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 Shenzhou San Bao Gan Tong Lu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唐麟德元年終南山釋道宣撰
[0413a05] 自法移東漢教漸南吳。佛像靈祥充物區宇。 而群錄互舉出沒有殊。至於瑞跡蓋無異也。 今依敘列而罕以代分。何者或像陳晉代而
曆表隋唐。或感化在人而迹從倚伏。故不 獲銓次於錄而辯集之。
* 東漢 頟 陽畫釋迦像緣一
* 南吳建鄴金像從地出緣二
* 西晉吳郡石像浮江緣三
* 西晉泰山七國金像瑞緣四
* 東晉楊都金像出渚緣五
* 東晉襄陽金像遊山緣六
* 東晉荊州金像遠降緣七
* 東晉吳興金像出水緣八
* 東晉會稽木像香瑞緣九
* 東晉吳郡金像傳真緣十
* 東晉東掖門金像出地緣十一
* 東晉徐州太子思惟像緣十二
* 東晉廬山文殊金像緣十三
* 元魏涼州石像山裂出現緣十四
* 北涼河 西 王南崖素像緣十五
* 北涼沮渠丈六石像現相緣十六
* 宋都城文殊師利金像緣十七
* 宋東陽銅像從地出緣十八
* 宋江陵金像出樹光照緣十九
* 宋浦中金像光現及出緣二十
* 宋江陵上明澤中金像緣二十一
* 宋荊州壁畫像塗却現緣二十二
* 宋江陵小金像誓志緣二十三
* 宋湘州桐盾感通作佛光緣二十四
* 齊番禺石像遇火輕舉緣二十五
* 齊彭城金像汗出表祥緣二十六
* 齊楊都觀世音金像緣二十七
* 梁荊州優填王栴檀像緣二十八
* 梁楊都光宅寺金像緣二十九 (剡縣石像附)
* 梁高祖等身金銀像緣三十
* 元魏定州金觀音像高王經緣三十一
* 陳重雲殿并像飛入海緣三十二
* 周晉州靈石寺石像緣三十三
* 周宜州北山鐵磺石像緣三十四
* 周襄州峴山華嚴行像緣三十五
* 隋蔣州興皇寺焚像移緣三十六
* 隋釋明憲五十菩薩像緣三十七
* 隋京師日嚴寺瑞石影像緣三十八
* 隋邢州沙河寺四面像緣三十九
* 唐坊州石像出山現緣四十
* 唐簡州佛跡神光照緣四十一
* 唐涼州山出石文有佛字緣四十二
* 唐渝州相思寺佛跡出石緣四十三
* 唐循州靈龕寺佛跡緣四十四
* 唐撫州降潭州行像緣四十五
* 唐雍州藍田金像出石中緣四十六
* 唐雍州鄠縣金像出澧緣四十七
* 唐沁州像現光明常照林谷緣四十八
* 唐岱州五臺山像變聲現緣四十九
* 唐遼口山崩自然出像緣五十
[0413c02] 初案南齊王琰冥祥記。云漢明帝夢見神人。 形垂二丈。身黃金色。項佩日光。以問群臣。或 對曰。西方有神。其號曰佛。形如陛下所夢。
得無是乎。於是發使天竺。寫致經像表之中 夏。自天子王侯。咸敬事之。聞人死精神不滅。 莫不懼然自失。初使者蔡愔將西域沙門迦
葉摩騰等。齎優填王畫釋迦倚像。帝重之。如 夢所見也。乃遣畫工圖之數本。於南宮清涼 臺及高陽門顯節壽陵上供養。又於白馬寺
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之像。如諸傳備載。
[0413c12] 二吳時。於建鄴後園平地。獲金像一軀。討 其本緣。即周初育王所造。鎮於江府也。何以 知然。自秦漢魏未有佛法。江南何得有像埋
瘞于地。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於圊 廁令執屏籌。至四月八日。皓如廁戲曰。今 是八日浴佛時。遂尿像頭上。尋即通腫。陰處
尤劇。痛楚號呼。太史占曰。犯大神所致。便遍 祀神祇卒無應効。妓女中素有信佛者曰。佛 為大神。陛下前穢之。今可請也。皓信之。伏枕
歸依。有頃便愈。遂以馬車迎沙門僧會入宮。 以香湯洗像慚謝。重修功德送於建初寺云。
[0413c23] 三西晉愍帝。建興元年。吳郡吳縣松江滬瀆 口漁者萃焉。遙見海中有二人現浮遊水上。 漁人疑為海神。延巫祝備牲牢以迎之。風濤
彌盛駭懼而返。復有奉五斗米道黃老之徒 曰。斯天師也。復共往接。風浪如初。有奉佛居 士。吳縣華里朱膺。聞之歎曰。將非大覺之垂
降乎。乃潔齋共東雲寺帛尼及信佛者數 人至瀆口。稽首延之風波遂靜。浮江二人隨 潮入浦。漸近漸明。乃知石像。將欲捧接。人力
未展。聊試擎之。飄然而起。便舉還通玄寺。 看像背銘。一名惟衛。二名迦葉。莫測帝代。 而辭迹分明。舉高七尺。施設法座。欲安二
像。人雖數十而了不可動。復重啟請欻然 得起。以事表聞。朝庭士庶歸心者十室而 九。沙門釋法淵來自西域。稱經記東方有
二石像。及阿育王塔有供養禮覲者。除積劫 罪云。又別傳云。天竺沙門一十二人送像至 郡。像乃立水上不沒不行。以狀奏聞。下勅聽 留吳郡
(見高僧傳及旌異記等) 今京邑咸陽長公主聞斯 瑞迹。故遣人往通玄寺圖之。在京起模方欲 顯相云。
[0414a15] 四西晉泰山金輿谷朗公寺者。昔中原值亂 永嘉失馭。有沙門釋僧朗者。姓李。冀人。西 遊東返。與湛意兩僧俱入東岳。卜西北巖以
為終焉之地。常有雲廕。士俗咸異。其禎感 聲振殊國端居卒業。于時天下無主英雄負 圖。秦宋燕趙莫不致書崇敬。割縣租稅以崇
福焉。故有高麗相國胡國女國吳國崑崙北 代七國所送金銅像。朗供事盡禮每陳祥瑞。 今居一堂門牖常開鳥雀莫踐。咸敬而異
之。其寺至今三百五十許歲。寺塔基構如其 本焉。隋改為神通道場。今仍立寺。
[0414a26] 五東晉成帝咸和中。丹陽尹高悝。往還帝闕 每見張侯橋浦有異光現。乃使吏尋之獲金 像一。西域古制光趺並缺。悝下車載像。至長
干巷口。牛不復行。悝止御者。任牛所往。遂徑 趣長干寺。因安置之。揚都翕然觀拜。悟者 甚眾。像於中宵必放金光歲餘。臨海縣漁人
張侯世於海上見銅蓮花趺丹光遊泛。乃馳 舟接取。具送上臺。帝令試安悝足。恰然符 合。久之有西域五僧振錫詣悝云。昔遊天竺。
得阿育王像。至鄴遭亂藏于河濱。王路既通 尋覓失所。近感夢云。吾出江東為高悝所得。 在阿育王寺。故遠來相投。欲一禮拜。悝引
至寺。五僧見像歔欷涕泣像為之放光。照于 堂內及遶僧形。僧云。本有圓光今在遠處。 亦尋當至。五僧即住供養。至咸安元年。南
海交州合浦採珠人董宗之每見海底有光浮 于水上。尋之得佛光。以事上聞。簡文帝勅 施其像。孔穴懸同光色無異。凡四十餘年。東
西祥感光趺方具。此像花臺有西域書。諸來 者多不識。唯三藏法師求那跋摩曰。此古梵 書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時凡官寺沙門
慧邃。欲求摹寫。寺主僧尚恐損金色。語邃曰。 若能令佛放光迴身西向者。非余所及。邃至 誠祈請。中宵聞有異聲。開殿見像。大放光明。
轉坐面西。於是乃許模之。傳寫數十軀。所 在流布。至梁武帝於光上加七樂天并二菩 薩。至陳永定二年。王琳屯兵江浦。將向金陵。
武帝命將泝流。軍發之時。像身動搖不能自 安。因以奏聞。帝檢之有實俄而鋒刃未交。琳 眾解散單騎奔北。遂上流大定。故動容表之。
天嘉之中東南兵起。帝於像前乞願。兇徒屏 退。言訖光照階宇。不久東陽閩越皆平。 沙門慧曉長干領袖。行化所及事若風移。乃建
重閣故使藻畫窮奇登臨極目。至德之始加 造方趺。自晉迄陳五代王臣莫不歸敬。亢旱 之時。請像入宮。乘以帝輦。上加油覆。僧為
雨調中途滂注。常候不失。有陳運否亟涉訛 謠。禎明二年像面自西。雖正還爾。以狀上 聞。帝延入太極設齋行道。其像先有七寶冠。
飾以珠玉。可重三斤。上加錦帽。至曉寶冠 掛于像手。錦帽猶在頭上。帝聞之燒香祝 曰。若國有不祥。還脫實冠用示徵咎。仍以
冠在首。至明脫掛如昨。君臣失色。及隋滅陳。 舉國露首面縛西遷。如所表焉。隋高聞之。勅 送入京大內供養。常躬立侍。下勅曰。朕年老
不堪久立。可令右司造坐像形相。使同其立 本像。送大興善寺。像既初達殿大不可當陽。 乃置北面。及明乃處正陽。眾雖異之還移北
面。至明還南如初。眾咸愧謝輕略今見在圖 寫殷矣。余摭採眾傳記。合成此錄。有未廣 者。庶知非加飾焉。
[0414c19] 六東晉孝武。寧康三年。四月八日。襄陽檀 溪寺沙門釋道安。盛德昭彰聲振宇內。於郭 西精舍鑄造丈八金銅無量壽佛。明年季冬
嚴飾成就。晉鎮軍將軍雍州刺史郄恢之創 莅襄部贊擊福門。其像夜出西遊萬山。遺示 一跡印文入石。鄉邑道俗一時奔赴。驚嗟迎
接還本供養。復以其夕出住寺門。眾咸駭異。 恢乃改名。金像寺至梁普通三年四月八日 下勅於建興苑鑄金銅花趺。高五尺九寸。廣
九尺八寸。莊嚴既訖。沂流送之。以承像足。立 碑頌德。劉孝儀文。蕭子雲書。天下稱最。碑見 在。逮周武滅法建德三年甲午之歲。太原公
王秉為襄州刺史副鎮將上開府長孫哲志 不信法。聞有靈感先欲毀除。邑中士女將廢 僧尼。聞欲除滅哀號盈路。哲見道俗歎惜瞋
怒彌盛。逼逐侍從速令摧碎。先令一百人 以繩繫頸。挽牽不動。哲謂不用心杖監事者 加一百牽之如初。又加三百不動如故。哲怒
逾壯。又加五百牽引方倒。聲振地動。人皆悚 慄。哲獨喜勇。即令融毀。揚聲自快便馳馬欲 報刺史。纔可百步堛然落地。失音直視四肢
不舉。至夜便死。道俗唱快。當毀像時於腋下 倒垂衣。內銘云。晉太元十九年。歲次甲午月 朔日次。比丘道安於襄陽西郭造丈八金像
一軀。此像更三周甲午百八十年當滅。後計 年月興廢悉符同焉。信知印手聖人誠無虛記 云。今本所住名啟法寺。所履之石人鑿取之。
今見存焉。初隋末分崩方隅守固。襄陽留 守竇盧褒權據一部屬王世充。有啟法寺憲 法師者。為士俗所重。數諫竇君令投唐國。竇
不從。憲與士俗內外通使。京輔遂發兵至 襄陽。竇固守三度。兵至屠城不陷。後知憲情 遂殺之。憲臨終語弟子蘇富婁曰。我與汝父
見毀安師金像。自爾已來遺迹不嗣。我死後 可依造之。及武德四年。官軍圍急。竇降方恨 不取憲計。枉殺苛酷斯即於國有功無人申
者。城平富婁便從俗服。憲有衣資什物。並 婁鳩捨。乃有心擬造像。不知何模樣。遂夢見 婆羅門僧指畫其相。并訪古老亦有畫圖。即
依模鑄一冶便成無有缺少。當鑄像時。天陰 雲布雨花如李遍一寺內。富婁性巧財用自 富。又於家內造金銅彌勒像高丈餘。後又夢
憲令其更造佛像。乃於梵雲寺造大像高五 十九尺。事如別顯。昔隋初秦孝王俊曾鎮襄 部。聞安師古像形製甚異。乃遣人圖之。於長
安延興寺造之。初鑄之夕。亦感天樂天花等 相。今見在 (即今永泰寺改名萬善寺也) 。
[0415b08] 七東晉穆帝。永和六年歲次丁未。依勘長曆 乃三年也。二月八日夜有像現于荊州城北。 長七尺五寸。合光趺高一丈一尺。皆莫測其
所從也。初永和五年。廣州商客下載欲竟恨 船輕。中夜覺有人來奔船。驚共尋視了無所 見。而船載自重不可更加。雖駭其異而不測
也。引邁利涉恒先諸航。不久遂達渚宮。纔 泊水次。夜復覺人自船登岸。船載還輕。及 像現也。方知其非時。大司馬桓溫鎮牧西 陝 。
躬事頂拜傾動邦邑。諸寺僧眾咸競迎引。鏗 然不動。有長沙太守江陵膝畯 (一云滕含) 以永和 二年。捨宅為寺額表郡名。承道安法師襄川
綜領。請一監護。安謂弟子曇翼曰。荊楚士庶 始欲信法。成其美者非爾誰歟。爾其行矣。翼 負錫南征諦搆一載。僧宇雖就而像設弗施。
每歎曰。育王寺像隨緣流布。但至誠不極何 憂不垂降乎。及聞荊城像至。欣感交懷曰。斯 像余之本誓也。必歸我長沙。固可以心期。難
以力致。眾咸僉曰。必如所言驗之非遠翼 燒。香禮拜請令。弟子三人捧之颯然輕舉遂 安本寺。道俗慶悅。至晉簡文咸安二年始鑄
華趺。晉孝武帝太元中。殷仲堪為刺史。像於 中夜出寺西門。邏者謂人。問而不答。以刀擊 之鏗然。視乃像也。刀擊胸處文現於外。有
罽賓僧伽難陀禪師者。多識博觀從蜀來荊。 入寺禮像。歎咽久之。翼問其故。答曰。近天竺 失之。如何遠降此土。便勘年月悉符同焉。
便看像光背有梵文曰。阿育王造也。時聞此 銘更倍欽重。曇翼興念致應之驗也。及病將 棘。像光忽逝。翼曰。佛示此相。病必不損。光
往他方復為佛事。旬日而終。後僧擬光更鑄。 今者宋孝武時像大放光。江東佛法一期甚 盛。宋明帝太始末。像輒垂淚。明帝尋崩。嗣
主狂勃。便有宋齊革運。荊州刺史沈悠之。 初不信法沙汰僧尼。長沙一寺千有餘僧。應 還俗者將數百人。舉眾遑駭長幼悲泣。像為
流汗五日不止有。聞於沈沈。召寺大德玄暢 法師訪問所以。暢曰聖不云遠無幽不徹。去 來今佛佛佛相念得無。今佛念諸佛乎。欲
請檀越不信之心。故有斯應。問出何經。答 出無量壽經。悠之取經尋之殊悅。即停沙 汰。齊永元二年。鎮軍蕭頴胄與梁高共荊州
刺史南康王寶融起義時像行出殿外將欲下 階。兩僧見而驚喚。乃迴入殿。三年頴胄暴亡。 寶融亦廢而慶歸高祖。梁天鑒末。寺主道嶽
與一白衣淨塔邊草次。開塔戶乃見像繞龕 行道。岳密禮拜不令泄言。及大開堂像亦在 座。梁鄱陽王為荊州。屢請入城建大功德。及 病迎之。倍 [打-丁+罡]
不起少日而薨。高祖昔在荊 州。宿著懇誠屢遣上迎。終無以致。中大通 四年三月。遣白馬寺僧璡主書。何思遠齎 香花供養具申丹款。夜即放光似隨使往。明
旦承接還復留礙。重謁請祈方申從往。四眾 戀慕。送至江津。至二十三日屆于金陵。去都 十八里。帝躬出迎。竟路放光相續無絕。道
俗欣慶嘆未曾有。留殿三日竭誠供養 (一云停中 興寺) 設無遮大齋二十七日。從大通門出入同 泰寺。其夜像大放光。勅於同泰寺大殿東北
起殿三間兩廈。施七寶帳座以安瑞像。又造 金銅菩薩二軀。築山穿池奇樹怪石飛橋欄 檻夾殿兩階。又施銅鑊一雙。各容三十斛。
三面重閣宛轉玲瓏。中大同二年三月。帝幸 同泰設會開講。歷諸殿禮黃昏始到瑞像殿。 帝纔登階像大放光。照竹樹山水並作金色。
遂半夜不休。及同泰被焚。堂房並盡。唯像所 居殿存焉。
[0416a16] 太清二年。像大流汗。其年十一月。侯景亂階。 大寶三年賊平。長沙寺僧法敬等迎像還江 陵復止本寺。後梁大定七年。像又流汗。明年
二月中宗宣帝崩。天保三年。長沙寺延火所 及。合寺洞然煙焰四合。欲救瑞像無方轉移。 此像由來舉必百人。爾日六人便起。天保十
五年。明帝延像入內禮懺冥感。二十三年 帝崩。嗣主蕭琮移像於仁壽宮。又大流汗。廣 運二年而梁國亡滅。開皇七年。長沙寺僧法
籍等。復迎還寺。開皇十五年。黔州刺史田 宗顯至寺禮拜。像即放光。公發心造正北大 殿。一十三間。東西夾殿九間。彼運材木在
荊上流五千餘里。斫材運之至江散放。其木 流至荊州。自然泊岸。雖風波鼓扇終不遠去。 遂引上營之。柱徑三尺。下礎闊八尺。斯亦
終古無以加也。大殿以沈香帖遍。中安十 三寶帳。並以金寶莊嚴。乃至榱桁藻井無非 寶花間列。其東西二殿瑞像所居。並用檀
怗。中有寶帳花炬。並用真金所成。窮極宏 麗天下第一。大業十二年。瑞像數汗。其年朱 粲破掠諸州。來至荊邑營于寺內。大殿高臨
城北賊上殿上射。城中留守患之。夜以火箭 燒之。城中道俗悲悼瑞像滅矣。其夜不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