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 Wu Liang Shou Fo Jing Shu Miao Zong Chao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二
四明沙門知禮

[0201c26] ◎觀行即中觀異常直觀心性大乘知心作佛 即是未成觀佛
勤行五悔 名字故知名字 成佛其中念念覺知觀行
妙色即真大小 故此色身即是真法一佛 心觀名字不獨
觀行觀佛 相好羸劣初心落日
般舟初心 輪相次第肉髻三十二下品 可作不須
落日相若金色 色相心想目前故云作對妙色即是不可思議
所以者何由此行人故知唯心知心五根唯心成色
妙色三觀 妙色妙色三觀塵念 方能觀行開眼
周遍妙心發心心心不休 塵緣現前了然開眼 明見無間
一一莊嚴法身大相 大發小名流出二禪 法界周遍觀行
名曰何處金光明 三道金光明 三身觀行
金光明 任運得失 三身凡心可見
三身不妨 見佛三觀落日三觀未成 事理一念
般舟 三昧三十二相 同時
入聖故知 無住得失觀行不知事理難易淺深
相違一下諸佛 一佛諸佛不可 一佛一佛十方現今
過未一切彌陀彌陀 無量之一等於一中無量一身 諸佛三法一佛一切
三法法身智慧般若十力 解脫三身涅槃 諸佛應用無畏
菩薩中分無明妙覺三法無明究竟 三法諸佛三法不二是故彌陀三法
不少一切諸佛三法 三身應身 受用法門報身諸法
四千陀羅尼第一義諦種智 慈悲無漏四辯四十 二智如來藏三三昧
定慧諸法名為法身名為報身受用實相法身一切法諸色
名實 觀法文中相好周遍三法 至今三身知法實相
色身法爾即非 是故第九佛觀相好 真法不知觀佛
便須知 色相周遍三身 一切念佛三觀現前故云
無不念念覺者雖是 本覺全本覺觀 究竟
廣雅谿 相合不二方名始覺本覺名為
正是谿不二本覺 故知六即得名六合理即 本覺本覺六合無非
不二谿有時不二 不二門方能 萬端豈非修性
相似即本覺以此 始覺無明本覺得名相似即四十一無明
得分本覺名分真佛至極果位 本覺得名究竟 本覺究竟始覺究竟
究竟問名 對本 理即始覺二義答理
五佛豈非 始覺二種佛性豈非 究竟始覺始覺名字
便全修在性 相似 三身
觀行常用三觀念佛三身 加功不已本覺三身相似 始覺三觀相似相應
妙覺一本要義顯示三身 可見本覺諸法諸法 相好諸法法門諸法
如此一覺寂照 自在神通相好 清淨智慧法門
實相二三縱橫不可思議乃是 覺照照覺全本即是相應 三身是故文中不特
二相明相 本覺寂照相似相似
將至先覺暖氣 二事相似近乎約法二水
本覺清涼冷水 名字三觀 無明地方清涼
取水至極 略舉引文相似相應功德法華六根清淨顯然
得名六根所謂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天耳法佛 乃至意根三相
相好相似相應 法門實相相似相應五眼次第 可以對於三身行者三觀
觀佛六根三德不久相應五分心觀 顯性相似 屬於真修無明起信論隨分覺
本覺真佛名為 名為四十一 明初一代教
起信論華嚴經三身 八相不論無明惑安得 如此故知無明
見惑經論漸次不可與其 華嚴起信菩薩是故 中道別圓
發心 發心 覺心寂照圓覺
一切法界 諸佛眾生色心依正同一 全體全體為了全體
正因 三法圓融功德智慧觀照
真性三德既是一本 境界 功德智慧若是則是得名
三德如是不思議所以者何 雖是 三法若非三法
縱橫一點不同點水 三德法身不同別教 在下不同烈火三德
不同別人理體具足 () 別教法身不知 惡德是故
通惑業識事識煩惱結業三乘六道變易 分段一切二法佛性 是故有法本覺
一切以是名曰 不同泥土頑石 佛性淳善一切惡事
惡人善人 應須真諦 修空邊緣種種
次第一切法身本覺是故 本覺惡性
佛性事業一切即是 佛性佛性佛性君子不器 善惡惡人惡事
以為 修德 修性不成縱言別人
具足不知本覺 惡德不能性起理體 三法其三法定皆是
猶如稱帝是故 三法不然本覺惡性使中一
即是佛性以此二修 歸於三德亦復 如是三法
故云以此三法 修性故云不一不一 前後不思議是故
名為初發心二三三身 二修智證 報應二修對法智證
即非一時三身前後 一心三觀今圓 三智一心以此智證得法
一體妙色寂如無情一切三身三德 縱橫始發祕藏入理般若名為
無住祕藏 三輪一音 神通正教
心輪妙觀察智轉義證法轉入一切 三業應有十界皆是分得
以下十界種種三業不出 分別 且說同居始終八相大機所見
八相難思小乘出沒 全法界勝妙小乘生滅 無常如火終歸八相不分
皆是人法威儀威儀音聲 便是佛界得度即為三輪
至高 三業十界而已一一復現十界重重無盡普現
三昧 無明三身十界 第十登地至于等覺
心口 始覺本覺致使體用究竟即一切諸法無不不知
圓實不順一切皆是佛法世間 眾生有理不知 五品
十信相似四十一真知 登極究竟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等覺滿足方便
究竟始覺本覺 妙覺大品般若四十二 互具功德南嶽圓頓四十二
阿字四十等覺最後 妙覺一一諸位功德 究竟諸位功德
法華釋迦一切諸法 實相無明諸法邊際不思議權智究竟名為滿種種
圓覺不思議實智滿名為 第七無上士 上士等覺無上士
即是妙覺斷德究竟大涅槃 上士等覺無上士即是 妙覺智德究竟大菩提
大經十五日月四十二因果 智光 三十初四日至十三日十地
十四對等十五妙覺 三十十地三十三天甘露 四十二常理三十三十
十地一天等覺妙覺位次 四十二互具四十一 四十二前後
開示悟入知見真因四十 十五日月光滿智德 無不斷德大師增減日日
十五 因人月喻最上皆是究竟
所有名字一一 究竟成就其所真因 虛設未盡方便一切凡夫
虛名無實大經世諦有名 實義第一義諦有名實義究竟第一 別有名為究竟第一義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世間出世間 五無間無非第一
故此不虛究竟 是故稱為有無應有無量 當之大乘佛號
皆是之中第九淨名經正遍知如來 三句大千眾生阿難多聞第一
不能 功德無盡



[0205a17] ◎ 就此即是如來久修念佛三昧扣發
正在念佛 故且說法十二部經
長行重頌未曾有 無問自說萬法 種種法門四千大數了知
四諦萬法苦諦塵勞集諦對治 三昧門陀羅尼道諦波羅蜜
滅諦法藏 蘊聚苦諦三諦 名言俱舍牟尼說法
八十行蘊十二 小乘唯有九部十二十二九部大小
六度四等大乘三藏事度菩薩名數四教 權實觀行偏圓使
化城迂直善巧一法一門四教即是生滅無生無量
生滅一法 四門假人其實不同有門念念無常空門
猶如雲霧二相從容雙非 二相中一 世界樂欲
善根發作為人 宿善信對治 三毒第一義
革凡成聖佛智入理 發作 生歡喜全無若一
諸法一門三門中一四門 其餘諸法四門
既然三教萬法 對治三昧總持波羅蜜一一四教四門十二部
四等可知以此略明佛說 十二部豈非 無量壽
觀法 觀法題目
十六以為題名三觀。經文 不盡不能篇章故知
三觀乃是經文十六觀十六 三觀相者 觀法十六
心心絕妙 一心二三以次止觀思議
不思議初次第三 結果前列三觀第一空觀
見思 凡俗虛名二空實法 真實
是故名曰入空世俗 得名二諦
證智釋論三智易解 聲聞一切智空觀 別教十住第二假觀
二乘假觀成佛眾生 觀空中方便智證不住 諸法因緣本末見思
大悲心名為 諸法破相一一對治無不諳練隨惑淺深神通
宣揚獲益如此藥方 故此 而言見愛塵沙
破用前後相望 均等名為平等觀 釋論菩薩道種智假觀
二空第三中觀觀空生死 別人初心知覺常住中道佛性名為
無染性靈生境分別 境相執著我人邪見現前 皆是隨緣變造變造
是故見思中道 不成不得 能所不絕修空中觀何者
愛見 二乘乃是修空畢竟是故 空觀空生觀空涅槃生死
破除 建立菩薩 著名涅槃空生見思惑
涅槃塵沙惑二惑盡心 方便因次 二觀其二是故方便方便
中道佛性中道諦觀不二一如 圓融自然薩婆若
一切種智初地一心三觀 一切法法身 般若解脫孤立一一
三德三諦般若 法身 以此
前後 觀門一心三觀觀法能所 無量壽佛成就三身
化主 徒眾正報依報十六 智論
約法三智次第一切智 一切種智易解分屬 三智實在一心三智三觀
一心前後因果不二 三觀三觀 三觀一空三觀
假觀中空三觀立法 一中觀空三觀 三觀一心一一任運
一諦三諦諦觀 分別
正是不是 真諦三諦三觀 體性
互具如下有為法無為 初生不無三相
三相無常三觀無生一心結果不明 觀法豁然
種智實在一心三智名為一切種智寂滅解釋 種智二邊無明二諦種種
初心三觀中道念念 二邊念念一心二觀法爾
中論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名為假名中道 對法不從因緣生
因緣所生不思議 觀空了知 因緣所生皆是
一諦三觀須知一諦 不可 不思議便不得無明何者
因緣所生不思議若非無明 若非所生有人心法心法佛法
便難心法由此不知 所以苦集稱為 十二因緣不思議豈不不思議
無明妙法不知理即一向 妙覺一向中間名字 何處等覺
妙覺以上釋論三智 初一微妙
不定即是三不即是釋論不決不可思議 十六
即此一切 一切 不可不可以
故云非一非一非一 一切是故十六無非無量壽三觀三觀三德
絕妙須知三德諸佛三身即此 三身一心三觀不然
三身以為法身三觀以為般若 見佛即是解脫觀佛
依正不明觀佛無量壽天竺梵語阿彌陀
無量壽乃是無量 壽量壽量三義三義有無究竟覺
無相無名不可說 壽量隨順 三身究竟覺第一義諦不可
壽量度生順世 三身壽量真佛世故 了知有無無身無壽
無有相隨無性身等是故 真佛究竟一切法門若一無何 真理皆是
不可偏執今文三身無量壽是故 分別三身三量二法
三身三義分別據理 分別法身
法身通則生佛 法性不順 唯有諸佛初發心究竟
冥合法性大經諸佛所謂 法常諸佛法性 師法
五陰非心 心智 任持分段變易生死
心智簡報三科 何以指法 名為法身二法命根
法性命根三事 顯德指法八相 名為分量
長短法性等分 報佛眾生即是應身
指法虛空法性三義長短不可思議 法性二報
酬報修行法華證智德經慧光 無量久修所得大般涅槃斷德
二果酬答是故如如 何似一法 不異差別
如如如如 智慧菩提即是無上菩提法性境相
相應際畔相當 兩相水乳 水乳境外
水乳可見二法 壽量中一一言法身 非身應佛有分
報佛分齊非身非有非空中道法身本覺始覺 二法
雙非二邊中法 前身三法應有
無量二邊應身 大小 現形萬物
隨宜 長短無量二智 報身法身冥合應用
水下上色水銀方能 一緣功德 法身有機無不
報應 應身受用 受用常住對於
無常是故身等 生身有分名為非身分齊 非身般若佛說非身大身
大身他受用身分齊無量有分無常 應用事業二識
金光二識起信論明論事識分齊應佛業識分齊報身
觀佛行者須知無量 無常同居所以者何 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別圓
所見生身報佛 同居四教別圓報佛 常在靈山華嚴說法未來際
法性故知 無常同居 凡夫二義
受用名為其他受用 對機而是因之 名為差別逗機隨緣
參差長短壽量同居無常 應身 事識空見無常
不空見者即此無常全體無常 二鳥無常八相故且七百
首楞嚴三昧經菩薩幾何 東方三萬千佛莊嚴 莊嚴自在王釋迦
如是知者七百阿僧祇劫 白佛阿難乃是釋迦異名 見長七百可數
彌陀人天無量應佛 應佛皆然三身應身 長短豈不隨順彌陀
釋迦大論 三十六釋迦文佛清淨國土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嚴淨
佛國第三十此間閻浮 涅槃二十二 西方三十二河沙有無所有
安樂世界出現 據理三身 須知
二種修性德本雖是宛然性起全修在性 三身
壽量別異一異 常法 不可思議如此 玄妙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7 No. 1751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