燭夜 炳。自此迄今歷年三十。遂乃服冕榮國裂土 承家。潤盈身已慶流僕妾室非懸磬俸有兼
金。救寒止於重裘而笥委餘襲。冬夜既蒙累 繭。而櫝有嬴衾。自斯已上侈長非一。雖等 彼豪其陋已甚。方諸窶室所邁寔多。悟此非
常事由諸佛。有懷捨散。宜光道場。飢寒困苦 為患乃切。布滿州縣難悉經緣。其當稱力因 事一旦隨年。頭目髓腦誠難輕慕虧已贍物
未易頓行。誓欲廣念深恩積微成著。施路檀 門冀或能踐。以大梁天監之八年歲次玄枵 日殷鳥度夾鍾紀月十八日。在於新所創
蔣陵皇宅。請佛及僧髣髴祇樹。息心上士凡 一百人。雖果謝菴園 飰 非香國。而野粒山蔬 可同屬懕。兼捨身資服用百有一十七種。微
自捐撤。以奉現前眾僧。夫室家患苦刀爼非 切。剃除蕭散形質超然。蠢彼群生咸有佛 性。不因剪削此路莫由。緣業舛互世諦煩記。
變形改飾即事為難。故開以八支導彼清信。 一日一夜同佛出家。本弘外教事非僧法。而 世情乖舛同迷斯路。招屈名僧寘之虛室。主
人高臥取逸閑堂。呼為八關。去之實遠。雖 有供施之緣。而非斷漏之業。約今謹自即朝 至于明旦。排遣俗累一同善來。分留上德
勗成微志。藉此輕因庶證來果。功德之言非 所敢及。
南齊南郡王捨身疏
沈約
[0323c27] 弟子蕭王。上白諸佛世尊道德僧眾。夫色固 無象觸必歸空。三世若假八微終散。雖復迴 天震地之威。窮於寂滅。齊冠楚組之麗。靡救
埃壤。而嗜欲易繁每疚心術捨。施難弘用迷 假照。弟子樹因曠劫嚮報茲生。託景中璇聯 華日釆玉組夙紆蕃麾早建。蘭池紫燕之乘。
擾於外閑。黼帳翠帷之飾。光於中寢。徒以心 源承滯情路未昭。識謝兼忘理慚獨悟。不能 叶調五氣綏御六神。霜暑或褰風露時舛。是
以敷襟上寶栖誠妙覺。敬捨肌膚之外凡百 一十八種。當令經衛夙理府給時順。萬祉雲 翔百妖霧滌。望北極而有恒。瞻南山而同
永。又願宸居納祐則天均慶。少陽分福儷日 承休。儲妃闡膺祥之符。皇支廣惟祺之祚。 敬飾甍崇嚴置寶幄。仰延息心旁旅清信。勗
茲弘誓證其幽疑。庶可以感降禎和招對靈 應。玄塗匪昧。要之無爽
[0324a14] (篇首標列有梁高依諸經行懺願文第六無其文於 下悔罪篇中有梁陳帝依經懺願文應是) 。
千僧會願文
[0324a17] 弟子沈約。上白十方諸佛十方諸大聖今日 見前眾僧。三界非有五陰皆無。四倒十纏共 相和合。一切如電。揮萬劫於俄頃。丘井易淪。
終漂沈於苦岸。迷塗遂遠溺喪忘歸。區區 七尺莫知其假。耳目之外謂為空談。靡依靡 歸不信不受。生靈一謝再得無期。約所以憮
心自惻臨踐非譬者也。至聖凝寂。無迹可尋。 緣應所感事惟拯物。持鉢安行出彼祇樹。不 逾停午以福眾生。芳塵餘法峨然未改。約以
往夏遘罹痾疾。帝上哀矜深垂愍慮。以月次 徂暑日在丙寅。仰會千僧於其私宅。隆慈重 施弗知所限。既已奉祇洪德。又思自罄家
財。一舉盈千力難私辦。稍而後滿事或易充。 草堂約法師於所住山寺為營。八集其一。仰 憑上定林寺祐法主。今月二十九日。第十會
集百僧於所創田廬。福不唐捐。聞之經訓。心 路皎然。又過於此。凡有涓毫應證來業。無巨 無細咸歸聖主。仰願十方共明此誓。豈足少 酬天眷。蓋以微寄誠心云爾。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
梁簡文
[0324b08] 弟子蕭綱。以今日建齋設會功德因緣。歸依 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歸依十方盡虛空 界一切尊法。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聖僧。
竊聞涅槃經言。身如畫水隨畫隨合。是身不 淨九孔常流。凡夫愚人常行味著。愚癡羅剎 止住其中。又如瑞應經言。沙門之為道也。捨
家妻子。捐棄愛欲斷絕六情。守戒無為。其清 淨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一心之道謂之羅 漢。聲色不能染。榮位不能屈。難動如地。以免
憂苦。故知出恩愛獄薄俗為難。善來比丘其 福深重。弟子以此因緣。今日度人出家。願一 切六道四生。常離愛欲。永拔無明根。削遣闇
惑。心修習波若慧。足踐輕輪之光。口說懸 殊之辯。被忍辱鎧。秉智慧刀。乘菩薩車。坐 如來座。結纏披解。頂相光明戒因清白。後報
尊重所有果業皆悉勝出。受持法藏為佛真 子。一切道行皆悉能行。一切大誓不休不息。 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仰願十方盡
虛空界一切尊法。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 聖僧。咸加證明。又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 諸天。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仙。仰願十
方盡虛空界一切聰明正直守護一切善神。 又願今日現前幽顯大眾。咸加證明。今日誓 願使弟子蕭綱得如所願滿菩提願。一切眾 生皆悉隨從。得如所願。願皆禮一拜。
八關齋制序
梁簡文
[0324c05] 夫五宅易昏四流不泊。業動心風情漂愛焰。 自非識達真空。照靈珠於難曉。神緣妙境。蓄 慈根於未化。無以却此四魔登茲十善。今列
筵肅靖高宇閑邃。香吐六銖煙浮五色。目 睹金容耳餐玉韻。無容使情緣異染形不蕭 恭。類倚於鴛宮。同力於羊角。宜制此心蛇 祛
斯醉象。立制如左。咸勉聽思。謹條八關齋制 如左。
[0324c13] 睡眠籌至不覺。罰禮二十拜。擎香鑪聽經三 契一。
[0324c15] 出不請刺。罰禮十拜二。
[0324c16] 出過三契經不還。罰禮十拜三。
[0324c17] 鄰座睡眠維那至而不語者。罰禮十拜四。
[0324c18] 鄰座睡眠私相容隱不語維那者。罰禮十拜 五。
[0324c20] 維那不勤聽察有犯制者。不即糺舉為眾座 所發覺者。維那罰禮二十拜六。
[0324c22] 擎香鑪聽經三契。白黑維那更相糺察。若有 阿隱。罰禮二十拜七。
[0324c24]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