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an Jin Wenji 鐔津文集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鐔津文集卷第五
東山沙門契嵩



禮樂

[0667c25] 王道王道非禮 禮樂王道所以 生成因人
為政禮樂人情莫不 禮樂人情莫不人情 莫不男女 (一本) 人情莫不
人情莫不喜怒 人情莫不 理則王政王政
所以接人 和氣宮商角徵羽五者金石 絲竹
非得而已 聖人 盛德然則無禮
其所 非得其實作者非得在乎人和
在乎五禮 至於無為動植 鳳凰孔子
叔孫
王道所以 () 不至於
至聖禮樂 人民禮樂不以 不以相勸
是故上行宗廟 所以朝覲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教養軍旅所以所以 哭泣所以
發音 聖人作樂盛德 沈重廣大
和緩 勁急 律呂陰陽八風
萬物 移風易俗先王作樂



[0668b14] 在乎君子 不苟小人不苟 何必
何必苟且 爭奪堯舜之所以 至誠天下聖人其所
(一本) 天下正則正用天地 神妙
萬物萬物 聖人大有 天道人道
聖人天道人道不見所見不見聖人 人稱所以
所以死生四岳十二牧 有子 有子不足在位
天下賢人 天下為公天下 聖人
天地人鬼神是故聖人 (聖人君子) 四時不若
我有 堯舜政治所以用人所以 無妄五刑所以
過失五禮所以正人 恭敬不怠所以 所以太上治道所以
大德時宜所以 不公禪讓
氣力當是時不可 不可道者



[0668c23] 天下舉則有所 () 有所有所有所
是非其事萬端有所天權 可以行權 不以
不以 湯武 其所大權
所以大中天下 其所天下有道 其所天下無道聖人
天下 反義而後
不義得以 不義得以是故文武周公
聖人不苟大權 大權不苟大位 天下家傳
天下天下人從 詩曰反而
君子以是不亦 因之作勢 人資以為 ()
夷王諸侯可謂不足隱公千乘之國可謂 不足齊桓公自誇可謂 周公可謂
故道待人

賞罰

[0669a28] 賞罰王道賞罰王道聖王 道行公私賞罰善惡賞罰以資喜怒之所以天下
之所以天下天下不亦天下不亦賞罰天下 天下王政所以善惡
天下不可天下不可 賞罰所以為政近乎近乎有喜
至公高明不可賞罰 之至洪範無有
無有作惡 賞罰賞罰出於 以致天下
罰則在乎 眾人無常利害 推移
古人牛馬 不可賞罰 行道大權不可賞罰
須臾 征伐出於諸侯 政令出於大夫
春秋諸侯專征春秋春秋諸侯 春秋與其諸侯賞罰 大夫春秋春秋大夫
春秋與其大夫賞罰 所以賞罰子曰 春秋聖人春秋所以後世 賞罰

教化

[0669c02] 禮義習尚 不正是故禮義
習尚天下不可百姓不可天下百姓教化教化高下聖人
教化 民俗禮義 朝廷國家天下詩曰周道
君子小人其所 四體四體不理 氣脈所生正則
所見是故 禮義而後
淫風 可以湯誥 萬方有罪
人從所謂 後世不治其所 不正
人犯中正教化 自然影響形聲
() 及其不順 影響是故君子 政治

刑法

[0670a01] 問曰古法 世法滿何故刑法
刑法何謂 本末政教刑法 甚而
不識政教 之所以盡言
自古聖人 所生 孝弟澤梁交通相爭
欺負十一奉公哀樂 舊俗號令以定刑法以防
坐法聖人使 如此不以 蒼梧殺人
下車左右罪人不順 何以堯舜堯舜 是以
兩國文王文王 既而不明使 由是夫人愛好
苟同安樂 族類美稱恝然 從而不能如此
聖人之所以教化 政教 政教刑法君子不得
孔子 有恥且格 無恥上古一切
不知不知法則 其後 五刑五刑
肆赦後世刑名不可勝數 本末韓非
商鞅 滅亡不暇以至尚可一世柰何
僥倖文法淺深刑罰 輕重先王所以及其 先王所以及其
非特所以人生非特 所以人生是故君子刑法 不重可謂
適時 刑法不能 教化教化今世
殺人時而
道德不患不速政教不患詩曰伐柯 伐柯不遠伐柯
不遠孔子 流行政教 漢文帝政務寬厚
過失告訐 廷尉持法於是刑罰 四百天下唐太宗禍亂
治天下輔相 王道天下大治正觀三十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