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Lu Yi Xiang 經律異相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律異相卷第十九 (聲聞不測淺深僧部第八)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 伊利沙四姓慳貪為天帝所化一
* 貧人婦掃佛地得現世報終至得道二
* 毘羅斯那微善出家生天得道三
* 跋 [王*處] 就鳥乞羽龍乞珠四
* 耶舍因年飢犯欲母為通致佛說往行 五
* 難提比丘為惑所染說其宿行并鹿斑 童子六
* 闡陀比丘昔經為奴叛遠從學教授五百 童子七
* 二摩訶羅同住和合婚姻佛說其往行八
* 常歡嫉於無勝佛說往緣栴沙生墮阿鼻 九
* 持戒堅固生天因緣十
* 滿願問餓鬼夫入城久近并答江岸七 反成敗十一
* 比丘遇劫被生草縛不敢挽斷十二
* 比丘夜不相識各言是鬼十三
* 比丘遇王難為山神所救十四
* 比丘誦經臨終見佛闍維舌存十五
* 比丘居深山為鬼所嬈佛禁非人處住十 六
* 比丘失志心生惑亂十七
* 珍重沙門母為餓鬼以方便救濟十八
* 沙門入海龍請供養得摩尼珠十九
* 沙門煮草變成牛骨二十
* 沙門行乞主人有珠為鸚鵡所吞橫相苦 加忍受不言二十一
* 沙門遇鬼變身乍有乍無二十二
* 沙門得鬼抱安心說化鬼辭謝而去二十 三
* 道人度獵師二十四
伊利沙四姓慳貪為天帝所化一
[0101b11] 昔有四姓。名伊利沙。財富無數。慳惜衣食。 有貧老公。居與相近。日日自恣。飲食魚肉。 賓客不絕。四姓自念。我財無數反不如此老
公。便殺一鷄。炊一升白米。著車上到無人 處。下車適欲飯。天帝化作犬來。上下視之。謂 狗言。汝若倒懸空中者。我當與汝不。狗即倒
懸空中。四姓意大恐曰。汝眼著地我當與汝 不。狗兩眼脫地。四姓便徙去。天帝化作四姓 身。乘車還家勅語。外人有詐稱四姓者。驅
逐捶之。四姓晚還。門人罵詈令去。天帝盡取 財物大布施。四姓亦不得歸。財物既盡為之 發狂。天帝作一人問。汝何以愁曰。我財物
了盡。天帝言。夫有珍寶令人多憂。五家無 期積財不施。死為餓鬼。恒乏衣食。若脫為 人。常墮下賤。汝不覺無常。富而且慳。貪惜
不食。欲何望乎。天帝為說四諦。四姓意解。天 帝化去。四姓歸。自悔前意。盡心施給財盡得 道 (出雜譬喻經第五卷) 。
貧人婦掃佛地得現世報終至得道二
[0101c01] 昔祇洹邊。有一貧家。欲供養世尊及諸弟子。 居貧困窮無所施設。便行掃佛精舍。至心不 惓。貧賢者舍邊有長者。遊行觀見。大澤中
有數十間七寶舍。遙見便往問人言。誰作殿 舍。好妙乃爾。其人答曰。有貧窮賢者。掃佛 精舍。福應生此。並作殿舍待之耳。長者喜
言。我當圖之。便到貧者家語言卿。有好物 與我。我與卿五百兩金。曰我從來貧困。那 得好物。長者言。卿但許我。曰可爾。便與五
百兩金賢者得金。廣設檀施。佛為說法。即得 道迹 (出諸經中要事) 。
毘羅斯那微善出家生天得道三
[0101c13] 佛在毘舍離。食時著衣持鉢。將阿難入城乞 食。時毘舍離城。有居士名毘羅斯那。命斷 賓客。於七日中五欲自娛。語守門人勿通外
門。時佛乞食。漸詣毘羅那家。時聞作樂聲。 便告阿難侍者。阿難依事報答。佛言。今此長 者。過七日已當命終。亡生啼哭地獄中。所以
然者。本造善根於此便斷。更不造新。以是命 終生地獄中。阿難白言。頗有方便。使彼居 士過此七日命不終耶。佛告阿難。無有方便
使命不終。但有方便免地獄耳。若彼長者。剃 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長者 乃得不墮地獄。阿難白言。我今當勸使彼出
家。時毘舍離凡諸釋種。常與阿難要言。阿 難所言到家。若彼家中。有眠寐者。及以眾 事。皆聽阿難使人直入。所以然者。言語柔和
語不害人。爾時阿難語守門者。汝可往白之。 守門即入。具宣此事。長者即便捨樂速出禮 足阿難。白言阿難。願入我家福度男女。阿
難報言。彼如來者知時不妄。記汝長者七日 當亡。命終當生啼哭地獄。長者聞是恐怖悲 泣。白阿難言。頗有方便令不終耶。阿難報
言。無有方便得不終者。但有方便免地獄耳。 長者問故。阿難報言。若汝出家便免地獄。時 此長者念付家業。後往佛所出家學道。便作
是言。七日猶遠。我於今日五欲自娛。清旦當 往。阿難至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至居士 家語居士言。今一日已過餘六日在。可時出
家。長者報言。我後當往。如是復言。更欲自 樂。後日乃往。如是推遷不能自盡。阿難日日 常往勸之。至六日滿。前七日朝。阿難復語。
乃付家業。與大小別。便至佛所。世尊命阿難。 與受具戒。受戒已畢。於前七日後夜命終。 生四王天。阿難問佛。得生。何處。佛告阿難。
毘羅斯那比丘。命過生四王天。於彼命終。生 三十三天。如是流轉人天。經歷九劫。天上人 間更互受生於最後身。復來人間。剃除鬚髮。
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毘羅斯那。 所以然者。此毘羅斯那比丘。受具足戒精進 命終如是。阿難梵行果報。所生受福 (出毘羅斯那居士五 欲娛樂經)
。
跋 [王*處] 就鳥乞羽龍乞珠四
[0102a25] 佛住王舍城曠野精舍。有五百比丘。皆乞作 房。有估客見比丘來。即閉肆歸家避之。比 丘餘道邀之相值。仍說果報。教令生信。乃至
手撮其頭。強勸布施。所以然者。令汝得色 力壽命。增益功德逮甘露果。估客聞之生信。 少多布施。後見舍利弗。具以是事訴舍利。
舍利聞已。說法令喜。還具白佛。佛告營事 比丘。過去世時。有比丘。名跋 [王*處] 。止住林中。 時釋軍多鳥。亦棲此林。晨暮亂鳴惱於跋 [王*處]
跋 [王*處] 詣世尊所。頂禮佛足。於一面立。世尊慰 問。少病少惱安樂住林中耶。比丘答曰。少病 少惱樂住於中。但釋軍多鳥。鳴喚惱亂不
得思惟。佛告比丘。汝欲令此鳥一切不來耶。 答曰。願爾。佛言比丘。此鳥來時。汝從眾鳥各 乞一毛。比丘依教乞毛。諸鳥各落一毛。朝朝
去時如是復乞。時鳥即移異處一宿。不得安 樂尋復來還。時比丘復從乞毛。復各與一。眾 鳥相謂。沙門乞毛不已。恐我不久毛衣都盡。
不能復飛。更共議言。此比丘常住林中。我等 應去。更求餘棲。諸比丘具以白佛言。林中比 丘怯劣。喜亂畏惡鳥聲。佛言。不但今日怯劣。
過去世時有一龍象。住在林中。大風卒起。 吹折樹木。象聞折聲。驚怖奔走。怖心小歇。 又蔭餘樹。餘樹復折。遂復奔走。時天見象
念言。此象橫自狂走。即說偈言。
風暴林樹折 龍象驚怖走
假使普天下 龍象何處避
[0102b23] 佛言。干時象者。林中比丘是也。佛復告比 丘。過去世時。有五百仙人。住雪山中。時一 仙人。於別處住。有好泉水。華果茂盛。去是
不遠。有薩羅水。水中有龍。龍見仙人威儀 庠序。心生愛念來詣仙人。正復值仙結跏趺 坐。龍遶仙人七匝。以頭覆其頂上而住。日日
如是。唯有食時不來。仙人以龍遶身故。日夜 端坐不得休息。身體萎羸便生瘡疥。爾時近 處有人居止。供養仙人。詣仙人所。見羸劣疥
搔。即問。何故如是。仙人具說上事。又問曰。 欲令龍不復來耶。答曰然。復語仙人。是龍咽 上有瓔珞寶珠。可從龍索珠。龍法性慳終
不相與。龍來便從索珠。龍聞乞此。心即不喜 徐捨而去。明日龍來遙說偈曰。
光耀摩尼寶 瓔珞莊嚴身
若龍能施我 乃為善親友
[0102c10] 龍偈答曰。
畏失摩尼珠 猶執杖呼狗
寶珠不可得 更不來看汝
上饌及眾寶 由此摩尼尊
是終不可得 何故慇懃求
多求親愛離 由是更不來
[0102c16] 時有天人。於虛空中。說偈曰。
厭薄所以生 皆由多求故
梵志貪相現 龍則潛于淵
[0102c19] 佛告諸營事比丘。龍象是畜生。尚惡多求。豈 況於人。汝等比丘。莫為多營事廣索無厭。令 彼信心婆羅門居士。苦惱捨財
(出僧祇律第七卷又出彌沙塞律第 三卷又不合同) 。
耶舍因年飢犯欲母為通致佛說往行五
[0102c24] 時佛與五百比丘。到跋耆國。住毘舍離城。 人民饑饉五穀不熟。死者縱橫乞食難得。城 中長者名曰耶舍。耶舍出家乞食難得。多還
家覓食。母告之言。汝甚為大苦。我家財物不 少。恣汝所用。汝婦猶存。當共生活。恣汝布 施供養三寶。如是至三。耶舍不從。母復告
之。汝若不樂五欲。但乞我種以續係嗣。令我 死沒後財物不沒官耳。耶舍答言。欲令留種 者。今奉此勅。母疾入告。新婦曰好。嚴莊及
一相見。婦即有身。後遂生男因名續種。世人 謂之。乃至財物皆云續種。耶舍聞已。大自慚 愧。即白舍利弗。舍利弗以白世尊。耶舍與
舍利弗共至佛所。具以白佛。佛言。耶舍比丘。 僧中未曾有此。汝愚癡人。開大罪門。佛言。 其不但今日於我法中即諸陋患。過去世
時。生光音天。此世界初成時。有一人。輕躁貪 欲。先來食此地味。其餘眾生轉相効習。心生 耽著。身體沈重因起欲。退去神通光明即滅。
因茲以後日月生焉。輕躁眾生耶舍是也。其 母非直今日誘誑其子。過去已曾告諸比丘。 時國名迦尸。城名波羅奈。王子大名稱。布
施持戒以道化世。第一夫人觀察星宿。見 一金色鹿王。從南方來陵虛北逝。夫人念 言。取得此皮持作褥者死無遺恨。若不得者
用作王夫人。為即脫瓔珞著垢弊衣。入憂惱 房。王看事意還覓之。即問侍者。侍者答言。 夫人向入憂惱房住。王便往問誰犯汝者。默
不答。王使人問之。又復不答。復命宿舊青 衣。多諸方便者種種說化之。答曰。無犯我 者。別有所憶故不語耳。因敘見金色鹿。願
得其皮持以為褥。青衣白王。王問群臣。誰 能得者。乃集諸獵師告。急覓。獵師僉曰。未 甞聞名。況復見之。勅係牢獄。時有一獵師。
名耐闍。勇健多力走及奔獸。仰射飛鳥箭無 空落。自惟無罪而見囚。執說計問曰。頗有 見聞者不。王言。卿可自問夫人。夫人答言。
我於樓上見。從南方來陵虛北逝。獵師善相 禽獸。乃知鹿宿南食北。於食處求之。時獵師 持弓矢漸次北行。前到雪山。山有仙人。藏諸
獵具。諸仙人所。作禮問訊。命令就坐。設諸漿 果。獵師言。止此久近。仙人答曰已歲數。 獵師言。頗甞奇異事不答曰。此山南有一
樹。名尼拘律。常有金色鹿王。飛來在上食其 葉。仙人示路。至樹下見。樹扶疎葉覆彌廣。 俄而見鹿。猶如雁王陵虛而來。止於樹上食
葉。既飽便復飛去。還以白王。非網矢所及。無 由得之。卿可自往白夫人。夫人謂獵師言。汝 可將蜜塗峯葉。次來向下及張網鞙。處鹿
尋蜜。香食葉漸。下到其鞙處。為鞙所得。生 驅將去。仙人遙見曰。咄哉禍酷。雖能乘虛。而 不能免惡人之手。仙人說偈曰。
世間之大惡 莫過於香味
欺誑凡夫人 及諸林野獸
因風著香味 受斯苦惱患
[0103b20] 獵師以蜜塗樹葉。食之將還。王聞鹿至。燒香 迎著。夫人見之。前抱鹿王。以著污染情重。 令此鹿王金色即滅。王告夫人此鹿金色忽
然變滅。當如之何。夫人言。此金是無施之 物。放之令去。金色鹿者。耶舍是也。夫人者耶 舍母是。受諸苦惱貪著於今 (出僧祇律第一卷) 。
難提比丘為欲所染說其宿行并鹿斑童子 六
[0103b28] 佛在舍衛城。有比丘名難提。行住坐臥心 常念定。過七年已退失禪定。復依樹下還習 正受欲求本定。魔伺其便變為女人端正無
比。於其前住而語之曰。比丘共我行婬來。難 提言。惡邪速滅。惡邪速滅。口雖發言而目不 視。第二第三皆亦如是。天女即脫衣露形立
難提前。難提見其形相欲心染著。爾時天女 漸漸却行。難提喚言。汝可小住。天女疾至祇 洹塹中。塹有死馬。天女於此隱形不現。難提
欲心熾盛。即婬此死馬。欲心息已自念不善。 即脫法衣而往祇洹。語比丘言。我犯重罪。比 丘即問因緣。難提具說。比丘以事白佛。佛令
驅出。比丘白佛言。難提久修梵行。云何為女 所惑。佛言。難提不但今為女所惑。過去亦然。 過去世時南方阿槃提國有迦葉氏。外道出
家聰明博識。助王理國。王執國法拷治姦賊。 外道念言。我已出家。云何共王詳斷此事。即 白王言。我欲出家王言。師已出家。云何方言
我欲出家。答言。我今預此種種刑法。何名出 家。我今欲依仙法出家。王言可爾。即於百巖 山造立精舍。修習仙法得五神通。忽因小行
不淨流出。時有牝鹿。飲此小便舐其產門。即 便有胎產一小兒。仙人往看見鹿生兒。怪而 念曰。云何畜生而生於人。入定觀之。知是其
子收而養之。依母生故體斑似鹿。故名鹿斑。 仙人念言。敗正毀德莫過女人。於是教以禪 定。化以五通。為說偈言。
一切眾生類 靡不歸於死
隨其業所趣 自受其果報
為善者生天 惡行入地獄
行道修梵行 漏盡得泥洹
[0104a01] 爾時仙人即便命終。於是童子淨修梵行。 獲五神通。釋提桓因。乘白龍象案行世間。 誰有孝順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又能布施
持戒修梵行者。案行世界時見是仙人童子。 天帝念言。若是童子。欲求帝釋梵王皆悉 能得。宜應早壞。乃設方便乃扣法鼓。百千天
子皆悉來集。帝釋告言。閻浮提中有一仙人 童子。名曰鹿斑。有大功德。欲便壞之。時諸 天子聞此不樂。便自念言。壞此人者。將減損
諸天眾。增益阿修羅。有一天子而唱是言。誰 應行者。時有答言。是天女應行。即便召之。 應時百千天女皆悉來集。有一天女。名阿藍
浮。其髮雜色髮有四色。青黃赤白故名雜色。 差此天女往閻浮提。壞鹿斑童子。時彼天 女白帝釋言。我自昔已來。數壞人梵行。令
失神通。願更遣餘天女端正嚴好令人樂者。 時帝釋復於眾中種種說偈勸喻天女。於是 天女即壞仙人童子。佛告諸比丘。爾時仙人
童子豈異人乎。即今禪難提是。天女阿藍 浮者。今此天女是 (出僧祇律第一卷) 。
闡陀昔經為奴叛遠從學教授五百童子 七
[0104a23] 佛住俱舍彌國。爾時長老闡陀。惡性難語。諸 比丘乃至於僧中三諫。猶故不止。比丘白佛。 佛言。過去時有長者子。有一奴字阿摩由。為
性凶惡。爾時長者子與諸婆羅門子遊戲園 林。諸從人輩皆在園門外住。時阿摩由在園 門外打諸從人。時諸從人被打者。各告其主。
時諸婆羅門子盡出呵之。時阿摩由不受其 語。答諸婆羅門子言。不隨汝語。我大家子 來呵我者當受其語。遂打不止。即來告阿摩
由主。阿摩由主生得天眼。觀是鬪處。下有金 銀伏藏。其地凶故使其鬪耳。即往呵之。時奴 即止。佛告諸比丘。爾時長者子豈異人乎。即
我身是。爾時阿摩由者。今闡陀比丘是又 過去世時。有弗盧醯大學婆羅門。為國王師 常教童子。時婆羅門家生一奴。名迦羅呵。常
使供給諸童子。是奴利根聞說法言盡能憶 持。此奴一時共諸童子小有慊恨。便走他 國。詐自稱言。我是弗盧醯婆羅門子。字耶若
達多。語此國王師婆羅門言。我是波羅奈國 王師弗盧醯子。故來至此。欲投大師學婆羅 門法。師答言可爾。是奴聰明本已曾聞。今
復重聞聞悉能持。其師大喜。即令教授門 徒五百童子言。汝代我教授。我當往來王 家。是師婆羅門無有男兒。唯有一女。便作
是念。今可以女妻耶若達多。當在我家便如 我子。即告之曰。耶若達多汝莫還彼國。我今 以女妻汝。答言。從教。即與女在家。如兒共作
生活。家漸豐富。是耶若達多為飲食不佳。即 便大怒。妻甚敬之。伺覓彼人而未能得。時 彼弗盧醯婆羅門具聞奴在彼。作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