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han Fa Yao Jie 禪法要解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禪法要解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 長安逍遙

[0286b17] 行者受法五眾 不淨不淨二種一者 不淨二者不淨何以眾生
一者著色二者形容威儀四者 五者人相 不淨人相白骨人相
死屍二種 不淨二種一者死屍不淨我身不淨死屍一等
無有如是觀 閑靜不淨處處外出
緣中二者眼見受法分別三十六不淨充滿、 [*]
肌肉尿如是種種不淨假名
如是觀厭惡婬欲 不息精進呵責心作 :「老病死苦人身
佛法 甚多煩惱魔民國土飢荒 老病禪定我身可畏
煩惱未有禪定未有 服法空虛俗人無異惡趣 一切善法正定
不為云何懈怠不能精勤制伏如此賢聖 可惡九孔流出貪著畜生
黑闇。」如是心思自責本處亦復念言:「 一切智說道易解大師
如是大王無有怖畏 羅漢所作已辦同伴 調伏種種六通自在
求得唯有此道。」如是 思惟不淨念言:「 煩惱得道
五欲不能何況長老摩訶 阿羅漢道伎樂 嚴飾目連目連爾時說偈言

「『身骨,  皮肉纏裹
不淨充滿,  好物
尿,  九孔流出
,  足以
,  薄皮
智者,  
,  我所厭惡
一切遠離,  
嚴飾,  華香瓔珞
凡夫貪愛,  智者不惑
不淨,  穢惡
莊嚴,  以為
,  
,  不淨
,  愚夫
瓔珞,  如畫
欲染,  終始不可
,  
一切,  已滅
五欲遠離,  
虛空,  一切
正使,  不能。』」

[0287a22] 行者如是思惟決定堅固住心本緣不畏 利根一心精勤心得 中根乃至三七鈍根久久
種種空無所得譬如

[0287a27] 問曰

[0287a27]

[0287a27] 答曰

[0287a27] 犯禁不可 邪見不捨善根覆障所謂 煩惱五無間罪三惡道如是
摩訶衍菩薩利根實智福德 因緣不同其事誦經修福 供養說法教化十善道

[0287b03] 問曰

[0287b03] 云何 一心

[0287b04] 答曰

[0287b04] 住相瞋恚 心法止息心得快樂未曾 得勝五欲心淨光明清淨
明珠淨水光明 心安喜悅譬如 不久行者如是
不止自知不久當得 禪定

[0287b11] 一心信樂精勤攝心轉入 五欲甚為可惡人見 不得如是種種因緣
憐愍五欲自心 不知不淨行者精進晝夜善法禪定法令
善法欲界無常無我 入心三毒 嫉妬甚為如是觀
中間五蓋除滅風力婬欲心念 思惟:「五欲云何
世間學道鬚髮著法形壽五欲情願 云何復生。」即令
毒蛇入室甚深 復次五欲住處無有反復初時 尚可欺誑苦毒嫉妬恚怒
左右復次 五欲不厭厭足無有 漿未及不得猶如
不可復次欲染不見 今世後世罪報以是婬欲

[0287c04] 婬欲眾生 眾苦云何 刑戮善人苦痛
行道我愛 生天行道不生何況瞋恚 根本復次不見瞋恚
尊卑父母師長乃至不受佛教大病殘害無道猶如羅剎思惟慈心消滅

[0287c13] 婬欲瞋恚禪定快樂 沈重不了 睡眠何況睡眠
無異氣息 睡眠不見諸法亦復 即時應作:「煩惱危害
安眠鋒刃之間睡眠老病三惡道道法 未有所得睡眠。」
不止起行冷水洗面瞻視四方 星宿三事除滅睡眠一者 怖畏思惟死王大力
無可 斬首二者欣慰當作:「大師所有 未曾有。」
愁憂念言:「後世展轉經歷苦痛毒害無邊無量。」如是種種因緣睡眠 如是思惟睡眠

[0288a01] 應作 :「世人求歡故而 坐禪求道云何自恣放心
佛法攝心 水波不見動心不見。」 中說

[0288a06] 問曰

[0288a06] 貪欲各別何故 睡眠合為

[0288a07] 答曰

[0288a07] 煩惱勢力 微薄無悔不能 以是合為譬如
復次睡眠心法心重 轉增 是故合為不專
五欲煩惱名為譬如獼猴得出 自恣林木如是 結使身口意念言
應作應作。」是故 合為

[0288a17] 問曰

[0288a17] 作惡

[0288a17] 答曰

[0288a17] 自悔以往不復如是 不息憂惱亂心名為如是 因緣心緣
所以者何今世 歡心後世地獄善法 岐路猶豫不知便止息行者如是
不復遮覆正道 :「一切智分別諸法 世間法出世間法不善
了了分明教法 復次佛法智慧如實 云何自心籌量諸法人手
利器強敵 以為智慧云何籌量 法實復次外道佛弟子
弟子云何復生 刺客如是
實智譬如 多身良醫行者如是種種諸法隨事解疑
佛教。」如是種種 行者如是思惟五蓋 善法深入一心欲界煩惱初禪
行者離欲不善離生 初禪

[0288b14] 問曰

[0288b14] 初禪云何

[0288b14] 答曰

[0288b14] 正念五欲得到身心快樂柔和 光明初禪色界 遍滿身故柔和離欲不善一心
快樂色界色有光明相是故行者 光明內外行者如是心意 不喜世間八法不能信敬
慚愧衣服飲食等心不貪 功德餘者五欲 何況世間不淨五欲初禪有如
復次初禪大驚譬如 寶藏心大歡喜念言:「初夜中夜後夜精勤苦行初禪果報如實不虛
如是諸眾生頑愚五欲不淨 可憐。」初禪快樂內外遍身 內外欲界身分不能
欲界火熱初禪第一 熱惱大熱清涼池

[0288c02] 既得初禪 修行所謂念佛三昧不淨慈心所以者何行思
禪定深入倍增清淨明了行者 初禪二禪有漏二禪邊地 覺觀欲界五欲五蓋散亂初禪
覺觀惱亂定心亦復如是無漏道初禪 無漏初禪呵責覺觀

[0288c09] 問曰

[0288c09] 如初 使亂心何故覺觀

[0288c10] 答曰

[0288c10] 初禪 使名為覺觀所以者何善覺愛著是故結使覺觀初禪未有復次未曾覺觀大喜大喜
復次甚深二禪 覺觀大利故而小利 大樂

[0288c16] 問曰

[0288c16] 覺觀 初禪煩惱

[0288c17] 答曰

[0288c17] 覺觀即是初禪善覺 初禪覺觀覺觀二禪是故善覺行者
應當思惟覺觀善覺親善亦復大利覺觀覺觀惱亂安眠
惱亂是故行者覺觀二禪譬如風土清水不見欲界五欲 覺觀亂心覺觀
清淨喜樂二禪

[0288c27] 問曰

[0288c27] 云何二禪

[0288c27] 答曰

[0288c27] 中說 無記覺觀內心清淨 無有風波星月悉皆照見如是
內心清淨賢聖默然三禪四禪 二禪覺觀語言因緣因緣 得名默然喜樂初禪初禪
喜樂離欲喜樂初禪

[0289a04] 問曰

[0289a05] 二禪初禪結使何以離生

[0289a05] 答曰

[0289a05] 定力以定復次 離欲離欲初禪色界是故 離生如是二禪行者既得二禪
二禪煩惱所謂 定心二禪三禪是故 斷滅以求三禪

[0289a11] 問曰

[0289a11] 若爾 行捨三禪

[0289a12] 答曰

[0289a12] 二禪 大喜結使以是 煩惱結使無有利益 甚為利益以是
佛說三禪

[0289a16] 問曰

[0289a16] 五欲不淨 應當淨妙眾生云何

[0289a17]

[0289a18] 因緣則是復次不捨 不能功德以是 行者三禪憂苦因緣
可喜無常事變憂苦復次 云何三禪妙喜
譬如羅剎 離心第三禪 世間無有經由
慧身

[0289a28] 問曰

[0289a28] 一心念初禪二禪何以

[0289a29] 答曰

[0289a29] 第三禪心行 分別一心念 三禪中有一者二者
發動行者一心念 精進智慧力 發動念佛妙法
守護三心一心 第三禪

[0289b07] 問曰

[0289b07] 第三禪二時 何等

[0289b08] 答曰

[0289b08] 後說快樂

[0289b09] 問曰

[0289b09] 快樂 三禪名為第一

[0289b10] 答曰

[0289b10] 第一究竟 不以

[0289b12] 問曰

[0289b12] 喜樂 喜樂差別

[0289b13] 答曰

[0289b13] 樂受二種一者 二者樂根喜根喜樂初禪二禪樂根 喜樂三禪復次欲界初禪樂受
樂根名為喜根二禪三禪樂受 喜根樂根譬如冷水 洗手名為沐浴
行者如是初禪覺觀遍身二禪大喜不能遍身三禪無障礙 差別復次樂受欲界
識相名為喜根樂根初禪識相 名為樂根喜根二禪意識相應 名為喜根三禪意識相應樂受
名為樂根行者既得三禪一心 是故譬如富貴
守護亦復有人 以求既得守護行者如是
初禪覺觀惱亂二禪大喜 三禪無常以是 樂求四禪安隱

[0289c04] 問曰

[0289c04] 行者禪定 欲樂何等 利益

[0289c06] 答曰

[0289c06] 行者涅槃所謂羅漢辟支佛佛道是故 禪定四禪安隱快樂三乘隨意 入涅槃

[0289c09] 問曰

[0289c09] 云何第四禪

[0289c09] 答曰

[0289c09] 佛說四禪比丘 不樂護念清淨第四禪

[0289c11] 問曰

[0289c11] 三禪 離欲何故

[0289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