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ao Wang Sanmei Nian Fo Zhi Zhi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四明沙門

勸戒第十

[0366b27] 相國圓覺經 血氣知者同體所謂 靈通卓然獨存以是
蠕動大身 之類十方佛圓覺妙心靈通 真淨可分優劣生佛
豈不等同一體四大五行 生天之間之類 日月不及
知人天倫 豈可一時強暴微弱 殺戮所以
妄想惡業不覺不知改頭換面心體無異 在生云何
腸胃或稱買賣咀嚼 甘美一時間 不顧未來惡道可謂
為人聖人諸佛菩薩不識
身命片時業報不及 不及我身
父母兄弟 姊妹親眷形體不復 相識父母
眷愛我身四大 四大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未來 成佛供養父母
未來不懼 不識逆境多生 違逆世世
於是相生展轉不已海潮盈虧 往來不能 自殺乃至他方便讚歎
因緣 不止吞食 展轉滋多使水陸空行一切
藏竄毛羽鱗甲一時便 一切
殺業孝道 名為先知天地寬闊
不能 不可不可 深思倘或不戒彼此
安可假使作業因緣果報 故我世尊滿淨覺現相
人中諸法以此叮嚀告誡 不再以此梵行 示現琉璃大王釋種
頭痛垂誡使 不信 聖人
不實既是何況 故知報償如影隨形世人 友善一言
加以白刃 不合 宿不忍食肉三藏
漸教不如大乘 方等殺業 至德禽獸何況
使豈不 無邊稱譽不肯暴露無知不忍何況血肉
老子馳騁田獵 人心發狂逐走 非理烹宰乃至行住坐臥舉動
天地空中有司上帝 好生輕重筆記毫髮使 不如備受
所有刀山劍樹剝皮 切骨大地 經歷塵沙無可喻壽命
大獄餓鬼如是 畜生畜生殺心 千萬乃至無盡
宿債其先生人世世貧窮短命
莊嚴境界 親族棄捨不可堪忍殺業 如是是以梓童帝君
書經作惡 不可羔羊 獬豸不屈
君臣鴛鴦夫婦兄弟 群生不能 同體以及一己
可謂可謂大夫南泉 弟子食肉大夫祿大夫世俗延會
瓜果 齋戒譬如 欲求出家不肯其父
密室 自殺功德便生天多劫 快樂善處
世世長壽子孫世代 佛法九鼎有為 佛弟子不能慈悲自若素食
小乘魔頭甚至比為牛羊 百般綺語 惡人天神羅剎
世人嗚呼 不可不知夫子 其所齊王不忍仁術
不孝書生甲科 損益昭然釋氏四眾 可行殺業楞嚴
以是 常在生死生生死死 惡業未來際法華
殺害親近 殺生應作自身自身不可誠訓昭然邪見
眾生罪福 何不我等妄求 無益是以既有貪心
此類無用 以上乃是平等出家念佛
清淨三業淨土豈可 不斷臨終時而大藏經 諸佛一音始終不二三教聖訓莫不
皆然之中豈能但願法界眾生 義趣好生仁壽天年 如法化人聖人慈濟使
慈心蓮華成正覺

勸持第十一

[0368a17] 問曰念佛直指可謂 投機事理利物殺業
何以豈不聞經具足殺業貴賤
正行先令 戒體取捨醍醐不淨
亦復如是清淨 宿業深厚不能方便 悔過四念處了知世間
無常敗壞不久磨滅一切諸法不清 夢幻無我方便使豈可妄念 使身心
諸世間乃至一切 一心三昧三昧 往生一切眾生無明業識
法界一念便如是塵勞 全身無期譬如 不大心念
身行三昧一心不待跳出稠林淨土豈可 攀緣因循使三昧不成惡道
不戒臨終 感應

精進力第十二

[0368b15] 精進不為世間八風退不為身心 一切大小精進 勸發殺業三昧
三昧一切內外惑亂 退轉堅強精進金剛 不可摧毀須彌盧不可搖動大海
假使行人 安養不得答言善哉 求生極樂釋迦佛一切
發願女人 十惡五逆阿鼻何況道行 五逆十念必當
本願十方諸佛廣長舌相證明 是故必定求生不敢退轉如是 行人金剛勇健不能退
何況天魔人中水火盜賊 境界妻妾情愛行願 世人不得
如是 彌陀願力今世不生 二世不生三世一念
歸向當來往生 不退轉不生故知 不退轉行者不退轉
多劫輪迴一生取決豈可墮在往生其中 宿業使願行一心
輕重業障淨土陀羅尼一遍 所有一切五逆十惡 菩提心二十
菩提三十阿彌陀佛常住 淨土音聲句讀訛謬乃是近代
法師沙羅巴最為 行者正行直指附錄

[0368c22] 麻辣        三不      
                 
              (同音)

[0369a04] 無量壽如來根本真言精進淨土

正行第十三

[0369a07] 依正乃至精進 求生正行乃是正行 何謂正行行者使身心
道場觀察虛空界微塵 剎海一切眾生常在生死大海歷劫不休 沈溺六道
解脫正行於是等觀即此 大悲心虛空廣大 冤業不以
布施眾生三昧解脫佛教本願眾生受苦可畏發心 師子王伴侶哮吼
摧伏一切不為退轉 大心然後念佛正行 自然寂靜
所有如法建立道場 寶蓋三身九品 嚴淨畢備微妙
淨衣燒香然燈安設坐具所有 一切善根眾生回向淨土莊嚴行願 不如回向於是三心
投誠觀佛相好胡跪合掌乃至運心 無邊剎海一切眾生至今 涕淚悲泣垂慈不覺
大山歸命三寶香華 歎德敬禮投誠剖腹發露修行五悔旋繞歸依於是端坐西觀佛
誦經念佛出入經行晝夜六時克期為期不得剎那 五欲如是一心往生
語者故此三昧若是三昧諸佛 廬山流於天下歷代以此為歸趣三昧儀軌
詳略得中第一 上行境界甚深學者不可 根機不等勝行
處於使內外肅清隨意禮佛 精進一心誦經執持名號往生
法義觀佛依正見好 不可以少善根 因緣聞說阿彌陀佛執持
名號一日乃至一心不亂人命 眾聖現前接引往生故知執持 名號即是善根福德因緣未能
極樂 戀慕前行隨意修習四威儀 以此為淵源力行
便命終詳略 不同法力存心 學者不可不知十念
法門晨朝西 往生極樂不可 上行可謂無餘
念佛之際心念紛飛不能 且如用心散亂 不斷一心
一心不休不必散亂 父母愛子失命不期 不可實在行人

三昧第十四

[0369c11] 道場一一無不豈可 時空生死海淨土
雍容自如端莊 作禮問曰 運心廣大深淺建立道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