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 Yi Lun 折疑論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折疑論卷第三金臺大慈恩寺西域師子比丘述註
評議第九 (此篇評論禮儀之節。故曰評儀)
[0806b14] 客曰。黃帝垂衣而縉紳之服備 (留於世間而化利天下也。故衣冠 始治於黃帝) 。
[0806b16] 素王制禮而曲躬之貌形焉 (素空也。言孔子有君師之德。無君師之位。
左傳序云。夫子作春秋為素王。左丘明傳春秋為素臣。故禮樂始興於孔子) 。
[0806b18] 服為三德之初 (孝經云。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非先王之法言不 敢道。三德惟服最先。故曰初) 。
[0806b20] 貌列五事之首 (尚書云。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註云。貌曰恭。言曰
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又。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五事惟貌最先。故曰首) 。
[0806b22] 子路遇難不忘結纓 (纓繫冠之帶也。子路遇衛太子難。結纓正冠而死雖困而不廢 其冠冕) 。
[0806b24] 原憲雖貧不離華冕 (原憲魯人。貧居破屋常戴其冠。子貢過之曰。病甚憲曰。吾聞無 財為貧。道不行為病吾貧也。非病也) 。
[0806b26] 今之沙門。剃鬚髮衣緇袍 (衣音義穿也。緇黑色。袍大衣也) 。
[0806b27] 外無跪起之儀。內絕溫恭之禮。先王之制。得 不違乎
(外於君王處。無跪拜之禮儀。內於父母處。無溫和恭敬之禮貌。將其古先哲王制作之法不行。 焉得不違背乎) 。
[0806c01] 妙明曰。甚矣子之不達也 (其過也。此責客問。甚不通達於理也) 。
[0806c02] 古者蛇身虎鼻之君。牛首龍鱗之聖 (伏羲蛇身龍麟。禹王虎 鼻。神農牛首。皆聖君也) 。
[0806c04] 啖羶飲臭 (啖食也。羶腥也。臭肉之壞也。燧人氏以前無火。人以生肉新血而為食。今祭祀用牲然) 。
[0806c05] 衣羽衣皮 (衣俱去聲。黃帝已上未有衣服。皆用禽獸毛羽皮為衣) 。
[0806c06] 夏則居橧巢 (橧音曾。鳥巢也。上古聖人無屋。夏則居鳥巢) 。
[0806c07] 冬則居營窟 (營造作也。冬則居造作窟穴而住) 。
[0806c08] 道崇質朴 (論道也則崇敬) 。
[0806c09] 德尚清虛 (論德也。則尊尚於清虛無為也) 。
[0806c10] 未知溫恭跪起之儀。不識章甫縉紳之美 (章甫禮冠) 。
[0806c11] 故宓羲被髮而足不躡履 (被髮跣足) 。
[0806c12] 神農露頂而首不加冠 (頭無冠冕) 。
[0806c13] 當是時。豈有簪纓冕服之飾也哉 (結上文。皆是聖德之君。無 為之道。化利天下。焉有簪纓冕袞服而為莊飾也哉) 。
[0806c15] 而六經諸子稱其至德。未聞以冠冕之闕。責 其非理也。昔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舜冠何冠 (冠上 去聲。下平聲。問舜帝戴何冠也) 。
[0806c18] 孔子不對。公曰。寡人有問。吾子不對。其意 何耶 (寡少也。此國君謙辭。言少德也) 。
[0806c20] 孔子曰。以公之問不及於大。方思其所對而 對之 (子曰。因見公問其語不大。方纔思其所對之辭) 。
[0806c22] 公曰奚為非大 (公言。何為不大) 。
[0806c23] 孔子曰。舜之為君也。其德好生而惡殺 (惡音誤嫌 也。舜為君。以德化民。好愛生成嫌惡殺戮) 。
[0806c25] 其政任賢而去不肖 (去上聲。不肖不賢也。行政則選任賢德。去其不賢) 。
[0806c26] 明並日月 (德明比竝如日月也) 。
[0806c27] 化行若神 (風化大行。感應如神) 。
[0807a01] 龜鳳呈祥。麟龍叶瑞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王者之嘉瑞。國有聖王則現) 。
[0807a02] 公獨以冠冕而問。故非大也 (若冠冕之問。不是國政之大事也) 。
[0807a03] 夫如是則道德禮樂。在乎人之所為也 (蓋道德禮樂。 皆在當時人君之所作為也) 。
[0807a05] 非章甫冠冕之所致也。老子云。失道而後德 (道自然也。德猶得也。道衰以德化之。故失道而後德) 。
[0807a07] 失德而後仁 (仁者有愛利之心。故德衰以行仁。故曰失德而後仁) 。
[0807a08] 失仁而後義 (義者有斷制之心。仁心衰而以行義。故曰失仁而後義) 。
[0807a09] 失義而後禮 (禮者有強民之意。由義衰而用禮故曰失義而後禮) 。
[0807a10]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言禮者。非合無為之道也。故老子所謂禮 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言不務其內而修飾其外。故禮則出乎人偽也)
。
[0807a12] 是以聖德之君。用無為之道。化利天下 (上古有道。聖
德之君用無作無為之道。化美於天下。由道亡德失而後尚仁至於仁亡而義失。又則尚其禮也。故老子所言禮者。 身外莊飾之虛偽也) 。
[0807a15] 奚拘於禮節乎 (何拘執於禮貌小節之莊飾者乎) 。
[0807a16] 禮者敬而已矣 (禮者恭敬之儀已矣) 。
[0807a17] 敬在乎心 (故敬之禮出乎本心) 。
[0807a18] 而非在乎冠冕也 (不是冠冕能生敬禮也) 。
[0807a19] 夫聖人之道。豈直局於儀飾而已矣 (夫上古聖君。用敦德 賢朴行道以化民。豈直以局在冠冕儀飾而已矣) 。
[0807a21] 故孔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 鐘鼓云乎哉 (敬而將之以玉帛則為禮。和而發之以鐘鼓則為樂。若遺其本而專其末。豈禮樂之
謂哉) 。
[0807a24] 禮主敬。非但崇於玉帛。所貴乎安上治民也 (禮所以辯上下定民治。故安上治民莫加於禮) 。
[0807a26] 樂主和。非獨在於鐘鼓。所貴乎移風易俗也 (樂所以在治而和民聲故移風易俗莫加於樂) 。
[0807b01] 故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君子者成德之稱。不以微小之知。可 許受之以大也) 。
[0807b03] 然聖人所制歷代服飾。以中國之民。行中國 之禮者。雖不可廢也 (黃帝制衣服。周公制禮樂。以此莊飾。化利中國之民。行中
國之禮。然雖不可以廢之) 。
[0807b06] 而為離塵之士。蹈象外之高行者。又奚能倣 之哉
(蹈高蹈也。倣者詩角弓章云爾之教矣。民胥効矣註曰。王位在德。元風俗之樞機也。教則民効其甚速。
若離塵寰之高士。萬象之外而行高遠之行。又何直用倣効此曲躬冠冕之禮以局哉) 。
[0807b09] 且酈生長揖於帝高 (漢高祖嘗詔秦之隱士酈生名食其至賜晏。罷已見侍女為帝洗
足。以帝不重賢。遂不拜長揖而曰。謝筵中之正座食音異其音基) 。
[0807b11] 許由拒命於帝堯 (莊子讓王篇。堯讓天下與許由。由拒命不至) 。
[0807b12] 河上坐見漢文 (列僊傳。漢文帝好道德嘗使使問義於河上公。公曰。道高德貴。不可遙聞。 後帝親幸其庵。河上坐見於帝) 。
[0807b14] 諸葛臥傲先主 (史記。諸葛孔明隱居南陽草廬。徐庶薦於先主。先主往見。孔明睡而不起) 。
[0807b15] 斯皆道光四海。德被諸方。自古稱之。以為高 尚 (尚猶上也) 。
[0807b17] 亦未見以跪起之闕。責其非儀也 (闕少也。此標前之所問。謂 已上數人亦未見跪起之闕少責其非儀也) 。
[0807b19] 今之沙門。道崇敦信。志慕無為 (今之僧人。習佛祖之風。道 崇高遠而敦厚信實。決志深慕無為之道) 。
[0807b21] 內不禮家君 (家君父也) 。
[0807b22] 外不拜人主 (人主者國王也) 。
[0807b23] 方河上之輩。亦以類矣 (有德高僧比河上之等輩。亦皆同類矣) 。
[0807b24] 以此觀之。自古賢德猶有高居井里嘯傲雲 山
(孟子。九百畝為井田五隣為里。歷觀古之賢人德士慕其道也。或高隱於井里。或嘯傲避世而隱雲山之間) 。
[0807b26] 天子莫得而臣。王侯莫得而友 (禮記。儒行篇曰。儒有上不臣天子。
下不事諸侯。莊子。天道篇曰。曾子居衛。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反。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忘心矣) 。
[0807c01] 禮義制度不可得而拘也 (結上文天子莫得臣諸侯不得友者之意。豈可拘 於禮儀制度也哉) 。
[0807c03] 而況象外之教乎 (何況沙門。乃出塵象外之聖教者乎) 。
[0807c04] 是以君子隨其所宜。無適不可 (是故君子惟義是從。但有所宜者 無適而不可也) 。
[0807c06] 豈區區冠冕禮儀而能禦哉 (區區小貌) 。
舉問第十 (此篇舉喻異事而問。故曰舉問也)
[0807c08] 客曰。季路問事鬼神 (季路子路也) 。
[0807c09]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註曰。晝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則知死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
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所以深告之也) 。
[0807c12] 此聖人所絕也 (此孔聖人絕不言之事也) 。
[0807c13] 今佛教輒說生死往來之事。鬼神報應之徵 (今釋 教專說生死往來虛誕之事) 。
[0807c15] 吾恐此非聖哲之語也 (孟子曰。大而化之謂之聖。書云。知之曰明。哲謂知道 者也。故客曰。我恐此佛之道。不是聖哲真誠之語也) 。
[0807c17] 夫履道者。當含和蘊素 (夫行履此道者。當要包含冲和蘊積純素) 。
[0807c18] 篤信務實 (篤者純厚也。信者誠實也。務者專力於事也。誠者誠信無妄之謂。唯純厚誠而務實也) 。
[0807c19] 何必說生死以亂其心。言鬼神而惑其志也 (若含 和蘊素篤信務實者。又何用談說生死。而亂其心。言論鬼神而迷惑其志也) 。
[0807c21] 妙明曰。子之所言。可謂見外而未見其內 (責客
曰。子能見他外教中說生死鬼神之事。不見自己教中亦有所言之事。中庸。子曰。鬼神之為德也。太極圖曰。原始
反終。故知生死之說。註曰。始處是生。言生之初。終處是已。言已定說死) 。
[0807c24] 求近而不求其遠也 (只求淺近之事而不求深遠之理也) 。
[0807c25] 以子路性氣剛烈。暴虎憑河不善攝生。故曰。 未知生焉知死 (憑音平。以子路躁性勇氣剛彊猛烈。暴虎者空拳而搏也。憑河者非舟而
度也。不善權權輔生故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蓋責子路之辭也) 。
[0808a01] 胸臆崛起 (崛魚勿切。特起之意。謂子路胸臆高起縱肆之貌) 。
[0808a02] 言無卑讓 (人事尚然不能。如何能知鬼神之事) 。
[0808a03] 是孔子抑而遏之。豈盡實之言乎 (孔子抑按止絕而遮遏之意。 豈是實無鬼神之說乎) 。
[0808a05] 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論語。孔子謂非其鬼者。謂不當祭之鬼如 祭之者。諂也。求媚也) 。
[0808a07] 人神曰鬼 (伸而生之為神。曲而死之為鬼) 。
[0808a08] 鬼之言歸也 (至而伸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 。
[0808a09] 人之魂魄。所歸往也 (春秋左傳曰。人生始化為魂。既生魄陽曰魂。淮南子曰。天
氣為魂地氣為魄。禮記曰。魂氣歸於天。體魄復於地。蓋魂者神也陽也氣也。魄者精也陰也形也。結上文人之魂 魄所歸而往反者也) 。
[0808a12] 言其非祖考鬼神而祭者諂求也 (祖及父亡之皆稱為考。言不 是自己祖考之魂神祭之者諂求也) 。
[0808a14] 又曰。為之宗廟以鬼享之 (三年喪畢。神主以立於家廟。以鬼神之禮。於春 秋之時而享之) 。
[0808a16] 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春之雨露既濡。秋之霜露既降。皆舉祭祀之禮。由寒暑變 移展其孝思也) 。
[0808a18] 又曰。生時愛敬 (父母在生。則事之以愛敬) 。
[0808a19] 死事哀戚 (父母既死。則事之以哀戚) 。
[0808a20] 又曰。喪則致其哀 (父母死喪則致其哀戚) 。
[0808a21] 祭則致其嚴 (歲時祭祀。則盡其嚴肅) 。
[0808a22] 又曰。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后稷周公始祖。昔者周公攝政。因行郊天 之祭。以始祖后稷則配天享之) 。
[0808a24]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文王周公父也。明堂天子布政之宮。周公 因祭上帝於明堂。乃尊父以配享之。此宗廟文王嚴父。以配上帝也)
。
[0808a26] 又曰。生則親安之 (自天子至於庶人。皆得歡心。則父母生而安其榮養) 。
[0808a27] 祭則鬼享之 (父母死而為鬼。則享其祭祀也) 。
[0808b01] 又曰。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事天明即父乃合天道也。事地察即母。乃合地 道也既有是孝。則天地神明之理甚彰著矣) 。
[0808b03] 又曰。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能致敬於宗廟。則宗廟鬼神之理甚彰著矣) 。
[0808b04] 孝悌之致。通於神明 (孝悌之道致其所至幽。則可以感通於神明) 。
[0808b05] 又曰。生事之以禮 (父母生存。則愛敬以禮) 。
[0808b06] 死葬之以禮 (父母既亡。則葬之以禮) 。
[0808b07] 祭之以禮 (父母既葬則祭之以禮) 。
[0808b08] 又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間去聲。菲薄也。論語。孔子謂。禹王所行之事。吾無指點有罅隙。能致孝乎鬼神。謂享祀豊潔。薄自口體厚祀鬼 神也) 。
[0808b11] 禮記有祭統祭儀。唯言配天祀帝享祖嚴親 奉神事鬼之道 (結上文意。禮記中有祭之儀軌今以引之而為證。唯者獨也。不謂獨祀上帝
享祖宗祭神奉鬼之道非也。只是責子路氣質剛勇不能辭讓誠意之辭) 。
[0808b14] 豈絕人事神鬼而知生死哉。子獨不知之乎 (責客獨不知此理者乎) 。
[0808b16] 但孔聖言其髣髴 (但以夫子之言。略有彷彿相似而已) 。
[0808b17] 如來剖其幽微。明發因果備陳報應。植善崇 福種惡獲殃。派天下以歸其善 (如來之教。能剖發明因果之實。備細
陳白。種植善因判於幽深微細則崇敬於福報之應。種植惡因則自得於殃禍之應以此分派天下之事。莫不歸於善
道也。尚書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周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此善惡報應 之說。甚分明矣) 。
[0808b22] 豈獨以佛家。好言鬼神事乎 (結上文意豈獨以吾佛好說善惡鬼神報 應之事乎) 。
[0808b24] 夫如是何儒釋相違之有哉 (如上皆孔子之教明其生事死葬配天祀帝享 祖嚴親奉鬼神之道。若此則儒釋之教。何有相違悖也哉) 。
解域第十一 (此篇以別夷夏之域而不同。故曰解域也)
[0808b27] 客曰。仲尼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亡古無字。論語謂。且夷狄有君長。不如諸夏之 僭
亂反無上下分。蓋孔子傷時君之亂而歎也。雖有其君不行其道 非實無也) 。
[0808c03] 孟子曰。吾聞以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此責陳相許行用諸夏之禮儀。變為蠻夷者也) 。
[0808c05] 且吾子曩時學二帝三王之道。六經諸子之 書。今更捨之。反學西域之言。不亦陋乎 (反者不合 也。反以學西域佛之言教。為之鄙陋者乎)
。
[0808c08] 妙明曰。吾昔未見大聖人微旨之時。亦嘗出 此語。與子所見不相遠也。今則不然。若子 可謂知禮樂之華而闇道德之實。窺爝火之
照而未覩日月之明也 (闇幽也。昧也。爝火者小火把也。今若許子可為曉知禮
樂之光華而闇昧道德之真實者何異。莊子云。日既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照也不亦難乎。謂客之所見於小火而未 見日月之明也) 。
[0808c14] 孔子所語。疾時君之廢禮。孟子譏陳相之專 農。意有所主理非決然 (謂孔子傷昔時人君之亂而壞禮。孟子所言。許行陳相 之見反變為蠻夷)
。
[0808c17] 昔孔子欲居九夷 (論語注。東方有九種夷後漢東夷傳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
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欲居之者。乃明乘桴浮於海之意也) 。
[0808c19]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 居之則化。何鄙陋之有) 。
[0808c21] 及仲尼周流天下。而時君莫行其道 (及至夫子周流七十餘 國。欲行先王之仁政。故當時國君皆無行其道者) 。
[0808c23] 孟子思濟斯民。而諸侯無聽其說 (孟子亦遊諸國。說行仁君 之政。思濟斯民。諸侯亦不聽其說) 。
[0808c25] 豈為陋西域之術而弗用也耶 (若孔子疾時君之廢禮孟子譏陳相 之專農。而諸侯不聽其說。豈是鄙陋西域之教而不用耶) 。
[0808c27] 夫姬文姒禹。君之聖者也。日磾由余臣之賢 者也。斯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