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 of Buddhist Teachings Compiled During the Kaiyuan Era 開元釋教錄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開元釋教錄卷第二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總括群經錄上之二
[0487b15] 吳孫氏。前都武昌。後都建業
[0487b16] 從孫權 ( 諡 大祖文皇帝) 黃武元年壬寅。至孫皓 (無 諡 ) 天 紀四年庚子。凡經四主五十九年。緇素五人。
所出經等并及失譯。總一百八十九部。四百 一十七卷 (於中六十一部九十二卷見在一百二十八部三百二十五卷闕本) 。
* 吳沙門維祇難 (二部六卷經集)
* 沙門竺律炎 (四部六卷經集)
* 優婆塞支謙 (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經律集)
* 沙門康僧會 (七部二十卷經集)
* 沙門支彊梁接 (一部六卷經)
* 魏吳兩代諸失譯經 (八十七部二百六十一卷)
* 阿差末菩薩經四卷 (初出與西晉法護阿差末及無盡意經等並同本見吳別二錄)
* 法句經二卷 (初出亦云法句集尊者法救撰與律炎支謙共出見僧祐錄吳錄云竺卷未詳)
[0487b28] 右二部六卷 (法句經二卷見在阿差末四卷闕本) 。
[0487b29] 沙門維祇難吳云障礙。本印度人。世奉異道 以火祠為上。時有天竺沙門。習學小乘多行 道術。經遠行逼暮欲寄難家宿。難家既奉異
道猜忌釋子。乃處之門外露地而宿。沙門夜 密加呪術。令難家所事之火歘然變滅。於是 舉家共出啟請沙門入室供養。沙門還以呪
術變火令生。難既覩沙門神力勝己。即於佛 法大生信樂。乃捨本所事出家為道。依此沙 門以為和上。受學三藏妙善四含。遊化諸國
莫不皆奉。與同伴竺律炎發自西域因到江 左。以孫權黃武三年甲辰。於武昌郡共竺律 炎出阿差末等經二部。而祇難及炎既未善
方音。翻梵之際頗有不盡。志存義本辭近朴 質。
* 摩登伽經三卷 (見法上錄與支謙共出與舍頭諫經等同本或二卷第四譯)
* 三摩竭經一卷 (初出見始興錄與分惒檀王經同本異出一名須摩提女經一名難國王經一 名恕惒檀王經)
* 佛醫經一卷 (與支越共出非是全典從大經略出或云佛醫王經見寶唱錄)
* 梵志經一卷 (見始興錄)
[0487c19] 右四部六卷 (前三部五卷見在後一部一卷闕本) 。
[0487c20] 沙門竺律炎印度人也。解行清厲內外博通。 與維祗難同遊吳境。維祗卒後。以孫權黃龍 二年庚戌。於楊都譯摩登伽等經四部。其名
群錄不同。或云將炎。或云持炎。或云律炎。未 詳孰是故備列之。
* 大明度無極經四卷 (第二出或六卷亦直云大明度經與道行小品等同本見竺道祖魏 吳錄及僧祐等錄)
* 阿彌陀經二卷 (內題云佛說諸佛阿彌陀三邪三佛薩捿檀過度人道經第三出亦名無量壽 見竺道祖僧祐二錄與世高等譯小異)
* 菩薩本業經一卷 (亦直名本業經亦名淨行品經是華嚴淨行品異譯見僧祐錄長房錄中 本業之外別載淨行品者誤也)
* 維摩詰經二卷 (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第二出或三卷見竺 道祖僧祐二錄與漢佛調等譯少異)
* 慧印三昧經一卷 (亦直云慧印經一名寶田慧印三昧經初出與如來智印經同本見道祖 僧祐二錄)
* 九色鹿經一卷 (出六度集異譯見法上錄)
* 老女人經一卷 (安公云出阿毘曇吳錄直云老女經或云老母經初出見僧祐錄)
* 犢子經一卷 (見法上錄初出與乳光佛經等同本)
*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 (見長房錄第三出與唐譯緣 起聖道經等同本)
* 了本生死經一卷 (安公云出生經祐按五卷生經無此名見僧祐錄與稻芉經同本異出 謙自注并製序安公序云漢末出謙注)
* 龍施女經一卷 (初出與龍施菩薩本起經同本祐云別錄所載安錄無)
* 八吉詳神呪經一卷 (初出或無神字或云八吉祥經與八陽神呪經等同本房云見古錄)
* 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 (亦直云微密持經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經初出與出 生無量門持經等同本見僧叡二秦錄及僧祐錄)
* 華積陀羅尼神呪經一卷 (見寶唱錄或無神字與華聚陀羅尼等同本)
* 持句神呪經一卷 (初出見長房錄與陀隣尼鉢經等同本亦云出陀羅尼句)
* 私訶昧經一卷 (第二出或云私訶末一名菩薩道樹亦名道樹三昧見道安支敏度僧 祐等三錄祐云此經即是菩薩道樹)
* 菩薩生地經一卷 (一名差摩竭經初出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
* 孛經一卷 (亦云孛抄經祐云今孛經一卷即是第二出見僧祐錄及別錄)
* 月明菩薩經一卷 (或加三昧字一名月明童子經一名月明童男經見僧祐錄)
* 三品弟子經一卷 (一名弟子學有三輩經見長房錄)
* 法律三昧經一卷 (亦直云法律經第二出見長房錄)
* 梵志阿颰經一卷 (一名阿颰摩納經安錄直云阿拔經亦名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出長阿含 第十三卷異譯見長房錄)
* 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 (一名梵網經房云見別錄出長阿含第十四卷異譯)
* 七知經一卷 (或作七智見長房錄出中阿含第一卷異譯)
* 釋摩男本經一卷 (祐錄無本字一名五陰因事經安錄云出中阿含第二十五異譯見竺道 祖吳錄及僧祐錄)
* 諸法本經一卷 (出中阿含第二十八異譯見長房錄)
* 弊魔試目連經一卷 (一名魔嬈亂房云見舊錄出中阿含第三十卷異譯)
* 賴吒和羅經一卷 (或云羅漢賴吒和羅經與後漢支曜出者少異出中阿含第三十一異譯 祐云別錄所載安錄中無)
* 梵摩喻經一卷 (或作渝字見道祖僧祐二錄出中阿含第四十一異譯)
* 齋經一卷 (一名持齋經見別錄及僧祐錄出中阿含第五十五異譯)
* 須摩提女經一卷 (出增一阿含第二十二異譯見長房錄)
* 不自守意經一卷 (或無意字或云自守亦不自守經出雜阿含第十一卷異譯見長房錄)
* 五母子經一卷 (見長房錄初出與沙彌羅經同本)
* 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 (黃武年譯第四出亦云太子本起瑞應亦直云瑞應本起 與孟詳出者小異陳郡謝鏘吳郡張洗等筆受魏河東王桓詳定見始興僧祐二錄)
* 龍王兄弟經一卷 (一名難龍王經或無王字一名降龍王經初出見長房錄)
* 長者音悅經一卷 (一云長者音悅不蘭迦葉經亦直云音悅經初出見長房錄)
* 七女經一卷 (亦云七女本經安公云出阿毘曇初出見僧祐錄)
* 八師經一卷 (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初出)
* 蓱沙王五願經一卷 (或作瓶字一名弗沙迦王經見長房錄初出安公云出中阿含檢無)
* 義足經二卷 (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寶唱二錄初出有一十六經)
* 須摩提長者經一卷 (一名會諸佛前亦名如來所說示現眾生見長房錄)
* 阿難四事經一卷 (見僧祐錄及別錄)
* 未生怨經一卷 (見長房錄)
* 四願經一卷 (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
* 里氏梵志經一卷 (房云見別錄)
* 猘狗經一卷 (見長房錄)
* 孫多耶致經一卷 (或云梵志孫多耶致經見長房錄安公云出中阿含檢無)
* 戒銷災經一卷 (亦云戒銷伏災經見舊錄)
* 撰集百緣經十卷 (見內典錄)
* 菩薩本緣經二卷 (亦云菩薩本緣集經或二卷或四卷天竺沙門僧伽斯那撰見長房 錄)
* 惟日雜難經一卷 (見長房錄上見存已下闕)
* 摩訶般若波羅蜜呪經一卷 (或無摩訶字見寶唱錄)
* 法鏡經二卷 (或一卷第二出祐云見別錄安錄中無又長房等錄更有郁伽長者經二卷亦云謙譯即 是此經不合重載)
* 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 (初出見長房錄)
* 阿差末菩薩經四卷 (見吳錄第三出與維祇難所譯本同文異)
* 小阿差末經二卷 (見別錄及僧祐錄既加小字與次前經應非同本)
* 大般泥洹經二卷 (第三出此略大本序分哀歎品為二卷後三紙小異耳見竺道祖吳 錄安公云出長阿含祐云今長阿含與此異)
* 佛以三車喚經一卷 (見長房錄云出法華應出第二卷譬喻品)
* 不莊校女經一卷 (初出見寶唱錄)
* 須賴經一卷 (或云須賴菩薩經第三出與白延等出者同本別譯見竺道祖吳錄及僧祐錄)
* 菩薩修行經一卷 (初出見寶唱錄)
* 演道俗業經一卷 (初出見舊錄或無業字)
* 方等首楞嚴經二卷 (黃武年譯第二出與後漢支纖等出者同本見竺道祖吳錄安錄中 無祐無方等字云見別錄)
* 惟明二十偈經一卷 (初出或無經字見僧祐錄)
* 法滅盡經一卷 (初出或云法沒盡或云空寂菩薩所問經見長房錄)
* 七佛神呪經一卷 (一本無經字見長房錄)
* 摩訶精進經一卷 (亦云大精進經見長房錄)
* 十二門大方等經一卷 (安錄無祐云見別錄)
* 佛從上所行三十偈經一卷 (或無經字見僧祐錄)
* 四十二章經一卷 (第二出與摩騰譯者小異文義允正辭句可觀見別錄)
* 禪祕要經四卷 (或無經字初出見吳別二錄)
* 堅意經一卷 (或云堅心經第二出見長房錄)
* 勸進學道經一卷 (一本無勸字初出見長房錄)
* 恒水戒經一卷 (或無戒字第二出見舊錄)
* 七漏經一卷 (房云見別錄)
* 悔過法經一卷 (或無法字一名序十方禮拜悔過文見僧祐錄)
* 賢者德經一卷 (見僧祐錄)
* 梵志結淨經一卷 (見長房錄)
* 阿質國王經一卷 (見長房錄)
* 惟婁王師子潼譬喻經一卷 (一本無譬喻字見長房錄)
* 藍達王經一卷 (一云目連功德經亦云目連因緣功德經見吳錄)
* 百喻經一卷 (見長房錄)
* 五陰事經一卷 (見長房錄)
* 魔化作比丘經一卷 (見長房錄)
* 優多羅母經一卷 (一本無母字見僧祐錄)
* 人民求願經一卷 (見長房錄)
* 修行方便經二卷 (亦云修行方便禪經見吳錄)
* 法句經二卷 (第二出亦法句集見別錄及僧祐錄)
[0489b01] 右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惟日雜難經上五十一部六十九卷 見在摩訶般若呪下三十七部四十九卷闕本) 。
[0489b03] 優婆塞支謙字恭明。一名越。大月支人也。祖 父法度以漢靈帝世率國人數百歸化。拜率 善中郎將。越年七歲騎竹馬戲於隣家。為狗
所囓脛骨傷碎。隣人欲殺狗取肝傅瘡。越曰。 天生此物為人守吠。若不往君舍狗終不見 囓。此則失在於我不關於狗。若殺之得差尚
不可為。況於我無益而空招大罪。且畜生無 知豈可理責。由是隣人感其言至遂不復殺。 十歲學漢書。十三學婆羅門書。並得精妙兼
通六國語音。初桓靈世支讖譯出法典。有支 亮字紀明。資學於讖。謙又受業於亮。博覽經 籍莫不明練。世間藝術多所綜習。其為人細
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時人為之語曰。支郎 眼中黃形體雖細是智囊。其本奉大法精練 經旨。獻帝之末漢室大亂。與鄉人數十共奔
於吳。初發日唯有一被。有一客隨之大寒無 被。越呼客共眠。夜將半客奪其被而去。明旦 同侶問被所在。越曰。昨夜為客所奪。同侶咸
曰。何不相告。答曰。我若告發卿等必以劫罪 罪之。豈宜以一被而殺一人乎。遠近聞者莫 不歎服。後吳主孫權聞其博學有才慧即召
見之。因問經中深隱之義。越應機釋難無疑 不折。權大悅拜為博士。使輔導東宮甚加寵 祑。越以大教雖行而經多梵文莫有解者。既
善華戎之語。乃收集眾本譯為吳言。從權黃 武二年癸卯至亮建興二年癸酉三十餘載。 譯大明度等經八十八部。曲得聖義辭旨文
雅。又依無量壽中本起經製讚菩薩連句梵 唄三契。注了本生死經。皆行於世。後太子登 位。遂隱於穹隘山不交世務。從竺法蘭道人
更練五戒。凡所遊從皆沙門而已。後卒於山 中。春秋六十。吳主孫亮與眾僧書曰支恭明 不救所疾。其業履冲素始終可高。為之惻愴
不能已已。其為時所惜如此謙所出經部卷 多少諸說不定。其僧祐三藏記唯載三十六 部。祐錄謙傳云出二十七經。慧皎高僧傳 乃有四十九經。長房錄中便載一百二十九
部。今以房錄所載多是別生或異名重載。今 隨次刪之如後所述。
* 鹿子經 (與西晉竺法護所出鹿母經文同)
* 申日經 (亦與法護所出月光童子經同)
* 出家功德經 (今有兩本一是秦譯附於秦錄一從賢愚抄出今附別生錄中)
* 金剛清淨經 (亦云金剛三昧本姓清淨不滅不壞經後漢失譯錄中復載詳文非是支謙所出今移 附秦錄)
* 大慈無減經
* 寶女問三十二相經
* 魔女聞佛說法得男身經 (大慈無減等三經並出大集經)
* 寶海寂志成就大悲經 (出悲華經)
* 普廣菩薩經 (即別行隨願往生經是出灌頂經)
* 摩調王經 (出六度經)
* 佛為訶利曠野鬼說法經 (或云訶利出中阿含)
* 枯樹經 (或上加大字)
* 鷹鷂獵經
* 鵄鳥事經 (枯樹等三經並出增一阿含)
* 色無常經
* 諸漏盡經 (或無漏字)
* 雪山無獼猴經 (或作猨猴或無無字)
* 無母子經
* 不淨觀經
* 三種良馬經
* 四種良馬經
* 壽命促經
* 河中草龜經
* 國王成就五法久存於世經
* 佛為外道須深說離欲經 (色無常等十一經並出雜阿含)
* 是我所經
* 梵志經 (上二經並出生經)
* 桀貪王經 (出義足經)
* 外道仙尼說度經
* 度梵志經 (上二經小乘抄)
* 瞎鼈經
* 梵志問佛世間增減經
* 三魚失水經
* 甘露道經
* 降千梵志經
* 梵志子死稻敗經
* 護口意經
* 梵志問佛師經
* 法施勝經
* 水上泡經 (瞎鼈等十經並出出曜經)
* 修行慈經 (出修行道地經)
* 度脫狗子經 (出雜譬喻)
[0490a28] 右大慈無減經等三十八部三十八卷。長 房等錄並云謙譯。今按隋代二本眾經錄及 新括出別生抄經等。此等並從諸經抄出。
不合足為翻譯之數。今存實錄故並刪之。
* 六度集經八卷 (或九卷或云六度無極度經或云度無極集或云雜無極經見竺道祖吳錄及 僧祐錄)
* 舊雜譬喻經二卷 (內典有舊字房錄中無亦云雜譬集經或無集字見高僧傳及長房錄)
* 吳品經五卷 (祐錄無經字云凡有十品第三出房云即是小品般若見僧祐錄)
* 菩薩淨行經二卷 (是大集寶髻品異譯或直云淨律經云赤烏年出見竺道祖吳錄)
* 權方便經一卷 (與順權方便經等同本初出見吳錄及別記)
* 菩薩二百五十法經一卷 (或二卷以此替大僧二百五十戒示皓者是見高僧 傳及長房錄)
* 坐禪經一卷 (見長房錄)
[0490b13] 右七部二十卷 (六度等二部十卷見在吳品等五部十卷闕本) 。
[0490b14] 沙門康僧會其先康居國人。世居印度。其父 因商賈移于交阯。會年十餘歲二親並亡。以 至性奉孝服畢出家厲行甚峻。為人弘雅有
識量篤志好學。明解三藏 博 覽六經。天文圖 緯多所綜涉。辯於樞機善屬文翰。時孫權 稱制江左而佛教未行。先有優婆塞支謙宣譯
經典。既初染大法風化未全。僧會欲使道振 江左。興立圖寺。乃杖錫東遊。以吳赤烏十年 初達建業。營立茅茨設像行道。時吳國以初
見沙門。覩形未及其道疑為矯異。有司奏曰。 有胡人入境自稱沙門。容服非恒事應檢察。 權曰。吾聞漢明夢神號稱為佛。彼之所事豈
其遺風耶。即召會詰問。有何靈驗。會曰。如來 遷迹忽逾千載。遺骨舍利神曜無方。昔阿育 王起塔乃八萬四千。夫塔寺之興所以表遺
化也。權以為誇誕。乃謂會曰。若能得舍利當 為造塔。如其虛妄國有常刑。會請期七日。乃 謂其屬曰。法之興廢在此一舉。今不至誠後
將何及。乃共潔齋靖室以銅瓶加持燒香禮 請。七日期畢寂然無應。求申二七亦復如之。 權曰。此寔欺誑將欲加罪。更請三七。權又
特聽。會謂法屬曰。宣尼有言文王既沒文不 在茲乎。法雲應降而吾等無感何假王憲當 以誓死為期耳。三七日暮猶無所見莫不震
懼。既入五更忽聞瓶中鎗然有聲。會自往視 果獲舍利。明旦呈權。舉朝集觀五色光焰照 曜瓶上。權自手執瓶寫于銅盤。舍利所衝
盤即破碎。權肅然驚起曰。希有之瑞也。會 進而言曰。舍利威神豈直光相而已。乃劫燒 之火不能焚。金剛之杵不能碎。權命令試之。
會更誓曰。法雲方被蒼生仰澤。願更垂神迹 以廣示威靈。乃置舍利於鐵鉆上使力者擊 之。於是砧鎚俱陷舍利無損。權大嗟服即為
建塔。以始有佛寺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