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5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六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 富貴篇第六十三
* 貧賤篇第六十四
富貴篇 (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0709c22] 夫行善感樂如影隨形。作惡招苦猶聲發響。 故富同珠玉貴若蕭曹。錦繡為衣金銀作屋。 雲起龍吹之前。風暄鳳管之上。趨鏘廣殿容
與長廊。曳珠履於丹墀。珥金貂於青瑣。 食則珍羞滿席海陸盈前。鼎味星羅芬馨雲 布。坐則高堂雅室玉砌珠簾。絲竹絃筦凄 清飄颺。臥則蘭燈炳曜繡晃垂陰。錦被既
敷羺氈且拂。行則駟馬電飛輦輿雷動。千乘 萬騎隱隱闐闐。略述福因善報如是。由昔行 檀受斯勝利也。
引證部第二
[0710a04] 如賢愚經云。昔佛在時舍衛國有一長者。豪 貴巨富生一男兒。面貌端正世所希有。父母 歡喜。因為立字名檀彌離。年漸長大其父命
終。波斯匿王即以父爵而以封之。受王封已。 其家舍宅變成七寶。諸庫藏中悉皆盈滿種 種寶物。時王太子字毘琉璃。遇得熱病。諸醫
處藥啟王云。須牛頭旃檀用塗其身當得除 愈。王即募覓。若有得者。一兩之直賞金千兩。 無持來者。有人白王。檀彌離家舍內大有。時
王聞已躬自往求。到檀彌離長者門前。見其 外門純是白銀。即遣門人入通消息。時守門 人入白長者。波斯匿王今在門外。長者聞已
即出奉迎。請王入宮。王入門內見有一女。面 首端正世間無比。坐白銀床紡白銀縷。小女 十人侍從左右。時王問言。是卿婦耶。長者答
言。是守門婢其小女者。通白消息。次入中門 純紺琉璃。門內有女坐琉璃床。面首端正倍 勝於前。左右侍從倍復前數。次入內門純以
黃金。門內一女面首端正。轉復倍勝。坐黃金 床紡黃金縷。左右侍從復倍上數。王復問言 是卿婦耶。長者答言。是守門婢。入到舍內見
琉璃地。屋間剋鏤種種百獸。風吹動之形現 地上。王見謂水。悑不敢前。語長者言。餘更 無地殿前作海。彌離白王。是琉璃地。非是
水也。即脫手上七寶環玔擲著于地。礙壁乃 住。王知地已即共入內昇七寶殿。婦在殿上 坐琉璃床。更有寶床請王令坐。時婦見王眼
中淚出。王問之言。何故不喜眼中淚出婦答。 大王。但於今者聞王身上煙氣。是以淚出。王 即問言。家不然火耶。答言不也。王復問言。用
何作食。婦答曰。須食之時百味自至。王復問 言。夜不須明耶。婦答王言。用摩尼珠而以照 之。遍室大明。時檀彌離跪白王曰。大王。何故
勞屈尊神到此。波斯匿王具以事答。長者聞 已即將王入遍示諸藏。七寶盈滿。牛頭香積 不可稱計。王須任取。王取二兩遣人先送。王
敬語之。今有佛出。卿聞不耶。彌離答言。云何 名佛。王即為說。彌離歡喜即往佛所。佛為說 法得須陀洹。尋即出家得阿羅漢。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阿難見已而白佛言。此檀彌離。宿 植何業生於人中受天福報。又值世尊出家 得道。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
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五比丘。 共立要契在一林中。精勤修道。語一比丘。此 去城遠乞食勞苦。汝當為福一夏乞食供養
我等。其一比丘即便入城。勸諸檀越日為送 食。四人身安專精行道得阿羅漢。即語此人。 緣汝之故我等安隱。所作已辦。汝願何等。
其人聞已歡喜發願。使我來世天上人中富 貴自然值佛獲道。緣是功德。從是以來九十 一劫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常處豪貴。所須自 然。今值我故出家得道。
[0710b27] 又賢愚經云。昔佛在時。舍衛國中有一長 者。其家巨富財寶無量不可稱計。生一男兒。 身體金色端正少雙。父母見已歡喜無量。因
為立字。名曰金天。其生之日家中自然出一 井水。縱廣八尺深亦八尺。沒用能稱人意。須 衣出衣。須食出食。金銀珍寶一切所須。作願
取之如意即得。兒年長大才藝博通。其父念 言。我兒端正容貌絕倫。要覓名女金容妙體 類我兒者。當往求之。時闍婆國有大長者。而
生一女字金光明。端正非凡。身體金色晃焴 照人。初生之日亦有自然八尺井水。其井亦 能出種種寶衣服飲食。一切所須稱適人情。
其父母亦自念言。我女端正人中英妙。要得 賢士金色光暉類我女者。乃共為婚。其女名 稱遠徹。金天遂娶為婦。後時金天請佛及僧
飯食供養。飯食訖已。佛為說法。金天夫婦及 其父母。悉皆獲得須陀洹果。金天夫婦俱白 父母求索出家。父母即聽。既出家已夫婦並
得阿羅漢果。一切功德皆悉具足。阿難見已 而白佛言。金天夫婦宿殖何福。生豪族家身 體金色復有自然八尺井水出種種物。佛告
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入涅槃 後。有諸比丘。游行教化。到一村中。村人見僧 競共供養。時有夫婦。二人貧窮家無升斗。其
夫見他供養眾僧。向婦啼哭懊惱淚墮婦臂 上婦即問夫。何故啼哭。夫答婦言。我父在時 積財滿藏富溢難量。至我身上貧窮困極。本
日雖有而不布施。今日值僧貧無可施。前身 不施今致此貧。今又不施未來轉劇。吾思惟 此是以懊惱。婦語夫言。雖有空意無錢可施。
知當如何。婦又語夫。試至故舍遍推覓看。 儻或得之。夫遂往覓得一金錢。持至婦所。其 婦爾時有一明鏡。復得一瓶。盛滿淨水。安
錢瓶中。以鏡著上。夫婦同心持布施僧。發願 而去。緣是功德。從是以來九十一劫不墮惡 道。天上人中常為夫婦。身體金色受福快 樂。今值我故出家得道。
[0711a06] 又出曜經云。昔佛在世時。迦毘羅衛國中有 目連同產弟。大富饒財七珍具足。庫藏盈 溢。奴婢僕從不可稱計。時目揵連數往弟家
而告弟曰。聞卿慳嫉不好布施。佛常說施獲 報無數。卿今施者得福無量。弟聞兄教開藏 布施。更立新藏欲受其報。未經旬日財寶竭
盡。故藏悉空新藏無報。其弟懊惱向兄說曰。 前見兄勅施獲大報。不敢違教。諸來求乞竭 藏施盡。故藏悉空新藏無報。將無為兄所疑
誤耶。兄曰。止止。莫陳此語。勿使外道邪見之 人聞此麁言。若使福德當有形者。虛空境界 所不容受。吾今權示汝微報。即以神力手接
其弟至第六天。見有宮殿七寶合成。香風浴 池庫藏盈溢不可稱計。玉女營從數千萬眾。 純女無男。即問兄曰。是何宮殿巍巍乃爾。目
連告弟。汝自往問。弟即自往問天女曰。是何 宮殿七寶合成。巍巍堂堂懸處虛空。誰有福 德於中受報。天女報曰。閻浮提內迦毘羅國
中。釋迦文佛神足弟子。名曰目連。彼有賢弟 大富長者。由好布施後生此處。而與我等作 其夫主。弟聞歡喜善心生焉。還至兄所具白
其情。目連告曰。夫人布施為有報耶為無報 耶。弟懷慚愧向兄懺悔。後至家中轉更修福。 命終之後即生天上。受斯果報。
[0711b01] 又樹提伽經云。佛在世時有一大富長者。名 為樹提伽。倉庫盈溢金銀具足。奴婢成行。無 所可欲。有一白 [疊*毛]
手巾掛著池邊。為天風 起吹王殿前。王即大會群臣坐共參論。羅列 卜問。怪其所以。諸臣皆言。國將欲興。天賜白 [疊*毛]
樹提默然。王語樹提。諸臣皆慶。卿何無 言。樹提答王。不敢欺王。是臣家拭體白 [疊*毛] 。 掛著池邊。為天風起吹王殿前。故默不言。
却後數日有一九色金華。大如車輪。墮王殿 前。王復會臣問答如前。樹提答王言。臣不敢 欺王。是臣之家後園之中萎落之華。為天風
起吹王殿前。故默無言。王語樹提。卿家能爾。 卿須還歸任作調度。吾領二十萬眾。往到卿 舍看去。樹提答言。願王相隨不須預去。是臣
之家自然床席。不須人鋪。自然飲食不須人 作。自然擎來。不須喚呼。自然擎去。不須反 顧。王即將領二十萬眾。到樹提伽南門而入
有。一童子端正可愛。王語樹提是卿兒不。答 言。是臣守閤之奴。小復前行至內閤門。有 一童女顏色端正。皮色瑤悅甚復可愛。王語
樹提。是卿女耶婦耶。答言。是臣守閤之婢。小 復前行至其堂前。白銀為壁水精為地。王見 謂水疑不得前。樹提導前將王上堂。坐金床
踞玉机。樹提伽婦坐百二十重金銀幃帳裏。 披帳而出。為王設拜。眼中淚出。王語樹提。 卿婦拜我何故淚出。臣不敢欺王。聞王煙氣
眼中淚出。王言。庶民然脂。諸侯然蜜。天子然 漆。漆亦無煙。何得淚出。樹提答王。臣家有一 明月神珠。掛著堂殿。晝夜無異。不須火光。樹
提堂前有一十二重高樓。將王上看。四面觀 視恍忽經月。大臣白王。國計事大。王可還 歸。王謂須臾小復可忍。復游園地不覺經月。
問答同前。樹提出七寶施兼綾羅繒綵。二十 萬眾人馬俱重。一時還國。王語群臣。其樹提 伽是我之民。婦女宅舍過殊於我。我欲伐
之。可取以不。諸臣皆言。可取。王將四十萬 眾。椎鍾鳴鼓圍樹提宅。數百餘重。樹提伽宅 南門中有一力士。手捉金杖一擬四十萬眾。
人馬俱倒手脚繚戾。腰髖婀娜狀似醉容。頭 腦 [山*叵] 峨不復得起。於是樹提乘雲母之車。來 問諸人。來時何苦臥地不起。大王遣來欲伐
長者。長者力士手捉金杖。一擬四十萬眾。人 馬俱倒不復得起。樹提問言。欲得起不。諸人 皆言。欲得起樹提一放神力。令四十萬眾人
馬俱起。一時還國。王即遣使喚樹提伽同車 而載。往詣佛所白言。世尊。樹提先身作何功 德得是果報。佛言。善聽。先有五百同緣在
於山阻。道逢一病道人。賜其庵屋米糧燈燭。 爾時廣乞多願。天自供我。從空來下。變身十 八。放大光明。蕩照天下。又願作佛破散鐵圍
鑊湯。生華獄出旃檀。餓鬼作沙門。羅剎坐誦 經。五百商人齎其重寶。由供病僧從僧廣乞 天供。今得斯報。于時施者樹提伽是。病道
人者我身是也。五百商人皆得阿羅漢道。
[0711c26] 又百緣經云。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長者。 名曰善賢。財寶無量不可稱計。其婦生女端 正殊妙世所希有。頂上自然有一寶珠。光曜
城內。父母歡喜。因為立字。名曰寶光。年漸長 大體性調順。好喜施惠。頂上寶珠有來乞者。 即取施與。尋復還生。父母歡喜將詣佛所。
以生喜樂求索出家。佛告善來比丘尼。鬢 髮自落法服著身成比丘尼。精勤修習得阿 羅漢。諸天世人所見敬仰。時諸比丘見是事
已請問因緣。佛告比丘。乃往過去九十一劫。 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有王。名曰梵 摩達多。收取舍利起四寶塔而供養之。時有
一人入此塔中。持一寶珠繫著棖頭發願而 去。緣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墮惡趣。天上人中 常有寶珠。隨共俱生受天快樂。乃至今者遭
值於我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0712a13] 又百緣經云。佛在世時。迦毘羅衛城中有一 長者。財富無量不可稱計。其婦生一肉團。長 者見已心懷愁惱。謂為非祥。往詣佛所請問
吉凶。佛告長者。汝莫疑怪。但好養育。滿七日 已汝當自見。時長者聞是語已喜不自勝。還 詣家中勅令瞻養。七日頭到。肉團開敷有百
男子。端正殊妙世所希有。年漸長大值佛出 家得阿羅漢果。諸天世人所見敬仰。時諸比 丘見已請說得道因緣。佛告比丘。乃往過去
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時 彼國王名槃頭末帝。收取舍利造四寶塔。高 一由旬。而供養之。時有同邑一百餘人作倡
伎樂。齎持香華供養彼塔。各共發願。以此功 德使我來世所在生處共為兄弟。發是願已 各自歸去。
[0712a28] 佛告比丘。欲知彼時同邑人者。今此一百比 丘是。由於彼誓願力故。九十一劫不墮三 塗。天上人中常共同生受天快樂。乃至今者
遭值於我。故復同生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 喜奉行。
[0712b04] 頌曰。
韞石諒非真 飾瓶信為假
竊服睪門上 濫吹緇軒下
鳳祀徒驚心 騶文終好野
真相豈式昭 浮榮未能捨
迹殊冠冕容 車襲驅馳者
已矣歇鄭聲 天然亂周雅
富貴空爭名 寵辱虛相罵
須臾風火燭 幻泡何足把
感應緣 (略引六驗)
* 晉王文度
* 晉張氏
* 晉劉伯祖
* 晉太守李 常
* 唐中書令岑文本
* 唐別駕沈裕善
[0712b16] 晉王文度鎮廣陵。忽見二騶持鵠頭板來召 之。王文大驚問騶我作何官。騶云。尊作平 北將軍徐兗二洲刺史。王曰。吾已作此官
何故復召耶。鬼云。此人間耳。今所作是天 上官也。王大懼之。尋見迎官。玄衣人及鵠衣 小吏甚多。王尋病薨 (右一驗出幽冥錄) 。
[0712b22] 晉長安有張氏者。晝獨處室。有鳩自外入止 于床。張氏惡之。披懷而祝曰。鳩爾來。為我禍 耶。飛上承塵。為我福耶。來入我懷。鳩翻飛入
懷。乃化為一鉤。從爾資產巨萬。
[0712b26] 晉博陵劉伯祖為河東太守。所止承塵上有 神能語。京師詔書告下消息輒豫告伯祖。伯 祖問其所食噉。欲得羊肝。買羊肝。於前切
之。臠臠隨刀不見。兩羊肝盡。有一老貍眇 眇在案前。侍者舉刀欲斫之。伯祖訶止。自 舉著承塵上。須臾大笑曰。向者噉肝醉。忽然
失形與府君相見大慚愧。後伯祖當為司隷。 神復先語。伯祖某月某日書當到。到期如言。 及入司隷府神隨逐承塵上輒言省內事。伯
祖大恐懼。謂神曰。今職在刺史。左右貴人聞 神在此因以相害。神答曰。如府君所慮當相 捨去。遂絕無聲。
[0712c09] 晉李常。字元文。譙國人。少時有一沙門。造 常謂曰。君福報將至。而復對來隨之。君能守 貧修道不仕宦者。福增對滅。君其勉之。常
性躁又寒門。但問仕宦當何所至了不尋究 修道意也。與一卷經。常不肯取。又固問榮途 貴賤何如。沙門曰。當帶金紫極於三郡。若能
於一郡止者亦為善也。常曰。且當富貴。何 顧後患因留宿。常夜起見沙門。身滿一床。 入呼家人。大小 [門@視] 視。復變為大鳥跱屋梁
上。天曉復形而去。常送出門忽不復見。知 是神人。因此事佛而亦不能精。至後為西陽 江夏廬江太守加龍驤將軍大興中預錢鳳 之亂被誅 (右一驗出冥祚記)
。
[0712c22] 唐中書令岑文本。江陵人。少信佛常念誦法 華經普門品。曾乘船於吳江中船壞人盡死。 文本沒在水中。聞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
也。如是三言之。既而隨波涌出。已著北岸遂 免死。後於江陵設齋。僧徒集其家。有一客僧 獨後去。謂文本曰。天下方亂。君幸不預其災。
終逢太平致富貴也。言畢趨出。送出外不見。 既而文本食齋。於自食盌中得舍利二枚。後 果如其言。文本自向臨說。
[0713a02] 唐戶部尚書武昌公戴文胄。素與舒州別駕 沈裕善。胄以貞觀七年薨。至八年八月。裕在 州夢。其身行於京師義寧坊西南街。忽見胄
著故弊衣顏容甚瘁。見裕悲喜。問公生平修 福。今者何為。答曰。吾時誤奏殺人。吾死後他 人殺羊祭我。由此二事。辯答辛苦不可具言。
今亦勢了矣。因謂裕曰。吾平生與君善友。竟 不能進君官位。深恨于懷。君今自得五品文 書。已過天曹。相助欣慶。故以相報。言畢而
寤向人說之。冀夢有徵。其年冬裕入京參 選。有銅罰不得官。又向人說所夢無驗。九年 春裕將歸江南行至徐州。忽奉。
[0713a14] 詔書。授裕五品為婺州治中。臨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