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Men Jing Xun 緇門警訓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緇門警訓卷第十讚佛傳法偈
稽首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三祇修鍊萬 行功圓。
纖瑕去而法性凝清。片善具而報化 微妙。
爾後上生兜率下降王宮。三十歲居道 樹成佛。
四十九年住世教化。說法三百五十 度。
宣演八萬四千門。
[1092c12] 王臣外護於四海九州。師僧內傳於人間天 上。利益廣大傳法難思。故有偈云。
假使頂戴經塵劫 身為床坐遍三千
若不傳法度眾生 畢竟無能報恩者
[1092c16] 傳法有五 一受持 二看讀 三諷誦 四 解說 五書寫 外護內護流傳即 佛法僧 寶不斷也
禪林妙記前序
京師西明寺釋玄則撰
[1092c20] 一切諸佛皆有三身。一者法身謂圓心所證。 二者報身。謂萬善所感。三者化身。謂隨緣所 現。今釋迦牟尼佛者。法身久證報身久成。今
之出現蓋化身耳。謂於過去釋迦佛所。發菩 提心。願同其號。故今成佛亦號釋迦。三無數 劫修菩薩行。一一劫中事無量佛。中間續遇
錠光如來。以髮布泥金華奉上。尋蒙授記得 無生忍。然一切佛將成佛時。必經百劫修相 好業。其釋迦發心在彌勒後。當以逢遇弗沙
如來。七日翹仰新新偈讚遂超九劫在前成 道。將欲成時生兜率天。號普明菩薩。盡彼天 壽下閻浮提。現乘白象入母右脇。其母摩耶
夢懷白象。梵仙占曰。若夢日月當生國王。若 夢白象必生聖子。母從此後調靜安泰。慈辯 日異。菩薩初生大地震動。身紫金色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圓光一尋。生已四方各行七 步。為降魔梵發誠實語。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抱入天祠天像悉起。阿私陀仙合掌嘆曰。相
好明了必為法王。自恨當死不得見佛斯則 淨飯國王之太子也。字悉達多。祖號師子頰。 父名淨飯。母曰摩耶。代代為輪王。姓瞿曇氏。
復因能事別姓釋迦。朗悟自然藝術天備。雖 居五欲不受欲塵。遊國四門見老病死及一 沙門。還入宮中深生厭離。忽於夜半天神扶
警。遂騰寶馬踰城出家。苦行六年知其非道。 便依正觀以取菩提。時有牧牛女人煮乳作 糜。其沸高踊。牧女驚異。以奉菩薩。菩薩食之
氣力充實。入河洗浴將登岸時。樹自低枝引 菩薩上。菩薩從此受吉祥草。坐菩提樹。惡魔 見已生瞋惱心。云此人者欲空我界。即率官
屬十八億萬。持諸苦具來怖菩薩。促令急起 受五欲樂。又遣妙意天女三人來惑菩薩。爾 時入勝意慈定。生憐愍心。魔軍自然墮落退
散。三妙天女化為癭鬼。降魔軍已。於二月八 日明相出時。而成正覺。既成佛已觀眾生根。 知其樂小未堪大法。即趣波羅奈國。度憍陳
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此則三寶出現之始 也。其後說法度人之數。大集菩薩之會。甚深 無相之談。神通示現之力。經文具之矣。又於
一時昇忉利天。九旬安居為母說法。時優闐 國王及波斯匿王。思慕佛德刻檀畫 [疊*毛] 。以寫 佛形。於後佛從忉利天下。其所造像皆起避
席。佛摩其頂曰。汝于未來善為佛事。佛像之 興始於此矣。化緣將畢。時徒厭怠。佛便告眾。 却後三月吾當涅槃。復記後事如經具說。然
如來實身常在不滅。故法華云。常在靈鷲山 及餘諸住處。今生滅者是佛化身。為欲汲引 現同其類。所以受生復欲令知有為必遷。所
以示滅。又眾生根熟所以現生。眾生感盡所 以現滅。佛涅槃後。人天供養起諸寶塔。又大 迦葉召千羅漢。結集法藏阿難從鎖鬚入。誦
出佛經一無遺漏。如瓶寫水置之異器。一百 年外有鐵輪王。字阿輸柯。亦名阿育。役御神 鬼。於一日中天上人間。造八萬四千舍利寶
塔。其佛遺物衣鉢杖等。及諸舍利神變非一。 逮漢明感夢金軀日。佩丈六之容。一如釋迦 本狀。又吳主孫權燒椎舍利無所變壞。爰及
浮江石像汎海瑞容。般若冥力觀音密驗。別 記具之。事多不錄。
讚弗沙佛偈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內傳
[1093b25] 傳云。明帝永平十三年。上夢神人金身丈六。 項有日光。寤已問諸臣下。傅毅對詔。有佛出 於天竺。乃遣使往求。備獲經像及僧二人。帝
乃為立佛寺。畫壁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 南官清涼臺。及高陽門上。顯節陵所圖佛立 像并四十二章經。緘於蘭臺石室。廣如前集
牟子所顯傳云。時有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 位行難測志存開化。蔡愔使達請騰東行。不 守區域隨至雒陽。曉諭物情崇明信本。帝問
騰曰。法王出世何以化不及此。答曰。迦毘羅 衛國者。三千大千世界一百億日月之中心 也。三世諸佛皆在破生。乃至天龍鬼神有願
行者。皆生於彼受佛正化。咸得悟道。餘處眾 生無緣感佛。佛不往也。佛雖不往光明及處。 或五百年。或一千年。或二千年外。皆有聖人
傳佛聲教。而化導之。廣說教義。文廣故略也。 傳示。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諸山道士 朝正之次。自相命曰。天子棄我道法遠求胡
教。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其表略曰。五岳十 八山觀太上三洞弟子褚善信等。六百九十 人死罪上言。臣聞。太上無形無名無極無上。
虛無自然大道出於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 王不易。今陛下道邁羲皇。德高堯舜。竊承陛 下棄本追末。求教西域。所事乃是胡神。所說
不參華夏。願陛下恕臣等罪。聽與試驗。臣等 諸山道士多有徹視遠聽。博通經典。從元皇 已來太上群錄。太虛符祝。無不綜練達其涯
極。或策使鬼神吞霞飲氣。或入火不燒。或履 水不溺。或白日昇天。或隱形不測。至於方術 無所不能。願得與其比較。一則聖上意安。二
則得辯真偽。三則大道有歸。四則不亂華俗 臣等若比對不如任聽重決。如則有勝乞除 虛妄勅遣尚書令宋庠引入長樂宮。以今月
十五日可集白馬寺。道士等便置三壇。壇別 開二十四門。南岳道士褚善信。華岳道士劉 正念。恒岳道士桓文度。岱岳道士焦得心。嵩
岳道士呂惠通。霍山天目五臺白鹿等十八 山道士祁文信等。各齎靈寶真文太上玉訣 三元符錄等五百九卷。置於西壇。茅成子許
成子黃子老子等二十七家子書。二百三十 五卷。置於中壇。饌食奠祀百神置於東壇。帝 御行殿在寺南門。佛舍利經像置於道西。十
五日齋訖。道士等以柴荻秥檀沈香為炬。繞 經泣曰。臣等上啟太極大道元始天尊眾仙 百靈。今胡神亂夏人主信邪。正教失踪玄風
墜緒。臣等敢置經壇上以火取驗。欲使開示 蒙心得辨真偽。便縱火焚經。經從火化悉成 煨燼。道士等相顧失色。大生怖懼。將欲昇天。
隱形者。無力可能禁。效鬼神者呼策不應。各 懷慚恧。南岳道士費叔才自感而死。太傅張 衍語褚信曰。卿等所試無驗。即是虛妄。宜就
西來真法。褚信曰。茅成子云。太上者靈寶天 尊是也。造化之作謂之太素。斯豈妄乎。衍曰。 太素有貴德之名。無言教之稱。今子說有言
教。即為妄也。信默然。時佛舍利光明五色。 直上空中旋環如蓋。遍覆大眾映蔽日 光 。摩 騰法師踊身高飛。坐臥空中廣現神變。於時
天雨寶華在佛僧上。又聞天樂感動人情。大 眾咸悅歎未曾有。皆繞法蘭聽說法要。并吐 梵音歎佛功德。亦令大眾稱楊三寶。 謥 善惡
業皆有果報。六道三乘諸相不一。又說出家 功德。其福最高。初立佛寺同梵福量。司空陽 城侯劉峻與諸官人士。庶等千餘人出家。四
岳諸山道士呂惠通等六百三十人出家。陰 夫人王婕好等。與諸宮人婦女二百三十人 出家。便立十所寺。七所城外安僧。三所城內
安尼。自斯已後廣矣。傳有五卷略不備載。有 人疑此傳。近出本無角力之事。案吳書明費 叔才感死。故傳為實錄矣。
商太宰問孔子聖人
[1094b08] 太宰嚭問孔子曰。夫子聖人歟。對曰。丘也博 識強記。非聖人也。又問。三王聖人歟。對曰。 三王善用智勇。聖非丘所知。又問。五帝聖人
歟。對曰。五帝善用仁義。聖非丘所知。又問。 三皇聖人歟。對曰。三皇善用時政。聖非丘所 知。太宰大駭曰。然則孰為聖人乎。夫子動容
有間曰。丘聞西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 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 據斯以言。孔子深知佛為大聖也。時緣未昇
故默而識之。有機故舉。然未得昌言其致矣。
鍾山鐵牛印禪師示童行法晦
[1094b19] 唐則天延載元年五月十五日。始括天下僧 尼。隷祠部。玄宗天寶六年制所度僧尼。令祠 部給牒。肅宗至德元年祠部牒賜功臣賣始。
以此論之。延載前為僧依天竺法。有行業堪 任受道者。惟師攝受。如唐宮使會通謁鵲巢 道林禪師曰。弟子不願為官志慕出家。願和
尚攝受。道林曰。今時為僧行多浮濫。通曰。本 淨非琢磨元明不隨照。道林曰。汝若了淨智 妙圓體自空寂。即真出家。何假外相。通曰。願
垂攝受誓遵師教。道林乃與剃落。後來行業 既濫。檢制興焉。自然之理。所以黃面老子以 法付之國王大臣。蓋以此也。今國朝聖澤洪
霈。特使穹其價者。政所以重教尊僧貴尚其 法也。明教嵩禪師曰。夫僧也者。其防身有戒。 攝心有定。辨明有慧。有威可敬。有儀可則。天
人望而儼然。近世多輕僧。固僧人自取。然 披僧伽黎者。若數世願力之重。夙熏種智成 熟。未易得也。如本朝王文正公。旦臨薨背時。
悔當初錯了路頭不作僧。乃囑令諸子為削 其鬚髮。衣以僧家三衣。然後入棺。要第二世 出頭來使成僧。仍囑侍郎楊大年。主其治命。
後楊以宰臣薨背。國家自有典故。雖不從所 請。只以三衣剃刀置之棺中。楊亦自悔竟。參 禪宗了悟自心。被旨詳定景德傳燈錄。流布
西天此土。噫為僧之難有知此者。若是大丈 夫漢興決烈之志。屏浮濫之行。從脚跟下一 刀兩段。向佛祖外一覻便透。身心俱了亦不
為難。亦不患護身符子不入手。所以道。高山 流水深深意。自有知音笑點頭。法晦致身寶 公道場有年。其為人謹愿朴厚。有決烈之志。
無浮濫之行。今謀進納為僧。敬投敬信英偉 特達。大賢揮金助成其志。以此軸求警策。因 縷縷示之。亦欲世間賢士大夫。興重教尊僧
之心知前輩雖為富貴所折困。末後亦有悔 之者。歲在己未中秋住鍾山鐵牛。
撫州永安禪院新建法堂記
無盡居士撰
[1094c26] 臨川陳宗愈。於永安長老會中得大法。喜捐 其家貲。為建丈室作修廊。方且鳩林以新法 堂。而宗愈死。其二子號訴於常曰。吾先子之
未奉佛也安且強。既奉佛也病且亡。佛之因 果可信耶。其不可信耶。常曰。吾野叟也不足 以譬子。子第成父之志而卒吾堂。吾先師有
得法上首無盡居士。深入不二辨才無礙。隨 順根性善演音。法堂成當為子持書求誨決 子之疑。紹聖元年春常遣明鑑至山陽以書
來言。會予方以諫官召還未暇。明年鑑又至 京。待報於智海禪剎。爾時居士默處一室。了 明幻境。鐵輪旋頂。身心泰定。明鑑雨淚悲泣。
殷勤三請。大悲居士。佛法外護付與王臣。今 此眾生流浪苦海。貪怖死生迷惑因果。惟願 居士作大醫王。施與法藥居士曰。善哉善哉。
汝乃能不遠千里。為陳氏子諮請如來無上 祕密甚深法要。諦聽吾說。持以告之。善男子。 大空寂間妄生四相。積氣為風積形為地。積
陽為火積陰為水。建為三才。散為萬品。一切 有情水火相摩。形氣相結以四小相具四大 界。因生須養因養須財。因財須聚。因聚成貪。
因貪成競。因競成瞋。因瞋成狠。因狠成愚。因 愚成癡。此貪瞋癡諸佛說為三大阿僧祇劫。 人於百年劫中。或十歲二十歲。或三十四十
歲。或五六十歲或七八十歲。各於壽量自為 小劫。於此劫中而欲超越不可數劫。譬如蚯 蚓欲昇烟雲。無有是處。諸佛悲愍。開示檀波
羅蜜大方便門。勸汝捨財。汝財能捨。即能捨 愛。汝愛能捨。即能捨身。汝身能捨。即能捨 意。汝意能捨。即能捨法。汝能捨法。即能捨
心。汝心能捨。即能契道。昔迦葉尊者行化。 有貧媼以瓦破器中潘汁施之。尊者飲訖踴 身虛空。現十八變。貧媼瞻仰心大歡喜。尊者
謂曰。汝之所施得福無量。若人若天。輪王帝 釋四果聖。人及佛菩提。汝意所願。無不獲者。 媼曰。止求生天。尊者曰。如汝所欲。過後七日
命終。生忉利天受勝妙樂。又罽賓國王在佛 會聽法。出眾言曰。大聖出世千劫難逢。今欲 發心造立精舍。願佛開許。佛云。隨爾所作。罽
賓持一枝竹插於佛前曰。建立精籃竟。佛云。 如是如是。以是精籃含容法界。以是供養。福 越河沙。鑑來為吾持此二說歸語檀越。善自
擇之。汝父所建堂室廊廡。比一器潘得福甚 多。生天受樂決定無疑。若比罽賓國王插一 枝竹。乃能含容無量法界。汝欲進此聽吾一
偈。一竿修竹建精籃。風捲蟭螟入海南。惡水 潑來成第二。鈍根蹉過問前三。於是明鑑踴 躍信受。歸告其人筆集緒言。刻以為記。
宋文帝集朝宰論佛教
[1095b17] 文帝即宋高祖第三子也。聰叡英博雅稱令 達。在位三十年。嘗以暇日從容而顧問侍中 何尚之。吏部羊玄保曰。朕少來讀經不多。比
日彌復無暇。三世因果未辨。措懷而復不敢 立異者。正以卿輩時秀率所敬信也。范泰謝 靈運常言。六經典文本在濟俗為政。必求性
靈真奧。豈得不以佛理為指南耶。近見顏延 之折達性論。宗炳難白黑論。明佛法深尤為 名理。並足開獎人意。若使率土之濱皆敦此
化。則朕坐致太平矣夫復何事。尚之對曰。悠 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弊更荷褒拂。非所 敢當之。至如前代群英。則不負明詔矣。中朝
已遠難復盡知。渡江以來。則王導周顗庾亮 王濛謝尚郄超王坦王恭王謐郭文舉謝敷戴 逵許詢及亡高祖兄弟及王元琳昆季范注。
孫綽張玄殷顗等。或宰輔之冠蓋。或人倫之 羽儀。或置情天人之際。或抗跡烟霞之表。並 稟志歸依措心歸信。其間比對則蘭獲開潛
深遁崇邃。皆亞迹黃中或不測之人也。慧遠 法師甞云。釋氏之化無所不可適。道固自教 源濟俗亦為要務。竊尋此說有契理要。若使
家家奉戒。則罪息刑清。陛下所謂坐致太平。 誠如聖旨。羊玄保進曰。此談蓋天人之際。豈 臣所宜預。竊謂秦楚論強兵之事。孫吳盡吞
併之術。將無取於此也。帝曰。此非戰國之具。 良如卿言。尚之對曰。夫禮隱逸則戰士怠。貴 仁德則兵氣衰。若以孫吳為志。苟在吞噬。亦
無取堯舜之道。豈惟釋教而已哉。帝曰。釋門 有卿亦有孔門之有季路。所謂惡言不入於 耳也。自是文帝致意佛經。及見嚴觀諸僧輒
論道義屢延殿會。躬御地筵同僧列飯。時有 沙門竺道生者。禿出群品英義獨拔。帝重之 甞述生頓悟義。僧等皆設巨難。帝曰。若使逝
者可興。豈為諸卿所屈。時顏延之著離識論。 帝命嚴法師辨其同異。往返終日。笑曰。卿等 今日無愧支許之談也。
後漢書郊祀志
[1095c25] 志曰。佛者。漢言覺也。將以覺悟群生也。統其 教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類。專務清淨。精 進者為沙門。漢言息心。剃髮去家絕情洗慾。
而歸於無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 形。所行善惡後生皆有報應。所貴行善以練 其精神。練而不已以至無生。而得為佛也。身
長一丈六尺黃金色。項中佩日月光。變化無 常無所不入故。能化通萬物而大濟群生也。 有經書數千卷。以虛無為宗。包羅精粗無所