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an Jin Wenji 鐔津文集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鐔津文集卷第十
東山沙門契嵩



祕書

[0697b07] 月日沙門 遺書 百餘相稱
西行丞相此道惟恐不盡 丞相 聖人之至道行不以
天下親疎不以忠孝勢利 可親堯舜 在乎
聖人所以天地聖人發明所以 皇極中庸喜怒哀樂之中 天下大本
天下達道堯舜所以道者 聖人 孔子大道
後世忠孝忠孝 勢利忠孝漫漶天下忠誠不苟柰何與其混淆一世
豈能自白 相類不復 蕩然不復
毅然持論 自得高遠
先生存心
安能大聖大賢相會 至公治天下本原 其所以為教化功德


校書

[0697c11] 月日沙門足下 手筆謙謙相識何人 幸甚幸甚自度
聖人 儒術有所當世 不以 以為
雖然綢繆朋友 未嘗 豈能
自得上人 佛教人為有益隨時 窺見聖人
深心如是之至不待相識 識度盡心 相與相愛
有道 祕書區區寧可默默 佛道不可
盡性使死生變化 三皇五帝未始經營 世間擬議治世使
慈心國家 五戒十善五常仁義一體 異名有為古今
不及因之云云嗟乎以為善言
顏子善言拳拳 服膺不敢聖賢如此 而後不能悖亂
破家亡國善道 如此何以後世嗚呼使後世 不盡校方國家
為政堯舜 不亦臨風

章表祕書

[0698a19] 月日沙門足下 意義窺見 河海
令人驚愕今世 無有相識 不肖枯槁
往來識度見遠他日 其所
用心聖賢事業為己任意義 可信可行拳拳服膺不暇
山林默默自守 可言有志 君子
自得自得其所無不 所謂道者仁義仁義出乎人生莫不有性其所不至於仁義
自得不正 其所以為 聖賢聖者
學而及其至於仁義 有所自得
韓子所謂仁義視乎 大發掀天
日月不謂

祕書

[0698b20] 名儒足下風調 喬木高不可攀
相與聖賢 野人貧道
聖道 所以二教聖人 世俗虛名
大凡不敢 聖人之至 病夫名作
文字 不能復刊 石刻世俗終日洋洋以為
貧道不得 區區 賢者不敢
今天大明通知 南宗正法自棄草莽不能 以上
不肖諸君 佛教天地神明不然
寄迹文字見教不敢 一一

著作

[0698c19] 著作執事獨秀 意義思慮一舉 發揮聖人盛德大業
終日愛慕 所能何以降服降服 不知幾千百年近世
好事者大都 十年獨秀 不分
一旦執事 傳聞 來往獨秀遭遇執事
由此感慨古今 草莽不如 才識無知庸俗上下假如
學者 嗟乎不樂道人執事稱揚
執事心量倜儻過於使執事 位於朝廷天下沈淪 不得執事
古者顏子後代歌頌聖賢萬世不休執事 不已歌頌執事
洋洋四海不已獨秀 詞句

員外

[0699a18] 員外足下前日 所居新園先父 公論當時倉卒
不暇接見等閒 果然驚怪日來不能
嗟乎忠孝何故忽然 其所如此其先 骸骨故里
拳拳造次遺訓終身豈不身長 南人質直可愛
故地子孫故舊 忘本嗚呼 地神使今日明日
子孫便將相孝子父母 子孫萬萬讀書 道義
孟子孝子不忍 暴露至于三代惟恐貴賤 禮經喪葬有節山川
以為富貴為此陰陽 禍福鼓動世俗世俗汲汲 不顧修德紛紛
聖賢 周公為人子孫
大業天下萬世無比祖宗累代 積德子孫忠孝 仁義有所勉力陰陽家
留意節操 古人有所虧損不敢 默默可否異見
果行相見

祕書

[0699b25] 校正足下 七月 相接往來
稱道所以未嘗 不足聞達山林不齒云云足以
樹立孜孜不得如此 道德正子為政孟子 千里善來
告之正子豈直 千里天下善人 有所所謂
五千發明 不敢 執事相見 保衛

上蔡侍郎

[0699c13] 知府侍郎 潤州請召 禪院住持二十
道德器識 然而教法 侍郎西付託 頹風
弘獎 惟恐不勝塵累高明 無任感激之至

通判

[0699c23] 自大移文名山 驚惶 無狀伏惟
九流以為西
伏惟

尊宿

[0700a03] 之上愚冥 某人聖法
道力汲引無狀 披露

檀越

[0700a11] 某人道義佛乘外護清規
難思面敘

起程申狀

[0700a17] 知府侍郎 禪院住持感愧月初 潤州參見在即

杭州知府侍郎

[0700a21] 雨露 樞機坐鎮 伏惟知府侍郎藝苑儒生
聖人閫奧文章師宗 發揮增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