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八 (長壽品第四卷上)[0410a17] 合老少二人譬 多羅聚落迦葉問
長壽品第四
[0410a19] 佛復告諸比丘汝於戒律 (至) 我當解說令汝心 喜。
[0410a20] 案。道生曰。欲令問長壽因也。長壽本是 入生死。濟物之良津。以慈心為本矣。慈之為 濟。無制戒律。令不作諸惡。然使行善。以之極
也。既制戒律。有罪必治。即事如似無慈。謂無 慈者。非從疑於戒律。乃是厚詮壽本。不可不 問也。問於壽本。是菩薩事理。非聲聞所應妄
豫。故推之焉。僧亮曰。此中所說。或是比丘所 行。故偏勸云。汝於戒律。若有所疑。乃至莫 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者也。佛初開宗。
明施是壽因。純陀以護法為因。廣宗中。以三 修為因。雖說三因。未盡壽本。今先舉戒後舉 智。略舉始終。明一切萬行。皆是壽因。開其問
宗。故此先舉戒律也。敬遺記僧宗曰。前奪因 奪果。釋會二教宗致。略舉前來。舉境勸問。但 所舉之理。既為深玄。二乘雖疑。思所不及。未
能發問。佛知其不能。所以重勸問者。令其高 推有在也。所以舉戒律令問者。戒是聲聞要 行。入道之初基也。又一義。聲聞不疑戒不趣
佛。但疑戒未必致常也。又一義。假使能致常 果。未知此戒與昔之戒。云何為別。既懷此疑。 疑則應問也。法蓮記僧宗曰。前品舉空不空
等慧境。以勸問。今舉戒律萬行之因。以勸問 也。若因不了者。果亦不究竟。而因有戒定慧 也。所以偏問戒律者。戒是聲聞所行。由律儀
戒資。以得定戒得道共戒也。慧朗述僧宗曰。 勸比丘問。凡三重也。前品止其哀歎。便勸 令問。因修至此。今此第二又勸也。將欲廣開
常旨。而戒是萬善之本。故舉戒以勸問也。寶 亮曰。此下第四段。催眾令問也。戒是聲聞之 本。所以舉戒而勸問也。智秀曰。上舉諸法以
為勸。恐諸比丘。憚常理之深。不敢致問。今指 復舉戒。是常所行事。約就近情。以為勸也。明 駿案。前因受供以開常宗。唯有純陀。利根一
聞即悟。設五翻諮難。以辨法身般若解脫。即 得重顯久是常田也。然而常旨幽微。應須廣 辨。以大眾悲深。頓忘諮決。頻仍哀請。爰生傍
論。是以放光催供。重顯義宗。復因純陀詳本 迹二旨。明食非實受。滅豈真亡。而純陀去後。 時眾默然。於是動地駭情。復與問首。而哀戀
之至。了無諮啟。唯深陳哀苦。設譬仰譏。於是 世尊。因以二偈。抑其悲情。略舉法門。勸其令 問。所舉所勸。皆是果旨。觀彼眾心猶迷。憤發
乃說三德涅槃。奪其所證。比丘遂乃更執昔 教。還復苦請。佛以勝修遣執。以醫譬會教也。 哀歎苦請。紛綸始息。是故略舉常住之因。戒
定智慧。勸令諮問。此第二勸也。所以先舉戒 者。夫十地以大悲為首。五戒以不殺為先。下 答長壽因云。大慈大悲。授不殺戒。長壽之因。
莫先於戒。是以先勸問也。
[0410c11] 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明了通達。
[0410c12] 案。僧亮曰。說智因也。僧宗曰。言如來窮達性 本。得本則握末。必有洗疑之德。故勸問也。寶 亮曰。昔明持戒得果。但獲斷滅空無為耳。佛
今意云。我昔所言。斷滅空無為者。乃是今日 常住家因。汝於此義。應疑可及機而問也。智 秀曰。舉佛德也。道慧記曰。謂佛先已修行。
得至常處。汝今豈得不修戒等行耶。明駿。案。 萬行終以戒定智慧為本。前句舉戒。此舉定 慧。本性空者。慧之境也。寂者定也。下文比
丘。即述此三旨。云不思議也。
[0410c22] 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
[0410c23] 案。僧亮曰。明萬行皆是因也。僧宗曰。空不異 昔。恐其疑止。乃更舉不空。發其問也。
[0410c25] 復告比丘若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悉可問。
[0410c26] 案。慧朗述僧宗曰。第三勸問也。
[0410c27]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 (至) 無有智慧能問如來。
[0410c28] 案。僧亮曰。佛果深妙。我智微淺。不能發問 也。教誨者。即戒律也。明駿案。釋所以不堪問 也。即領上三旨。皆不思議故也。境界者。即舉
上性空也。諸定者。即舉上寂義也。教誨者。即 舉上戒律也。
[0411a04] 世尊譬如老人年百二十 (至) 於諸戒律當何所 問。
[0411a05] 案。僧亮曰。如來勅問。必欲流通。而諸聲 聞。不住有三。一者以智淺。二以壽促。三無眷 屬。所以不能任持法也。
[0411a08] 佛告諸比丘汝等今者 (至) 諸有疑網恣隨所問。
[0411a09] 案。僧亮曰。比丘致辭。未有所推。欲令推諸 菩薩。故重勅也。
[0411a11]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 (至) 時諸聲聞默然而 住。
[0411a12] 案。寶亮曰。向自辭不堪。今舉所堪者也。 慧誕曰。前勸問意。欲令以譬自陳。後勸問意。 令推能菩薩。何以然。大士於此坐中。生下品
解。後乃更生中上品解。所以推也。年二十五 者。智力強利也。常解美滿。喻端政也。備修萬 善。喻多財也。藉過去微品常解。以生現解。喻
父母也。以現在中品解。能生未來上品解。喻 妻子也。品品各有種類。喻眷屬宗親也。通為 一解故。言悉皆存在也。以如來譬智人。以常
理譬金寶。其下文曰。以念念滅故。譬病篤命 終也。感後勝解。為命家屬也。以解存故理顯。 義言還得也。
[0411a24] 爾時佛讚諸比丘言 (至) 令是妙法久住於世。
[0411a25] 案。僧亮曰。羅漢心者。少欲知足也。以此二緣 者。聲聞不具上三事。菩薩具三事也。曇濟曰。 以此二緣者。一以聲聞無眷屬。二以菩薩多
眷屬也。僧宗曰。二因緣者。一謂善能問答。現 在有益。二以令久住。未來有益也。慧誕曰。二 緣者。一以能問。二以能說。明駿案。二緣者。
一者能令法寶久住。二者利安眾生也。
[0411b03]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 (至) 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0411b04] 案。僧亮曰。壽命是果之極也。戒歸是因之始 也。舉因果以勸也。明駿案。前品勸問。空不空 等。偏舉果也。而此品初。又唱戒定智慧。偏舉
因也。今舉若戒若歸。因果雙稱也。戒即萬行 之本。歸即一體三寶也。此下入大眾問品。略 說之中。第二段也。即以問答。為兩翻也。就問
中有兩量。一為問之漸即長行也。二正問即 偈也。長行中有四翻。第一佛普命。第二迦葉 奉命。第三佛即許也。第四迦葉謙光也。此即 第一命問也。
[0411b14] 爾時眾中有一童子菩薩 (至) 若佛聽者乃敢發 言。
[0411b15] 案。僧亮曰。迦葉自疑。雖在大眾之例。懼 非應命之人。故有諮也。
[0411b17] 佛告迦葉如來應供正遍知 (至) 斷汝所疑令 汝歡喜。
[0411b18] 案。僧亮曰。舉佛三號。明無法不知。 有問皆能答也。
[0411b20] 爾時迦葉菩薩 (至) 及因大眾善根威德少發問 耳。
[0411b21] 明駿案。奉旨謙光之辭也。
[0411b22] 即於佛前說偈問曰。
[0411b22] 案。僧亮曰。此下第二 是問分也。凡有三十四問。有四段。第一略。第 二廣。第三勸信。第四問修行也。第一段中有
四問。初兩問果。第三問因。第四問經名字。及 流通經德。經體已周。名究竟彼岸也。第二段 中。有十六問。從開微密。訖天意樹也。此中廣
說有四重。初一問廣果。次從得廣大已下。訖 四倒。有四問。廣流通及依人之義也。次有兩 問。問作善業。及難見性。以廣因也。次有九
問。從解滿字。訖天意樹。廣文字功德也。上來 二十問。廣略再說竟也。第三段中。有十問勸 信也。所以勸信者。佛由因得。復言涅槃。而說
是常。若不更以事釋世所難信。故說十問。 以釋之也。第一問意。佛若從緣無性。不應獨 常。下答雖從緣得。然有惑則無常。無惑則常
也。第二第三舉果勸信。初舉外後舉內也。第 四第五說有大慈。如世父母。慈心所說。不欺 眾生。第六說涅槃。示現不實也。佛常已下四
問。證示現也。何者。佛不食而受食。不病而現 臥。故知不滅。而現滅也。次有二問。明現在知 常受樂。後世識有餘無餘。化功已訖。所以應
現也。第九證不病。第十明說病說滅。皆是密 教也。第四段中有四問。第一問依經修行。即 五行也。所以問行者。上說經功德。能治四重
五逆。治必須行。行此五行。亦不治自差也。第 二釋所以差。以轉近為差。乃舉五人。遠近為 證也。第三請說行義也。第四問性明性有因
果。行有違從。識性則從即師子吼問也。不識 性即逆即迦葉問也。次兩偈說涅槃。因果 [洌-歹+(虍-七+廾)] 曠。問所不能盡。所以不問也。寶亮所判與此
同。不復煩載。曇濟曰。第一有四問。正明經體。 長壽因果。結經名字。第二開微密。至觀三寶。 有十六問。廣上果及經名字流通也。第三從
三乘若無性說微密。有十問勸信也。第四說 微妙諸行。有三問。問因經修行也。第五悉有 安樂性。一問辨依經行。行之次第也。第六今
欲問諸陰。一問擬以憍陳如答也。案。僧宗曰。 此經大要。以常果為宗。前純陀因施明常。為 義則略。迦葉今廣設所問。重申前旨。廣略二
問。何以取別多敝教以明常。今設問答。以取 悟。然問答大旨。論因說果。明境辨行。條緒雖 多。要不出此也。為問之體。懸取答意。所以義
旨相苻。無越經致。就此問中。科節略有四別。 第一有十三問。明常住因果。次有十九問。歎 經功能。次有一問。明依生行。次有一問。明
所照之境。就此四中。各有廣略。開則有八。合 則成四。其中支別。故以四為其緒耳。案。智 秀曰。勸旨已著。時宜問也。機在迦葉。故聞命
矣。為問之辭。凡三十有四。以義而分。略為三 斷。可者。經之旨歸。以極果為宗。然果之所 由。非因不就。故諮啟之端。宜其先也。是故第
一從始。訖究竟倒彼岸。有五問。問因果結名 字也。典誥之體。略已舉矣。將欲化傳千載。利 益無已。然道不自弘。通之由人是故第二從
願佛開微密。訖太白與彗星。凡十問。問通經 之法。及能通之人也。雖復人法二理。顯然可 別。未辨弘之有益。無以獎銳學人。是故第三
從云何未發心。訖最勝無上道。凡十九問。問 經之勢力也。若通而為論。此之三義。亦足通 矣。今從事從義。致有別也。明駿案。判問大
體。世有六分三段。第一略。第二廣。第三勸信 也。略問中有八問。第一問長壽因。第二問長 壽果。第三問金剛身果。第四問金剛身因。此
四問略辨般若法身。第五問解脫。第六問經 力。第七問經名。所以約經名辨經力。以問解 脫者。有二義。一者此經以常住為宗。而以無
累。為名累故。所以無常常故。所以無累也。二 者明近遠解脫。皆是經力。近則能滅因中三 障。遠則能辨果地解脫。是以問言。云何於此
經。即是問名問力也。究竟到彼岸。即是問解 脫也。下名字品云。聞此經名。生四趣者。無有 是處。即是近力也。又云。菩薩住此。則能處
示現。即是遠力也。舉七善以答經名也。降伏 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 槃。放捨身命。即是答究竟到彼岸也。又云。八
味具足。舉常恒等句。釋解脫體也。何者下文。 明解脫中。列此八句。一一廣釋。灼然可見矣。 第八問流通依。如六卷泥洹云。菩薩化眾生。 說法有幾種。而此中
闕 落若有者。於義實便。 若不取彼問者。就此語昧。亦有問流通義也。 名字品迦葉問云。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其
旨顯矣。下以四相品答也。第二廣問。有十六 問。初以一問廣果地三德。下文從四相品未 有餘無餘涅槃。訖解脫答此也。次有二問。廣
流通辨人辨法辨耶。辨正四依品。取正法正 人。以為依也。耶正品去耶人耶法。以為魔也。 次有四問。廣因四諦四倒。二問舉解惑以明
智。即廣緣因也。善業難見性。二問舉始終。以 明正因也。次有二問。廣經名字。即滿字之與 聖行也。次有七問。廣經力也。前未發心等四
問。廣因地滅三障力也。後船師等三問。廣辨 果地。萬惑斯亡。究竟解脫也。第三有十二問 勸信。同僧亮法師所釋也。
[0412b28] 云何得長壽。
[0412b28] 案。僧宗曰。此經首題。雖以解 脫標名。若語其圓體。則法身般若。是以創言 與問先以以般若為首也。此雖一向而義兼
因果。意在於果。不得不問其因。雖有二意。通 為一問也。長壽者。一期為壽。期久為長。常果 非期。寄言長耳。蓋談慧鑒無窮。即般若也。云
何得者。問其因也。寶亮曰。下答云脩四無量。 授不殺戒為因。得常命法性體為果也。智秀 曰。此問有兩。第一問云何得。第二問長壽果 相也。
[0412c09] 金剛不壞身。
[0412c09] 案。僧宗曰。向問般若。此問法 身。上明無盡。此明不壞。如世金剛。體不可 壞。能壞萬物。取譬法身。三相不能移。其神萬
化。莫能變其體也。寶亮曰。體相身命。實乃不 殊。就義而辨。不得無異。身當法體命語始終。 故分為二問也。智秀曰。此第三問法身果也。
[0412c15]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0412c15] 案。僧宗曰。上句 已問果。此下句問因也。下文答以護法為因 也。智秀曰。此第四問金剛身因也。
[0412c18] 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
[0412c18] 案。僧宗曰。經之 大旨。因果既彰。仍結經名字也。下文言。此經 名為大般涅槃。所以言究竟者。經之為用有
文有理。文以詮理。理以稱文。文理相苻。義無 遺 闕 。是曰經究竟也。人於文理之中。修學成 聖。終期佛果。是曰人究竟也。依經流通。當備
何德。前名字功德品。既結經名字。始是成經。 而經須人弘。非德不傳。四相品初。明流通之 利。自行兼人。終成大覺彼岸明矣。智秀曰。此
第五問經名字。兼受持之益。
[0412c28] 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0412c28] 案。僧宗曰。此下 有九問。廣門也。上略門中。明般若法身。今廣 門中。明解脫也。三德既顯。伊字始圓也。開微 密者。廣說如來二種隱
覆 。一謂言隱 覆 。二謂 形隱 覆 。以昔教未著為微也。詮常為密也。寶 亮曰。此下廣門。凡十六問。此一問正廣果用。
果者。謂法身般若解脫也。智秀曰。此第六問 弘通之法也。下有十問。皆相承而發。
[0413a07] 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非阿羅漢量與羅 漢等。
[0413a08] 案。僧宗曰。上略門辨因根。結經名。 顯流通。今廣門中。唯明果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