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tra on the Questions of the Deva Suvikrāntacintā (Fo Shuo Xu Zhen Tianzi Jing) 佛說須真天子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三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無畏品第五
[0104c07] 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從造發道 意?」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從一切欲而 起道意。」
[0104c09]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正作此 語?」
[0104c10]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於愛欲中與 欲從事,爾乃成道;不隨愛欲,則菩薩何緣得 起一切道意?」
[0104c12]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心從何 所建立於道?」
[0104c13]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於諸佛 法中建立道意。何以故?天子!道意本從諸佛 法生。」
[0104c15]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在何所 起?」
[0104c16]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佛法本無,無所 起。何以故?天子!如虛空本無,從虛空本 起一切佛法。」
[0104c18]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 為幾何乎?可數知不?」
[0104c19]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 如諸法等,佛法亦爾。所以者何?如一切法,如 來從是最正覺故。是故,天子!如諸法等,佛 法之數等亦如是。」
[0104c22] 天子復問:「云何?文殊師利! 婬怒癡寧復是佛法耶?」
[0104c23] 文殊師利答言:「爾。天 子!婬怒癡是為佛法。何以故?愛欲無覺,以 道之教教授故也。」
[0104c25]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將 無一切皆當得佛耶?」
[0104c26]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 切皆當得佛,審當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 何?天子!一切當得如來正覺故。」
[0104c28] 天子復問: 「文殊師利!云何皆得佛乎?」
[0104c29]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為入寂然、為入空故。」
[0105a01] 天子復問:「文殊 師利!寂之與空云何得覺?」
[0105a02]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若不得空,何從得覺乎?用空無侶、無強 無弱故。」
[0105a04]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來曉空便 得道乎?」
[0105a05] 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如所語!空 則是道。佛說解空則為入道。」
[0105a06] 天子復問:「文 殊師利!如空之行,當云何行?」
[0105a07]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無色欲行是則空行。於欲界行,不為情 行亦不香行,亦不色行亦不無色行,亦不身
行亦不心行。何以故?不行是行是亦空故。」
[0105a1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來為不行是本空行 耶?」
[0105a1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來之空亦如是 空,彼無所有,於我亦爾。如無所行則如來 行。」
[0105a14]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無所有,當何等 行?」
[0105a15]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無所有,當行無 所有,不他餘行,至於他餘亦無所有,如是行 是亦無所有。」
[0105a17]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假無所 有,持何等來?」
[0105a18]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至於婬 欲而離於欲,則名曰無所有。於婬欲中習無 所有,貪怒癡欲無欲不欲,是故名曰無所
有也。於欲不習,名曰無所有。以吾我身而住 空行,名曰無所有,習是無所有亦無所有。」
[0105a23]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習而無所有?」
[0105a23] 文 殊師利答言:「天子!習寂然則無所有,是空 是閑、是不生、無所起,寂然則無所有習。」
[0105a25] 天子 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施作而名為習?」
[0105a26] 文殊 師利答言:「天子!無所壞敗,是名曰習。明諸 所有而無沾污,是名曰習。不可限度等如 虛空,是名曰習。離於貢高常照明一切,是
名曰習。亦不多亦不少,是名曰習。」
[0105b01] 天子復 問:「文殊師利!何所是不曉習者?」
[0105b02] 文殊師利 答言:「天子!不知法習者,是名不曉習。」
[0105b03] 天子 復問:「文殊師利!何所名曰曉於習者?」
[0105b04] 文殊 師利答言:「天子!知法習者是則曉習。」
[0105b05] 天子 復問:「文殊師利!意不妄信,何所是其相?」
[0105b06] 文 殊師利答言:「天子!諸無罣礙行是其相。」
[0105b07] 天子 復問:「文殊師利!意不妄信菩薩,云何報畢 信施之恩?」
[0105b09]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意不妄信 者,是名曰眼見了一切諸法,不隨他人教 有所信從也。意不妄信者,不復報信施之恩。
何以故?從本已來悉清淨故。」
[0105b12] 天子復問:「文 殊師利!云何下鬚髮菩薩不肯入眾、不隨其 教,是名何等?當何所應?」
[0105b14] 文殊師利答言:「天 子!除鬚髮菩薩不肯入眾、不隨他故,是 名曰世之最厚也。何以故?天子!所作無為
名曰眾僧。菩薩不住無為、不止無為,是故名 曰世之最厚者。」
[0105b18]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設使 菩薩正住於無為,有何等咎?」
[0105b19]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設使菩薩住於無為,無益一切,便墮弟 子習為滅度,是其咎也。」
[0105b21] 天子復問:「文殊師 利!無為則八道地,有為則凡人地。菩薩為 住凡人地故,為世之最厚耶?」
[0105b23]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不也。所以者何?菩薩亦不住於無為 地,亦不住於有為地,是故名曰世之最厚。何
以故?菩薩興發行者,會止於有為,不住無 為、不造無為,是故為世作厚。住於有為,悉 知可否處;住於無為,知諸慧處。已知有為可
否便住其中,已知無為慧不止其中。天子! 譬如勇悍健男子,張弓建箭仰射虛空,箭 不住空亦不下墮。」文殊師利語天子言:「是為 難不?」
[0105c03] 天子報言:「甚難,甚難。」
[0105c03] 文殊師利言:「菩 薩所作又難於此。所以者何?於有為中而不 捨離,便得無為,故住於無為,於有為中養 護一切。」
[0105c07]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之畏,從有為致耶? 從無為致乎?」
[0105c08]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畏 懼從兩因緣致,亦從有為,亦從無為。所以 者何?從有為中畏於愛欲,在無為中畏於無 欲。」
[0105c1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尚無愛欲,云何復 畏?」
[0105c1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於三界不近,是則 為畏。不近三界,為墮弟子地。」
[0105c13] 天子復問:「文 殊師利!云何菩薩得無所畏?」
[0105c14]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菩薩於有為中常行智慧之慧,以善權 慧不墮無為,是為菩薩得無所畏。復次,天子!
菩薩以一切故不捨有為,以佛法故不墮無 為,是為菩薩從得無畏。復次,天子!菩薩所 有福施因緣近於有為!所有佛慧因緣不墮
無為!是為菩薩得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 住於有為為已立禪,住於權慧為從禪還, 是為菩薩得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以道意
住便起功德,以大哀住廣護一切,是為菩薩 得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於空閑住覺知魔 事,已善權住降伏魔行,是為菩薩得無所
畏。復次,天子!菩薩以大慈住普而說法,以 大哀住為行雜施,是為菩薩得無所畏。復次, 天子!菩薩住於生死殖泥洹本,住於泥洹
殖生死本,是為菩薩得無所畏。復次,天子! 菩薩於不生中而為已生,於有為中為已出 生,現所見法,不於五陰及與六衰有所稱譽,
悉見知離而無所生,寂然已寂。不然不熾,於 然熾中而無所生,悉持愛欲,不為愛欲之所 沾污。學者不學者皆為已伏,不以弟子解
脫而為奇異,入於人身不捨法身,於魔界而 現行,於法界無所放,以慧入於無為,以權 從無為而還,多所分現,諸可不可皆而忍之。
佛所示現常思樂見,法所示現而無狐疑,是 為天子菩薩得無所畏。」
須真天子經住道品第六
[0106a12]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何得 住於道?」
[0106a13]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說滅貪 法,不於滅貪而求其證;說滅婬怒癡諸愛欲 法,不於其中而求其證。是故,天子!菩薩得住
於道。復次,天子。菩薩說空不以空為證,說無 相不以無相為證,說無願不以無願為證,說 不會不以不會為證,說無生不以無生為證,
說無所起不以無所起為證,說無分際不以 無分際為證,說離貪不以離貪為證,說離所 作不以離所作為證,說滅事不以滅事為證,
是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無所施 為具檀波羅蜜,不持戒為具尸波羅蜜,有瞋 恚為具羼波羅蜜,以懈怠為具惟逮波羅蜜,
憙亂忘為具禪波羅蜜,志愚癡為具般若波 羅蜜。是故,天子!菩薩得住於道。」
[0106a26] 天子復問:「文 殊師利!何因作是說?」
[0106a27]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 有四事無所施。何等為四?一者,不捨一切;二 者,不捨法;三者,不捨道意;四者,不捨諸功德。
是為四法不捨,為具檀波羅蜜。天子!所以 持戒,用心未調故;心已調,便捨戒。已捨誡 出於冥,已出冥為已明,已捨明為得等,
已捨等便得慧,已捨慧便得解脫示現慧。 天子當知,如是是以捨戒為具尸波羅蜜。天 子!設是菩薩形呰弟子乘、讚歎大乘,已讚大
乘為至大乘,便具羼波羅蜜。天子!設是菩 薩不為身口意所詭,則為無懈怠所作,如是 法為具惟逮波羅蜜。天子!設是菩薩若於
夢中心不念著兩際。所以者何?不樂弟子 乘、辟支佛乘故。已不樂弟子、辟支佛乘,為至 大乘。已至大乘,為具禪波羅蜜。天子!一切
法皆癡,譬如草木牆壁瓦石,愚癡如是。見 用久習羸劣癡義,是故一切癡法之本,以智 慧慧備於道故,便具般若波羅蜜。天子!所
作已應,是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 薩不捨生死跡,不求泥洹跡,於跡無斷、於 跡無作,亦無所住。其入邪者為立正道,是
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索一切人、 求一切法,亦不得一切人,亦不得一切法。 所以者何?不捨菩薩道故。所說至誠而皆
有效,是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 知弟子道無所悕望,知辟支佛道亦無所悕 望,知菩薩道,具足其根滿諸功德,然後乃隨,
是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如生死 所作會皆為之,所作果實不受也,合會之態 不能沾污,一切功德悉作道願,不見有不
退轉之道。所以者何?悉具足故。是為菩薩 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於道而求於道, 而不滅度,是為菩薩得住於道。」
[0106c01] 天子復問: 「文殊師利!云何於道而復求道?」
[0106c02] 文殊師利答 言:「天子!以生死故名曰道。菩薩求道,欲脫一 切故。一切無所有,亦無所求,亦無所度。」
[0106c04] 天 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世間所入道,是菩薩 行耶?」
[0106c06] 文殊師利答言:「如是,天子!審如所說, 一切世間所入則菩薩行也。何以故?如是,天 子!行於世間,不為俗法之所沾污也。隨愛欲
現無欲,不墮無欲;於生死而示現知一切 法不生不起;為無榮冀,於無榮冀而不求證; 持於五陰六衰,離於五陰六衰非我所;見知
持五陰六衰者,一切而為說法。五陰六衰空 無所有,亦不可見。已知無所有,便逮禪惟 務。三昧三摩越合以為一,便得意止,心便
堅住。已得堅住,便能遍入一切人心。其心 不止,為樂於魔眾。菩薩不為魔事之所污,不 捨於佛界,於魔界隨所作為,於法界處而
不動還,於人界處施護眾生,是為菩薩精 進隨一切世俗之行。」
菩薩行品第七
[0106c21]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謂菩薩為 精進行?願為說之,吾等欲聞。」
[0106c22]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無所行是為甚清淨所敬之行。皆已 得住是菩薩行,於諸所有無所缺減,於空閑
所作應意已辦。意存於道是不忘行,心意 平等是施與行,心意已調是為戒行,心意已 寂是為忍辱行,意不懈惓是精進行,身意
靜默是禪思行,於法界行不著所有是智慧 行,不為不可是慈心行,一切不有是大哀行, 愛欲非我、所為已空是則喜行,廓然無念是
則護行,不願天人是寂定行,了知眾事是苦 智行,計陰如幻知緣起行,無黠等類是滅知 行,分部以滅是道慧行,不樂合聚是因慧
行,了知陰然是緣慧行,於義決律是俱會 行,無處所義、默無所語是依法行,法界無 所壞是依滅行,名色無所有是依報行,如
音如響依上義行,示現具好依身慧行,身情 嚴好具依經空行,有罪自悔是依戒行,知 人心是天眼行,罪淨是耳聰行,戒甚淨是
知他心行,眾罪已畢是宿世行,計三塗等是 神足行,心得自在是堅強行,無所壞敗是為 要行,不動不搖是安造行,不震不駭是為等
行,常念無怙是虛空行,觀而悉知是為幻行, 莊嚴相是夢行,邊幅相是炎行,不聚相是影 行,不貪相是響行,義決律相是野馬行,恍
惚相是空行,身分部相是無想行,意分部 相是不願行,三界分部相是無相逢行,相逢 分部相是降伏魔行,心意識不有不相是不
斷三寶金剛行,一切增益是行之相。如是之 心,天子!菩薩行道之行。」
分別品第八
[0107a23]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住於道菩薩, 其行已過諸聲聞、辟支佛上?」
[0107a24] 文殊師利答言: 「如是,天子!審如所言。菩薩之行實過諸聲聞、 辟支佛上。何以故?亦無信證,亦不持法,亦
不八行,亦不須陀洹,亦不斯陀含、亦不阿 那含、亦不阿羅漢,亦不辟支佛,亦不多陀 竭、亦不三耶三佛、亦不世多羅。如是,天子!
若不知此、不計是菩薩,為菩薩也。亦不俗法, 亦不婬法,亦不怒法,亦不癡法,亦不生死 法,亦不泥洹法,若不知此、不計是菩薩,為 菩薩也。」
[0107b04]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如此?何 因菩薩而得信證至泥洹法?」
[0107b05] 文殊師利答言: 「天子!菩薩了信諸法,一切遠離,於欲無著,不 信於餘道。所以者何?信六波羅蜜道故。信
已便持,所可縛著者而度脫之。常求未然之 慧,於生死亦不懼,於泥洹無所畏,是故菩 薩得持信要。」
[0107b1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持法要?」
[0107b1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諸佛所說法 教皆悉持之,不甘世味、以法為飲食,立於法 義、不住愛欲,則得法力、不為俗力,得法義、不
尚俗義,得法尊、不為俗尊,得依怙法、不怙於 人,說中正法、不說非法,住法法處、不處非 法,以法徹見審無蔽礙,悉知諸法,得陀羅
尼諦識不忘,以七珍事於寶具足,猗一切法 便得住於自在之法。是故,天子!菩薩得持法 要。」
[0107b20]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是八 事?」
[0107b21]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出於八邪,以 淨功德行八直行,滿於所願便得入道。一 切世人在八難處,皆悉住之。於無難處為得
男子八覺之念,常願道意而不放捨,得八 惟務禪,是故菩薩得是八事。」
[0107b25] 天子復問:「文 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須陀洹?」
[0107b26] 文殊師利答 言:「天子!菩薩視一切人,皆如墮海隨水下 流。有多力者逆水上行,斷生死流不毀其本
行,而得等斷於三惡之道。一切使得安隱 之處,遠離於猶豫,諦住佛法藏,過於凡人 跡,樂立佛法跡,了生死際便向泥洹門。於
諸世界第一之厚,常立於人志泥洹行,使人 向道得會道場,審現教授遠離生死,在有為 中示現無為而嗟歎之,等樂於阿惟越致。是 故菩薩得入須陀洹。」
[0107c07]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斯陀含?」
[0107c08]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知一切當來未然 之法,來入生死中,護於一切而為說法,令至 無為。不見有法至無為者,亦不見來,亦不
見住,雖示現來而無愛欲,去則畢於所作。來 則不違於本要,來則不隨於魔教,來則到於 道場,來便持諸佛教而示現,依怙諸法來護
一切令度生死淵,已得堅強神通之道無 能壞者。是故菩薩得入斯陀含。」
[0107c16]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阿那含?」
[0107c17]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所見而不復 還,不隨諸陰蓋,不墮諸顛倒。於是不復還, 亦不來亦不去;於是不復還,亦不從非法之
教,亦無所畏,亦無所貪婬,亦無瞋恚,亦無 愚癡。不復還,所作事常勝,具滿於佛法,去 來功德等而無異,一切所作已畢無會。為
已受決,所可造而不起,所不自在者以慧而 度之,黠不從他人侍。是故菩薩得入阿那 含。」
[0107c26]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阿羅漢?」
[0107c27]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悉棄所有,降伏貪 欲,而為一切說法。諸瞋恚者而降伏之,以法 教授,使除惡態,伏諸愚癡以法而化。已得
空聚悉見諸法,不捨一切,精進於諸佛法, 心不樂世間,一切合會皆無有常,於供養中 常為之最。譬如蓮華不著泥水,無我無持亦
無所有,等持諸法常念為之,以慧分別空,隨 人所樂而立其志。宿命所願皆已滿足,意之 堅住不隨他人教,諸語之好惡一切無所受,
歡喜而得決,以決轉度一切。是故菩薩得入 阿羅漢。」
[0108a09]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聲聞?」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所不聞法而 為說之,是為聲聞。於聲聞乘而無有信,於
諸著法已不生不起法界,使未聞者聞。緣諸 因緣者,以無我無人使習聞之。於空法教 不限佛法,其所作法譬如虛空造諸法要。聞
常精進無所罣礙,從他聞法不受行,自是於 禪不隨他教,去來現在所有音聲悉曉知之。 已斷所作不可盡,以為得具足,復得無盡
譬喻法義,悉知一切人意所行。以慧示現而 導利之,隨其所欲而為說法,令到其處而不 貢高。常行本願。是故菩薩得入聲聞。」
[0108a2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辟支佛?」
[0108a2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得因緣便,知諸 法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有主而自莊飾者, 偽而無實、無所屬,其因緣相譬亦如是。諦見
諸因緣,以道為飲食,於律法而不捨,是諸 波羅蜜之侶,一切道證則法之侶。於四恩事 而無貢高,是神通之侶。知因緣法而不斷著,
不信餘業,得平等覺道。信見知處,不以為異 意,而不隨壞敗小乘功德,為立大乘,以因 緣行一切諸法。是故菩薩得入辟支佛。」
[0108b02]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於佛?」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悉覺知一切法本 皆空寂,覺知一切本無所有,覺知諸行。於惡
處人中天上,意悉遠離眾所安樂。所以者何? 悉曉了諸慧故。自意覺智慧,知諸欲空、自 身亦空,以一時念則覺道。次不為餘轉,便現
無數若干之事。是故菩薩得至於佛。」
[0108b09]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多陀竭?」
[0108b10]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以如來道來。如者 為諦,無一道忘。如者為造立,如者為施 與,如者為戒,如者為忍辱,如者為精進,如
者為一心,如者為智慧,如者為善權,如者 為慧,如者為人亦不人,現立為人習斷生死 行,於諸行中等出其上。度恐畏者至於彼岸,
所度無彼亦不在彼,至於在此亦不在此,用 本淨故過於二處。遠離於冥平等見明,於冥 無冥而度於冥。如來從空來,壞散垢穢使 歸於空。是故菩薩得至多陀竭。」
[0108b20]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匐迦波 壞生死處?」
[0108b21]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破壞愛 欲,得度三界生死之處。於有處示現無處,凡 一切人皆擔重擔降壞魔眾,於諸處所樂喜
著者皆遠離之,令放重擔絕離其處。遍見所 生善惡眾處,已去所處樂捨貪婬,以柔軟心 用定身意定於戒智,悉見惡處離而不著,悉
入諸身知一切態,正生死處導利福施,廣 設橋梁常樂供養,滿覆三處未曾厭廢,為三 界人之所戴仰。是故菩薩得至匐迦波。」
[0108c0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三耶三 佛平等覺?」
[0108c0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心於 五逆、若於正道其意平等,是故無不等覺。 等於所見及四顛倒,等於陰蓋諸所覆蔽於
道無異,是故無不等覺。等婬怒癡及於諸欲 亦等於道,是故無不等覺。於凡人法、習法 不習法、辟支佛法、菩薩法悉等於道,是故無
不等覺。是故菩薩得至三耶三佛。」
[0108c09]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世多羅 世尊?」
[0108c10]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教誡世人, 使得功德、瞋恚不生。聞法教者則皆奉持,教 非法教,為轉法輪。甘教、慈教、三千世界教、
為一切世尊教。為受一切自歸,為一切作燈 明,為一切明中最明,為一切作寂然之寂, 令一切人無有思想滅而不熾。為一切人解
諸狐疑,狐疑諸難皆為已斷。為一切人長 益功德,為轉輪王、四天王、釋梵之所禮。為愚 所輕不以恚恨,為智所歎不以歡喜。心恒平
等常若虛空,世尊為最等於世間。是故菩薩 得至世多羅。」
[0108c2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鉢遬禪 陀嵐凡人法?」
[0108c2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 切人民所行,以善權示現一切凡人行,而知 之無所著。是故菩薩得入凡人法。」
[0108c25]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勒迦陀 嵐貪婬法?」
[0108c26]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常愁 悲泣欲得佛法,常貪樂成身如如來身,慈向 一切而無恚怒。是故菩薩得入貪婬法。」
[0108c29]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 [雨/對] 陀嵐 瞋恚法?」
[0109a01]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於一事 中見十八事,於聲聞,辟支佛乘譬如冤家, 不勸發人使起是業。於有為中而現愛欲,於
愛欲中心無所著。所以者何?欲養一切故。 是故菩薩得入瞋恚法。」
[0109a06]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瞀訑陀 嵐愚癡法?」
[0109a07]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無所識知 是名曰癡。於無識習習等定法,亦不知亦不 曉,亦不喘亦不息,亦不作亦不壞。是故菩 薩得入愚癡法。」
[0109a11]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僧薩陀 嵐生死法?」
[0109a12]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於生死 而不動。所以者何?求佛道故堅住不動,一切 眾魔不能得其便,一切諸行得無所著,等於
生死亦等佛法。於小道而不樂,於大道而等 見,不動亦不轉。是故菩薩得入生死法。」
[0109a17]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泥洹陀 嵐滅度法?」
[0109a18]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隨諸 習俗現泥洹道,知一切法習而滅之,於泥洹 行不般泥洹,於泥曰行不永泥曰。是故菩薩 得入滅度法。」
◎
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三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8 佛說須真天子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三寶弟子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