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Lu Yi Xiang 經律異相
Scroll 3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五 (得道長者部上)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 寶稱出家見佛悟道一
* 守籠那足下生毛 苦行得道二
* 最勝難降染化成道三
* 福增百歲出家見其本骸心曉見道四
* 須 達多崎嶇見佛時獲悟道五
* 須達七貧後 得食併奉佛僧倉庫自滿六
* 最勝魔嬈不 移七
* 申日為佛作毒飯火坑自皆變滅八
* 辯意請佛僧有二乞兒一死一為王九
* 曇 摩留支先身為大魚十
* 慳長者入海婦施 佛絹眾商皆死唯己獨存十一
* 毘羅陀 請佛僧食而庫藏自滿十二
* 婆世躓染欲 危身為目連所救十三
* 長者新生一子即 識本緣求母請佛甘味自下十四
* 阿那邠 邸七子為財受戒聞法離垢十五
寶稱長者出家見佛悟道一
[0187c19] 波羅奈城有長者。名阿具利子。字曰蛇陀 (梁言 寶稱出曜經云夜輸) 年二十四。有琉璃屐生而著足。父母
貴異。字曰蛇陀。別作屋宅。寒暑易處伎女娛 樂不去左右。寶稱中夜欻見諸伎女皆如死 狀。膿血流溢肢節斷壞屋宅眾具皆似塚
墓。戶輒自開天地大冥。唯覩小光趣東城門。 門復自開明照鹿園。尋光見佛瞻覩相好。怖 止迷解舉聲歎曰。久在愛獄著名色械。今趣
神尊寧得脫不。佛言。童子善來覺矣。斯處無 憂眾行畢竟。前禮佛足。佛為說法逮無垢法 眼。即起白佛。願為弟子。佛言。善來比丘便成
沙門。明旦眾女周慞遍求。大家驚怖不知所 在。長者遣馬四出推索。父乘子車東行尋求。 道遇一水。水名波羅奈。度水見子寶屐脫置
岸邊。即尋足跡徑趣鹿園。佛以方便令其父 子兩不相見。長者問佛言。我子寶稱足跡趣 此。瞿曇見不。佛告長者。若子在斯何憂不見。
佛為說法入須陀洹。寶稱心解便得羅漢。父 子相見恩愛微薄。長者白佛。今日心悅情有 二喜。一遇佛解喜。二離愛快喜。
[0188a10] 於時寶稱親支四人。一名富耨。二名維摩 羅。三名橋炎鉢。四名須陀。聞寶稱已作沙門。 驚喜毛堅曰。吾共詣佛并省寶稱。即便俱行。
見佛影則乘本願行。作禮白佛。飢渴道化虛 心日久。不以鄙陋願為弟子。佛言。善來比丘 皆成沙門。為說心本淨聞義心了。便得羅漢。 如有聞者發足尋覓。皆得道果
(出中本起經又上出出曜經第十 九卷) 。
守籠那足下生毛苦行得道二
[0188a19] 瞻婆城有大長者子。字守籠那。其父母唯有 此子。心甚念之。生來習樂未曾躡地足下生 毛。時摩竭國王聞瞻婆城中大長者子遲欲
見之。即勅城主。使諸長者各將兒來。時瞻婆 城主奉勅。詣摩竭王。在一面住。王聽以衣敷 地。詣王所。王見足毛。心甚歡喜。即語言。可
往見佛禮拜問訊。當與汝後世利益。時瞻婆 城主及諸長者。共詣耆闍崛山。時有長老婆 竭陀。為佛給使在磐石上坐。時瞻婆城主。詣
長老婆竭陀所言。我等欲見如來。時婆竭陀 即沒石上涌出佛前。白言。瞻婆長者欲見世 尊。佛言。汝往屋蔭中敷座。我當往坐。時婆
竭陀即敷座已還到佛所。白世尊言。敷座已 竟。世尊坐已。告婆竭陀言。語長者來。時婆竭 陀沒於佛前踊出石上。時諸長者歎未曾有
世尊弟子神足猶爾。況復如來。婆竭陀言。長 者宜知。是時瞻婆城主來詣佛所。世尊爾時。 即為諸長者子及瞻婆城主說法勸化。即於
坐上得法眼淨。白世尊言。大德。從今已去歸 依三寶。為優婆塞。時守籠那後遂出家。往溫 水河邊尸陀林中。懃行精進。經行之處血流
污地。猶如血塗。時守籠那在靜處思惟。佛弟 子中懃行精進無勝我者。我今何故不得無 漏。我當捨戒還家自恣五欲布施作福。佛知
其心。到守籠那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汝在 家時彈琴。琴絃若緩若急音聲好不。若不緩 不急乃得好聲。佛言。比丘亦如是。不緩不急
心乃會道。依教修行逮成羅漢焉 (出四分律三分第二卷) 。
最勝難降染化成道三
[0188b19] 昔舍衛城內。有一長者。名曰最勝。更有長者。 名曰難降。二人慳貪國中第一。饒財多寶不 可稱計。二人門戶各有七重勅守門者。無令
乞兒得入我家庭室中。鐵籠遍覆庭內以斷 飛鳥。四面鐵牆防鼠穿鑿嚙壞器物。是時五 大聲聞各以次第詣彼教化。從地踊出教以
法施。長者二人聞之各不受化。後佛自往坐 臥虛空放大光明。佛與長者說微妙法。長者 雖聞心猶不達。內自思惟。佛來至不可虛爾
使還精舍。宜入藏裏取一白氈布施如來。即 起入藏。選一惡者反更得好。捨而更取倍得 好者。心意共諍不能自決。當於其日阿須倫
與忉利天共鬪。或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或阿 須倫得勝諸天不如。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 長者心。或時慳心得勝施心不如。或時施心 得勝慳心不如。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施與戰同處 此得智不譽
施時亦戰時 此事二俱等
[0188c08] 長者遙聞內懷慚愧。如來所說正謂我身。即 出好 [疊*毛] 持用為施。難降長者。出五百兩金持 用惠施。心開意解各見道跡
(出出曜經第十七卷) 。
福增百歲出家見其本骸心曉見道四
[0188c12] 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 家入道功德無量。布施之報六天人中往反 十世。出家之福無邊無量。勝起七寶塔上至
三十三天。以貪人能壞。出家之德無有可毀。 乃高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若為出家作 留難者。其罪甚重。入深地獄黑闇無目。有一 長者。名尸利苾提
(梁言福增) 其年百歲求欲出家。 家人大小無從用者。尸利苾提往趣迦蘭陀 竹林。從舍利弗求欲出家。老不得出家。遍問
五百羅漢皆同。舍利弗出竹園門。舉聲大哭。 優波離是剃髮賤人。泥提下穢除糞之人。殃 掘魔羅殺無量人。及陀塞 羈 大賊惡人。如
是等人尚得出家。我有何罪而獨不得。佛即 踊現。問福增言。汝何故哭。聞佛梵音心喜作 禮。白佛言。諸罪惡人皆得出家。我何罪不聽
我出家。大小不復用。我於佛法中復不得出 家。設我還家必不見前。我當何趣。今日定當 於此捨命。佛慰喻言。汝莫憂惱。聽汝出家。告
大目連。聽與出家。即得出家。受具足戒。晝夜 精勤修集讀誦廣通經藏。以年老故不能隨 時恭敬迎送禮問上座。諸少比丘皆為上座
常苦言激切。又作是念。我今寧死。往大河岸 邊脫去袈裟置樹枝上。泣而誓言。我不捨佛 法眾僧。唯欲捨命。我此身上布施持戒精進
誦經。設有報者。願我捨身生富樂家。眷屬調 從。於我善法不作留難。常遇三寶遭值善師。 示悟涅槃畢投 [泳-永+迴] 澓中。未至水頃目連接
置岸上。令捉衣角上衝虛空。猶如猛鷹銜一 小鳥。屈申臂頃至大海島。海邊有新死人。 女相具足。見有一虫從口出還從鼻入復從
眼出更從耳入。苾提問。此何女人。答曰。時到 當說。前行復見一女。自負銅鑊燃火吹之既 沸。脫衣自入鑊中。髮爪先脫肉熟離骨沸吹
骨出。在外風吹尋還成人。自取其肉而噉食 之。次復前行見一大樹。多虫圍唼其身乃至枝 葉。無有空處如針頭許。大叫震動如地獄聲。
復次見一男子。周匝獸頭諸惡鬼神。手執弓 弩三放毒箭鏃皆火燃。競共射之。身皆燋然。 又見一大山。下安刀劍見有一人。從上投下
刀戟劍矟壞刺其身。即自收拔還竪本處。往 還不息。前見骨山。高七百由旬。目連於山為 說。舍衛城中大薩薄婦。夫甚愛念。欲入大海
戀婦不捨。即將入海。婦擎鏡照面。自覩端正。 便起憍慢深心愛著。時遇大龜蹋船沒海。一 切皆死。五百賈客一切皆死。海不受屍。夜叉
羅剎出置岸上。隨所愛念死還生為虫。捨此 虫身墮大地獄。舍衛國優婆夷婢優婆夷請 一比丘。夏九十日奉給供養。使婢送食。婢至
屏處選好自食。餘與比丘。大家覺問。婢答。我 若先食使我世世自食身肉。今先受花報後 墮地獄。
[0189b05] 大樹諸虫唼食發大惡聲。是瀨利吒營事比 丘。用僧祇物華果飯食。送與白衣。受此花 報。後墮地獄。唼樹諸虫。即是得物之人。
[0189b08] 舉聲大哭眾箭射身者。此人前身為大獵師。 多害禽獸以是罪故受斯苦毒。於此命終墮 大地獄。
[0189b11] 大山上自投刀劍者。是王舍城大健鬪將。以 猛勇故身處前鋒。或以刀劍矛楯傷剋物命 故受此報。
[0189b14] 有一國王名曇摩苾提。布施持戒慈悲不傷 物命。政法治國滿二十年。共人博戲。時有 一人殺人。諸臣白王。答言。隨國法治。即案律
殺。王戲已畢問。罪人何在。臣曰已殺。王聞泣 曰。七珍皆住我獨入地獄。即捨王位入山自 守。命終作摩竭魚。身長七百由旬。王臣恃勢
抂刻百姓。命終亦作摩竭大魚。身虫 瘙 癢揩 頗梨山。碎殺虫血流百里皆赤。應墮大地 獄。時魚一眠百歲乃覺。覺大飢渴。即便張口
海水流入如注大河。有五百估客入海採寶。 值之船趣魚口。賈人稱南無佛。魚聞閉口。賈 客得活。魚飢命終生王舍城。夜叉出身置此
海邊。時王者汝身是。殺人為魚。苾提口解 無常厭世。盡結得羅漢果 (出賢愚經第七卷) 。
須達多崎嶇見佛時獲悟道五
[0189b29] 舍衛國有大長者。名須達多 (賢愚經始云。大臣四部律並呼居士) 常給施孤獨乞兒。人以為號。先有田業在王 舍城。年年履行
(大涅槃賢愚二經云為兒 聘 婦詣王舍城) 寄止長者護 彌家 (中本起經云。迦蘭陀。大涅槃經云珊檀那) 。夜起掃治宅舍辦餚
饍。須達問之。答曰。迦毘羅城有釋種子。名悉 達多。姓瞿曇氏。其生未久相師占之。定當作 轉輪王。心不願樂。捨之出家。無師自覺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故 號為佛。明受我請。又問。今在何處。答曰。在 迦蘭陀竹林精舍 (十誦律云寒林) 須達多一心念佛所
有功德。忽然大明。尋光而出至尸呵城門。佛 神力故自然而開 (四分律云神即開門) 出門路有天祠。須 達致敬尋還黑闇。心生惶怖。復欲還反城門。
有大天神。告須達言。仁者見佛當獲善利。盡 閻浮提所得功德。不如發心一步詣如來所。 須達問曰。汝是誰耶。答曰。我是信相婆羅門 子
(四分律云我是私訶神) 是汝往昔善知識。我因往昔見 舍利弗大目揵連禮拜歡喜。捨身得作北方 天王毘沙門子。專知守護此城 (十誦律大同) 況見如
來禮拜供養。須達禮佛。佛如應說法。得須 陀洹道 (出大涅槃第二十七卷又出雜阿含第二十卷中本起四部律皆大同小異) 。
須達七貧後得食併奉佛僧倉庫自滿六
[0189c22] 長者須達七貧後貧最劇。於糞壤中得一木 斗。其實栴檀。出市賣之。得米四斗。語婦曰 並炊一斗。吾當索菜。時佛念曰。當度須達
令福更生。炊米方熟。舍利弗往。婦見歡喜。 一斗米飯悉投著鉢中。更炊一斗。目連復往。 亦歡喜與之。復炊一斗。迦葉復往。亦復與
之。適有一斗。尋復炊熟。如來自往。婦自念 言。間日之糧。莫有降者。今有是米。如來躬 顧。得無罪畢福生者哉。一斗米飯盡施如來。
佛口呪願。罪滅福生從今日始。須達尋歸。婦 恐其恚。便問曰。如今佛來及舍利弗目連。迦 葉盡來求食。當與不耶。答曰當與。福田難遭。
若來求者是為值遇。婦言。向四斗米吾盡用 施矣。夫大歡喜。餘有飯汁公姥共飲之。須臾 彷徉。諸室珍寶倉庫穀帛。自然實滿。如往
時富也。須達踊躍。知佛愍念。更請佛及僧供 養盡空。佛為說法皆得道迹 (出雜譬喻經下卷) 。
最勝魔嬈不移七
[0190a11] 最勝長者聞說妙法。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 法眼淨。受三自歸為優婆塞。盡形壽不殺。佛 去不久。弊魔波旬化作佛像及相好。來至長
者家。長者念曰。如來向出還其何速。偽佛告 曰。吾謂長者高才博智分別譏趣。諦念長者。 愚惑無智。吾向所說四諦者實非真諦。斯是
顛倒。外道所習。長者即自覺知。即報之曰。止 止勿語。吾得慧眼住牢固地。正使汝化作億 千萬身。吾不退轉。何以螢火之光與日競明。
佃家灰埠欲比須彌。鵄鷲烏鵲金翅並飛。 波旬慚愧復身而去 (出最勝長者受呪願經) 。
申日為佛作毒飯火坑自皆變滅八
[0190a23] 是時王舍國。有一四姓長者。字為申日。財產 甚富。金銀珍寶無有央數。申日事餘道人。唯 不事佛。諸異道人皆共嫉妬。申日共議言。佛
今為王及傍臣長者吏民所敬。而我等獨不 為所重。佛常自說言。知去來現在之事。知他 所念。今寧可試。為審爾不。申日言。當何試
之。異道人言。請佛持毒藥置飯中。掘門裏深 五丈。以火置中薄覆其上。令佛從上來。若 知當不受請。受請則不知。申日言諾。即行請
佛。佛言大善。異道人言。已無所知。但當穿 地。申日有子。字旃羅法。年十六。通達宿命 善學佛道能知去來現在之事。啟其父言。佛
已知之。莫用惡人言自投湯火。申日不信。掘 坑燃火飯置毒藥。告諸比丘。隨我後行。佛適 向道。便放光影令申日舍中悉作金色。時旃
羅法即語父言。今佛已起向道。十方皆明如 日。佛到城門。足蹈門限。舉大城中即為大動。 病者即愈。箜篌樂器不鼓自鳴。佛到申日門。
五丈火坑化作浴池。中生蓮華。一華千葉。 諸弟子所蹈蓮華。華生百華。皆蹈華而行。 申日見火以作水池中生蓮華。便大懼怖。頭
面著地以誠自說。今為佛作飯皆以毒藥置 中。願乞更炊。佛言。不須更炊。持毒藥飯來食 之。勅諸比丘。且勿食。須我教乃食。佛即呪
曰。天下凡有三毒。一者貪婬。二者瞋恚。三者 愚癡。佛無是三毒為不行。至誠有經法者。毒 亦不行。飯食中毒皆自消去。佛言皆飯。申
日頭面禮佛足言。我大無狀。用惡人之言。 願從世尊求哀悔過。佛為說經。得須陀洹道 (出申日兜本經) 。
辯意請佛僧有二乞兒一死一為王九
[0190b25] 舍衛國有一長者子。名曰辯意。聞佛說五十 事要。逮得法忍。五百長者子得法眼淨。辯 意言。唯願世尊及大眾。明日中自屈於我舍
食。佛與大眾往其家食。未呪願。有一乞兒。歷 座行乞。無敢與者遍無所得。瞋恚而出。便生 惡念。此諸沙門。放恣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
乞無心見與。吾得為王。以鐵輞車轢斷其頭。 言已便去。佛呪願竟。復一乞兒來。從眾乞食。 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
諸沙門有慈悲心。我得為王供養佛僧。乃至 七日。不報今者飢渴之恩。言已便去。二乞兒 展轉求匃。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
彼國主忽然崩亡無有繼嗣。相師判言。書記 當有賤人為王。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按行國 界。望見草上有雲霞蓋。相師曰。中有神人。即
得乞兒。諸臣拜謁。乞兒驚愕自云。下賤非是 王種。皆言。應相沐浴香湯。著王之服。光相莊 嚴導從入國。惡念乞兒。在深草內臥寐不覺。 車轢斷其頭
(出辯意經) 。
曇摩留支先身為大魚十
[0190c16] 昔有長者。字曇摩留支問訊。佛言。曇摩留支。 別來大久乃得相見。有人問。佛答曰。昔阿僧 祇劫時。世有佛。名曰定光。我時為梵志。字曰
超述。時定光佛。方欲入城。我即中路相逢。解 髮布泥上令佛蹈過。佛即記曰。汝勇猛乃爾。 却後阿僧祇劫當得作佛。汝于時起恚心曰。
此人與畜生無異。乃蹈他頭髮上過去。從起 以來阿僧祇劫。常墮畜生中。復在大海中。為 摩竭魚。身長七千由延。時有五百賈客。乘船
入海採寶。值此大魚噏船垂欲入口。時五百 人各稱所行事。時賈客主語眾人言。今世有 佛名釋迦文。濟人危厄無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